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股市辟谣当及时

  股市谣言再次成为监管部门澄清的对象:

  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就“自3月1日起创业板将全面停止审核,后续按注册制实施,主板和中小板暂时未定择期再作安排”的传言作出回应:“证监会从未单独研究过创业板注册制,根本不存在3月1日创业板全面停止审核的安排,也不存在主板、中小板择期再作安排的问题。”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澄清谣言的同时,还第一次用上了“强烈谴责”一词,传递了对这类谣言造成股市正常运行巨大负面影响的愤慨之情。

  事实也是这样。上周一, 国内股市迎来证监会“换帅”后的首个交易日,三大股指全线高开。沪指成功站上2900点,让股民增添了信心,不少人期待股市“春播”就此开启。岂料到上周四,风云突变,A股出现深幅调整。沪深两市低开后出现大幅跳水,沪指跌破了2800点,创业板指跌幅更是超过7%。这当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与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出来澄清的那则谣言密切相关。

  在国内股市发展的历程中,因谣言引发的行情巨大变动已经有过多次,显示了其对证券市场的巨大破坏作用。对此问题,监管部门一直是高度重视的,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近年来,证监会还联合有关方面采取包括法律手段在内的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力度。如证监会去年6月集中部署了“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的第四批案件,16起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案件成为查处的主要对象。这在新中国股市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它表明监管方在打击股市谣言方面开始动真格了。

  在上周五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也再次重申:编造、传播股市谣言是违法行为,证监会已查处和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件,将进一步加大打击股市谣言的力度。

  毫无疑问,对股市谣言保持高压态势,是遏止谣言产生的必要手段。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中国股市谣言的产生有其复杂的背景,需要综合施策,以图标本兼治。

  从当前来看,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掌握权威信息的部门应进一步提高信息发布和解释的及时性,有效杜绝相关谣言滋生的土壤和发酵的空间。

  以上周四的A股大幅调整来说,如果监管方在当天股市交易时间就及时发声,这对缓解市场情绪的效果就远比事后澄清要好得多,也可让投资者减少损失。

  信息是现代资本市场的核心要素,而股市更是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交易场所,保障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是股市健康运行的生命线。与世界上成熟股市相比较,中国股市的年轻不仅表现在其发展史短,而且还体现在中国股市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交易市场,更容易发生“羊群效应”。

  因此,更应重视对股市谣言的防范,尽可能把权威信息披露工作做在事前,而不是事中、事后,这就对证券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时效呈几何级扩大和提高,客观上加大了防范谣言的难度。眼下,有关证券市场的各类信息在一些论坛、微博、社交网站等网络空间比比皆是,有不少真假难辨。其中不排除不法之徒为实现非法利益而捏造的不实信息。而不少股民因知识水平和能力所限,容易误信误听,这也给一些股市黑嘴留下了可趁之机。

  另一方面,也由于权威信息披露的不够充分或权威解读的滞后,在一定时间造成政策解释权的“旁落”。有一部分不实传言起先是缘于某些专家或相关人士的猜想或推测,存在部分真相或事实依据,但在网络传播条件下,几经添补或变化,最后变成了谣言,这种教训也值得记取。

  上述谣言存在的条件和空间,都需要管理层细加分清,有效应对。好在证监会态度是明确的,针对创业板将全面停止审核的谣言,其新闻发言人就表示今后将加强舆情监测,及时澄清不实传言。

  有道是“谣言止于智者”,就证券市场来说,谣言更止步于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股市辟谣当及时 2016-02-29 12814197 2 2016年02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