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政治

我省打造全媒体谣言“防火墙”,一年多来辟谣逾2000条

剥开网络谣言的“画皮”

  日前,“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被证实为虚假内容,引发舆论哗然。类似的网络谣言传播并不是个案。近年来,伴随网络社交媒体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发展,每天爆炸式传播的网络谣言,破坏公众对政府、社会的信任,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

  如何粉碎谣言,还原真相?自2014年7月起,我省开通以“发布权威辟谣信息,提高公众鉴别能力”为主要功能的浙江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py.zjol.cim.cn)。据悉,一年多来,辟谣平台粉碎各类传言已超过2000条。

  目前,浙江辟谣网在新浪微博以“浙江辟谣”为话题的阅读量超过了1000万。辟谣平台在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上不断发出权威声音,有力地遏制了网络谣言的传播。

  辟谣渠道更丰富

  “《江南皮革厂倒闭了》歌词不实!”2月24日中午,杭州市民方洲像往常一样打开“浙江辟谣网”,看到头条位置刊发了《“神曲”歌词不实 MV作者道歉》一文,便立即转发到自己的微博。“学区房可能白买”“儿童接种过期疫苗”……真相究竟几何,他早已习惯在辟谣网上去求证。

  网络世界鱼龙混杂,谣言花样百出。去年,杭州市共打击网络造谣案(事)件33起,调查发布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人员37人,其中行政处罚10人,教育训诫27人。

  “但是,仅仅是追责谣言的发起显然不够,公众想知道真相,这就需要构筑起强大的网络谣言‘防火墙’,还原事实。”省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的指导单位是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通信管理局,而主办方则是具有专家资源的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浙江省互联网协会。平台设在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由浙江在线负责日常维护和内容更新,其他媒体和网站,都会向平台提供原创的辟谣稿件。此外,各部门和媒体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浙江发布平台、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手机报等,都会及时转发辟谣报道,澄清事实。

  “媒体参与越多,谣言‘防火墙’就越牢固。”公安部门在成立辟谣平台前期的调研发现,谣言大多从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开始传播。据统计,通过微博传播的谣言占42.34%,通过QQ等通讯群组传播的占39.64%,通过省内外论坛传播的占18.2%,“平台就像超市,有供货商、管理人员、促销员……而满足‘顾客’的需求,需要多方面的合作”。

  打开辟谣平台,记者发现,该平台有较强的整合功能,分版块集纳媒体辟谣报道和部门权威信息,链接有关部门和媒体官方微博,公布涉网部门工作动态、安全提示及违法违规网站名单等,分层次、分类别集纳报道和权威信息,达到澄清谣言的目的。

  建立网络辟谣平台,浙江并非首例,此前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市区均已建立,但浙江的辟谣平台新增了实名举报机制,公众可通过举报通道,实名注册登录举报谣言,为媒体网站提供辟谣采访线索;也可点击网络辟谣联盟区里有关部门和媒体官方网站的链接直接举报。

  理性声音正变强

  浙江辟谣网的作用日益显现,浦江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对此深有体会。

  近日,浦江3名孩子离家进山林玩耍失联,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省乃至全国网民的关注。就在社会各界众志成城寻找孩子们的下落时,网上流传出关于孩子行踪的各类版本,有网友说孩子被人拐走并曾在附近村落出现过,还有网友说孩子已经落水身亡……2月19日,在经历72小时的水陆空大救援后,3名孩子幸运地被救援人员在距离建光村几公里外的长山村寻获。

  因多日饥饿、寒冷和恐惧,孩子们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年纪最小的陈瀚林是情况最糟糕的一个,甚至在医疗专家组未赶到现场诊治前,网上出现了有关陈瀚林因严重冻伤需截肢的传闻。

  浙江辟谣网记者当天在向专家组求证后迅速辟谣,发布了题为《金华浦江3名失联孩子均有冻伤 专家初步会诊不需要截肢》的新闻稿件,告知公众孩子的真实健康情况,截肢一说并不属实。同时,在之后几天,连续跟踪报道了3名孩子的就诊及恢复情况。

  “整个搜救过程,舆论都非常理性,形成了寻找小孩的合力,而没有被谣言分散精力,这离不开浙江辟谣网的重要作用。”浦江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辟谣:杭城12岁男孩吃烤鼠肉中毒系谣言全国有多个版本》《湖州高铁站暴恐事件是谣言 警方:是外地公安在演练》《又来!网传娃哈哈等大牌饮料含病菌 企业:谣言!已报警》《马桶水逆流概率极低 “洁厕块致癌”说法很不靠谱》……对于经确认的谣言,辟谣信息会及时在各参与方的渠道上传播、扩散。

  浙江辟谣网还与新浪微博合作,开通了“浙江辟谣”的话题,同时在微信政务小灵通设置浙江辟谣栏目,出现任何谣言,新浪浙江会快速发布微博,并与浙江其他官方账号联动转发扩散,将辟谣信息发布出去,及时遏制谣言。目前,“浙江辟谣”为话题的阅读量超过了1000万,讨论量达6000多人次。

  网络空间渐清朗

  从被动应对到建立谣言预警机制,两年来,辟谣平台不断迭代进化。去年10月,“杭州大江东爆炸事件”在网络上还没开始广泛传播,辟谣网记者马上与官方联系,确定实为音爆,并非爆炸,在造成公众恐慌前及时发布真相。

  相比于在事件发生后动用人力物力进行澄清,提高公众的“防骗”能力也至关重要。在浙江警察学院经济犯罪侦防研究中心主任袁小萍看来,这是辟谣平台为公众提供辟谣信息之外的一个重要职能。

  《为啥爸妈的朋友圈爱转谣言和心灵鸡汤?》《女性生理期洗澡洗头危害大?》《11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植物油致癌”登榜首》……记者在平台上看到,对于一些涉及科学知识和常识类的谣言,平台都对此进行了归类分析和回应。

  浙江省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说,两年前,网友遇到似是而非、耸人听闻的传闻,往往是先转发,现在则会先问一句“是不是谣言”,很多人还会先简单地搜索查证。

  新浪浙江副总余丹凤对此也感触很深。微博谣言的获取途径,主要是“举报”和“话题”。新浪浙江新闻官博@杭州微博城事还特设#浙江微报料#,接收网友报料,搭建线上新闻报料平台,互动效果好,目前话题阅读量为4.5亿,讨论量为11.4万,随着事件热度的上升,甚至会出现几百名用户不约而同地举报同一条谣言。

  袁小萍说,辟谣平台进入第二年,路径越来越宽,但很多问题仍有待各参与方探索:作为抑制谣言传播的最前线,辟谣平台是否足以应对频发的谣言传播格局;在谣言酝酿、传播初期,能否通过大数据手段更快更早有效抑制传播,这些都期待辟谣平台有新进展。

  今后,辟谣平台还将努力通过线上线下普法教育、网络文化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虚假信息认知、辨别能力,打通社会各界参与打击网络谣言的渠道,形成不传谣、不信谣的社会共识,不断挤压谣言生存空间,使网络空间真正清朗起来。


浙江日报 政治 00011 剥开网络谣言的“画皮” 2016-02-25 12811724 2 2016年02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