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走向都市区经济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城市工作。

  浙江作为全国城市化最快的地区之一,2015年城市化率已达到66%的较高水平,正在由追求城市化速度向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阶段过渡。因此,深入分析和科学认识这一时期浙江城市化发展规律,率先走出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浙江省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命题。

  长期以来,浙江省人多地少、要素高密度分布的独特地理空间格局,造就了浙江城市化的特有规律。即浙江的城市化并不是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点状城市化”,而是在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在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地带和浙赣沿线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市,呈现全地域分散推进的泛城市化格局,由此形成都市区的基本形态和发展基础。具体呈现三方面的特点。

  高密度城镇化奠定都市区发展的空间支撑。浙江在上世纪90年代,各地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迅速崛起,并形成活力强劲的块状经济,有力促进了中心镇、小城市的发展壮大。以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赣沿线为代表的区域,人口稠密、交通便捷,要素分布趋于均衡,已经形成了全地域的都市化格局。例如杭州和宁波之间,沿104国道的杭州滨江区、萧山城区和绍兴皋埠镇,以及沿329国道的余姚市泗门镇和慈溪市龙山镇,城市建设用地连绵布局,厂房密布、楼房林立。

  产业梯度转移促进都市区要素流动和共建共享。中心城市通过实施空间换地、腾笼换鸟等举措,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产业及要素。例如,杭州周边的富阳、临安、桐庐先后引进杭氧、杭叉、杭塑等市区的规模企业,促进了本地制造业增量提质。而中心城市利用置换出来的空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为周边地区提升制造业水平提供高端要素、综合服务、创新等支撑。

  市县经济协调发展增强都市区自我优化的内生动力。浙江在我国沿海省份中,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1980年至2014年,浙江人均GDP名义增长率达到17.1%,高于全国的2.1个百分点。73个县(市、区)1980年至2014年人均GDP名义增长率的离散系数只有0.082,是一个相当低的水平。2005年至2014年,全省62个按一级财政体制结算的县(市、区),人均GDP等若干经济发展指标的年均增速,均高于11个市区。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之间势均力敌、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有利于都市区各城镇之间开展竞争合作,促进都市区整体加快发展。

  如果说,省域空间的泛城市化格局奠定浙江城市化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的领先地位。那么,积极应对泛城市化特征趋势,以都市区为主体形态,着力城市空间、产业及体制机制转型发展,将全面开启浙江新型城市化的崭新探索,实现浙江特色城市化又一次质的飞跃,有以下着力点:

  统筹都市区开发建设,优化完善网络型城镇格局。一是优化空间结构。着力打造杭州、宁波两大核心都市,努力提升温州、金华—义乌的城市能级,推进形成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带动周边县市网络化发展。二是优化功能结构。强化杭宁温及金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融入都市区,加快培育都市区次级增长中心。三是优化规模结构。根据城镇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引导人口、产业等要素优化配置。四是加快建设都市区之间城际交通网络、都市区内部轨道交通网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切实提高都市区通勤便利化水平。

  优化都市区产业分工,构建服务和生产相融的新型分工格局。推动形成都市区的中心城市以高端服务、现代服务为主,周边地区以生产和使用为主的分工格局,可着重强化以下四种分工。一是加强高端教科文卫服务和使用的分工关系,实现优质资源辐射共享。二是加强人力资本开发和人力资本使用的分工关系,实现都市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互补共赢。三是加强总部基地和生产制造的分工关系,实现都市区生产要素的最佳布局。四是加强品质消费和大众消费的分工关系,实现都市区大众消费的互补发展。

  完善都市区体制机制,构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理顺都市区行政管理体制。从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空间高密度连片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整合都市区内部的行政单元,将与中心城市相邻的一部分县调整为区,扩大中心城市行政区划。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实施无差别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间户籍壁垒。三是推进都市区公共服务“同城规划、同城建设、同城服务”的机制建设,逐步实现教育、医疗、环保、社保等公共服务同城化。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走向都市区经济 2016-02-25 12806097 2 2016年02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