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今日宁波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

宁海棚户区改造
引入“竞争机制”

陈 醉 陈云松 邵映菡

  不久前,宁波宁海西门棚改区块1号和4号两个区块开始签约,短短16天,签约率即达到80%,成为各县(市)中第一个签约协议生效的棚改区块。

  加快签约是宁海棚户区改造引入“竞争机制”的功效之一。过去几年,宁海在实施成片危旧房改造中,往往碰到被征收户意见不统一,认为这是政府“要我拆”,出现了一些“钉子户”。去年,宁海引入“竞争性拆迁”模式,以竞争转变百姓思路,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以西门区块为例,一期拟征收773户,将其划成6个项目小区块,设定90%意愿率的项目启动触动阀。去年7月开展民意征询工作,6个区块的报名同意率分别达到91.4%、95.6%、90.3%、92.2%、76.3%和84.8%。

  “竞争性拆迁”模式实现了政府与棚改户的双向互动,以及棚改户之间的互促互动。之前未达到同意率90%的5号和6号区块的居民,在项目启动触动阀的激发下,形成了自动自发组织动员、邻里宣传促报名率的氛围。很快,5号区块报名同意率从76.3%提高到91.4%,6号区块从84.8%提高到97.1%。

  有竞争,也有保障。被征收户安置困难、过渡不便以及安置房类型单一、后续管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也是棚改的难点之一。宁海县谋划拆迁安置新方式,把货币化安置放在重要位置。西门1号、4号区块已签约的289户就全部选择了货币化安置自行购房。宁海还依托宁海鹏开公司为主要融资平台,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确保了棚改资金的充足。目前已有3个融资项目获得国开行贷款授信58亿元,发放贷款21.51亿元。

  宁海创新政策,给棚改速度加码。在棚改实施区块中,业主已将房屋抵押给银行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被征收户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与银行解除按揭贷款关系,影响到两证注销,进而阻碍签约进度。宁海探索“政银保”联合短期快融业务,拓展第三方资金托管,即由宁海县征收办牵头,依托政府专设融资风险保障账户,牵线银行和被征收户达成融资合作意向后,银行启动第三方资金担保程序,让无法与银行解除两证按揭贷款关系的征收户,获得短期融资服务,完成房屋产权证的注销手续,短期融资周期一般为3天,费用约为融资额的1.5‰,不仅可有效避免政府补偿资金支付风险,又可使房产权证注销程序依法进行。

  如该县红枫市场征收区块一位王姓业主,因本人无法一次性支付先前抵押的40万元贷款,无法完成两证注销。为此,县征收办启动“政银保”程序帮其还清,并在2日内完成房产证、土地证注销手续。征收办凭注销凭证和担保公司支付凭证,由王某本人签字确认,将补偿款中的40万元,通过政府专设融资风险保障账户转账给第三方担保公司,同时将补偿款余款划入王某个人账户。


浙江日报 今日宁波 00018 宁海棚户区改造
引入“竞争机制”
2016-02-24 浙江日报2016-02-2400010 2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