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柔性力量 叩响世界大门
王玉宝
不是有枪有炮就能崛起,文化虽软,沁入人心,中国亟须以柔性力量敲开世界大门,这事关民族前途命运。
借助柔性力量 叩响世界大门
王玉宝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三大央媒次日,恰逢周六。清晨,我打开某西方顶级大报的微信公众号。当天置顶的是一篇社评,题目叫“苹果抵制FBI大错特错”。大致是说,苹果公司装清高,不该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理由,拒绝美国法庭要求其帮助FBI解锁一名枪击案凶手苹果手机的命令。
这似乎与中国无关。有趣的是,文章的逻辑有一部分是:即便苹果公司能拒绝美国FBI,又如何“抵制不太友好的司法管辖区要求其帮助有关部门的命令”?然后,文章就以括号的方式来了这么一句:“如中国或中东国家……呃,这也可以?”我不禁有些恍惚:怎么说美国的事,也能扯上中国“垫背”;说苹果公司的事,也能捎带给中国司法来一记“闷棍”?
这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实际上却也是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中屡见不鲜的事。公然的扭曲,并不少见。如上述这种含沙射影、刻板成见的事则更多,且常以碎片和细节的方式潜藏于新闻文本中。惟其碎片化,更见程度之普遍;惟其细节化,更显对受众认知的影响。然而,这对中国来说,未免有失公允。
问题是,这究竟要怪谁呢?如果以为西方媒体会完全严格遵循新闻专业主义报道中国,而且结果也客观,这未免有点天真。虽然彼此的了解在加深,但意识形态的偏见与敌对并未消亡,仍散落在许多内容生产者的观念中,更不用说政治经济力量、国家综合竞争对新闻生产的强大影响。这导致西方媒体很多对华报道并不客观。当然,某些属意识形态斗争,不可避免。但问题是,面对偏见和误解,“君子日三省吾身”,我们自己是不是就做到了正确而有效地向世界解释中国?我们面向世界说话的方式,世界理解吗?我们的文化产品,能感染他们,进而以柔性的力量化解坚冰吗?在这方面,我们的努力,远远不够!
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媒体重要地位的定性和厚望,看他对媒体融合发展、加快改革创新的部署,我们就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个日益紧迫的时代命题:孕育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力量,让世界理解中国!这当然是整个文化中国的使命,但新闻舆论无疑处于其最前沿。
没有这样一种柔性力量是不行的。千万不要以为,有枪有炮有GDP,一个国家就可以崛起,就可以屹立不倒。大国崛起,是全方位崛起;大国竞争,是综合实力竞争。文化虽软,却沁入人心。美国文化的背后,夹带着多少美国产品?更不用说,在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准则制定中,没有具备全球实质性影响力的媒介系统和话语权的辅佐,根本玩不转。这真真切切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和博弈,真真切切是一件“定国安邦的大事”。
增强媒介系统的整体实力,说到底要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四个力”——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方面是新闻生产系统的延伸,包括各类新闻机构乃至驻外记者和记者站的发展,顺应科技革命的传播手段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是话语方式变革和传播效力提升。自说自话,不顾及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方式,传播注定低效甚至无效。而如何在急速变迁的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应对突发情况,媒体乃至政府都面临从制度到能力、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