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西湖的“西湖”说起
王玉宝
今日杭州,今非昔比。且不说即将到来的“G20”以及亚运会,就是在过去几年,杭州的经济、旅游、面貌,都进步显著,国际化势头迅猛。对比这样的势头,城市管理和城市形象,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惟愿杭州城市管理者再接再厉,让游客找得着西湖,更好地体验到美丽杭州的韵味。
从没有西湖的“西湖”说起
王玉宝
没有西湖的“西湖”?这话听着有点绕,但恐怕不少外地游客会有类似经历。
节后上班,同事说起这么一档子事。春节期间,在杭州地铁1号线“西湖文化广场”站,同事看到,一出地铁车厢,就有几位外地游客,追着另一位乘客问:西湖在哪里?同事不禁莞尔:又一拨“上当”的外地游客。而那位被问路的人,只得耐着性子解释:此“西湖”非彼西湖,你来到的是一个没有西湖的“西湖”!
“西湖文化广场”,离西湖有相当距离。它俩,除了同在杭州,其实没啥特别的联系。但就是挂了个“西湖”的名头,结果不少外地游客屡屡“中招”。继“西湖文化广场”投入使用以来,这几乎是个屡说不鲜的“段子”。在问题的另一面,要说杭州地铁1号线,也不是没有离西湖近的站,最近的就是“龙翔桥”站,离一汪湖水直线距离不过300米。然而,对不起,这个站名硬不叫“西湖”,而叫“龙翔桥”。但对于一般游客来说,又怎知此处即西湖?
地铁站名事小,但也是城市管理的缩影。西湖,千百年来已是杭州“名片”。对于杭州这样一座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而言,展现历史和现实交相辉映的独特韵味,理应让管理和渠道,都朝着有利于人们“与西湖相约”的方向设置。其实,在“非地铁”时代,此类与西湖擦肩而过的笑话就闹过不少。杭州进入地铁时代,大量客流由地铁深入杭州,地铁站名依然如此张冠李戴,并不浪漫、亦不朦胧,只能说相关部门考虑欠周、管理不精,特别是反映出一些城市管理者狭隘的眼界——依然停留在“杭州人的杭州”的高度考虑问题,而没有充分考虑那些理应被我们欢迎的全世界游客的需求。
不能不说,今日杭州,今非昔比。且不说即将到来的G20峰会以及亚运会,就是在过去几年,杭州的经济、旅游、面貌,都进步显著,国际化发展势头迅猛。对比这样的势头,城市管理和城市形象,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而,无论是公交车频次少和道路拥堵暴露出的公共产品供给“吝啬”,还是市中心多地各种“三姐妹”乱收停车费映射出的管理“真空”;无论是没有西湖的“西湖”令人纠结,还是灵隐景区和灵隐寺“双门票”遭人诟病,都彰显出杭州城市的管理水平亟须迈向国际化。对此省委领导已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惟愿杭州城市管理者再接再厉,在城市管理的国际化提升中“找着北”,更让游客找得着西湖,更好地体验到美丽杭州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