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理论

好干部
是炼出来的

  赵畅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简短的20个字,画出一幅好干部的“标准像”,赋予好干部以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是啊,一个好干部的脱颖而出,除了靠主观努力、加强自律外,更靠组织的热心培养、认真教育和严格管理,换言之,好干部也是炼出来的,靠教育养成,靠纪律约束,靠监督管理,靠压担扶持,靠竞争倒逼。

  如果说,好干部是“管”出来的话,那么,“管”首先就体现在各级组织对干部严格的教育养成上。培养一名好干部,就必须导入“将坚定信念作为首要前提、将为民服务作为根本使命、将勤政务实作为一贯作风、将敢于担当作为可贵品质、将清正廉洁作为基本要求”等重要内容。

  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必须适应和学会在严格的党纪中学习、生活和工作,并努力成为一种常态。王岐山同志强调“要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推进制度创新,修改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其实就是强调对党的干部用纪律加以约束的问题。党的组织只有时时处处用党纪提醒干部、用党纪管理干部、用党纪约束干部,对有违纪违规的干部予以必要和相应的惩处,才能鞭策广大干部对党章党纪党规烂熟于心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自觉地遵守、模范地执行。唯此,引导大家争做好干部,也才能水到渠成。

  用党章党纪党规来约束干部,很大程度上是靠监督来实现的。这就要求各级组织必须扩大和疏通监督的渠道,尤其要通过创新监督体制和建立健全必要的监督机制,对各级干部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与此同时,还要通过与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群众的社会监督等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对干部的八小时内外的有效监督,从而让做一个好干部成为广大干部自觉追求的目标和行动。

  一个干部的成长是靠担子压出来的,这话颇有道理。哲人说过,一条鲸鱼放在小池子里养,注定成为与池子一般大的小鱼;只有放归大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鲸鱼。培养好干部也是一样的道理,遵循干部成长的规律,根据干部的能力水平、工作实绩,给予必要的工作平台,压担子,自能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是,压担子是一种手段,培养成长、走向成熟才是目的,因此,压担子必须依据“跳一跳,摘到桃”的原则,也就是说必须与干部的实际能力大体匹配而又能充分激发起他们的潜力。压担子,尤其给青年干部压担子,必须引导他们到基层第一线去锻炼成长,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开创局面。

  引导和培养好干部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引入竞争机制,把他们放到同一个擂台上去竞赛去比武,必能在“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中引发他们敢于担当责任、善于攻坚克难的激情。事实上,一个干部的思想水平、能力素质、工作实绩,最能从擂台赛中体现出来,也最能通过擂台赛的途径加以促进和提升。同样的平台、一样的机遇、相似的环境,谁素质全面、综合实力强,并能做到聚精会神、夙兴夜寐、披肝沥胆、殚精竭虑,谁就能胜出,谁就是佼佼者。因此,对各级组织而言,不断设计和策划各种竞赛载体,并与考核评价、提拔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干部在各个赛场上比真功夫、拼硬本领,从而在干净干事中去争做好干部。

  时代呼唤更多好干部。因为好干部是标杆,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上下一致去拼搏、同心同德去创造;因为好干部是导向,能够激励广大干部在“可亲可近、可比可学”中见贤思齐、迎头赶上。各级党的组织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培养和造就好干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真正做到有谋划、有思路、有措施、有成效。


浙江日报 理论 00004 好干部
是炼出来的
2016-02-17 11760944 2 2016年02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