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化

中科院与我省科学家在
云南发现新鳍鱼类祖先

远古鱼化石
今能辨雄雌

  本报讯 (记者 俞吉吉) 记者从浙江自然博物馆获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和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赵丽君在云南罗平县发现距今2亿4400万年前一种新的基干新鳍鱼类化石。这一发现对研究新鳍鱼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等意义非凡。1月23日,这一古生物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权威学术刊物《科学通报》英文网络版(《Science Bulletin》)上。

  科学家给这种新鳍鱼类化石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多饰维纳斯鱼。最特别的是,科学家们在这些化石上发现了这种鱼的第二性征,是目前发现的新鳍鱼类化石中第二性征最早的化石记录。

  据徐光辉介绍,新鳍鱼类是地球上脊椎动物中最大的门类,占到现今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新鳍鱼类的冠群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晚期,在新生代极为繁盛,包括全骨鱼类和真骨鱼类两支。其中,真骨鱼类种数最多,像鲤鱼、鲑鱼、黄鱼、鲈鱼、带鱼等都是真骨鱼。全骨鱼生存至今的仅有雀鳝和弓鳍鱼,前者生活在北美、中美和古巴淡水中,后者生活在北美的湖泊及河流中,算是稀有的活化石。这次发现的多饰维纳斯鱼属于新鳍鱼类的原始祖先类型。

  据了解,在过去6年的野外化石采集中,研究团队在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海相地层共发现30余块多饰维纳斯鱼化石,其中雄性10余件,具有明显的第二性征,如发现了成年雄鱼头部、鳞片和鳍条上的尖突以及臀鳍前面钩状的接触器。

  什么是第二性征?徐光辉说,第二性征与生殖系统无直接关系,可以用来分辨物种的性别特征。他打了个比方:“公鸡有漂亮的冠和羽毛,母鸡则没有,就是第二性征的表现。”

  徐光辉还介绍,研究表明,多饰维纳斯鱼的生殖方式可能与史前飞鱼类和其他卵胎生鱼类等不同,采用的是体外受精、卵生的生殖方式。它的第二性征可能是用于增进雌、雄鱼体产卵前或产卵中的身体接触、刺激雌鱼排卵及保护巢穴和领地。

  化石中的第二性征为什么难以发现?从事三叠纪脊椎动物化石研究已有十来年的赵丽君告诉记者,第二性征比较容易在活着的生物中观察到,一般化石中只有骨骼等硬体部分,而多饰维纳斯鱼化石保存有非常完好的第二性征的细节特征,“这种鱼很小,却能看到第二性征,确实没想到。”至于原因,赵丽君分析说,“罗平县地处云贵交界地带,在三叠纪中期是一片局限的海洋,在快速埋藏、缺氧的环境下,化石能够保存得比较完好。”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3 远古鱼化石
今能辨雄雌
2016-02-03 9150221 2 2016年0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