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省两会特别报道·新观察

补短板、重有效、广融资——

打好有效投资“组合拳”

代表们敢于较真,大胆发言,精彩建议吸引与会代表认真倾听。 本报记者 储永志 摄

  本报记者 白丽媛 袁华明

  扩大有效投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持有效投资力度,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启动一批大项目,确保交通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投资较快增长”,这为浙江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代表、委员们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纷纷表示,有效投资关乎增长、转型和民生,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结构,加大有效投资对于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补齐有效投资短板

  扩大有效投资是支撑经济稳定增长、拓展结构调整空间、增强转型发展后劲的有力抓手,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

  “发挥政策撬动作用,重点投向民生、农业农村、清洁能源、轨道交通、城市功能提升、特色小镇、生态建设、七大万亿级产业、工业技术改造、研究开发等领域。”在我省推出的“十三五”重点投资项目中,补短板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项目重点集中在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城乡统筹、生态环保和公共服务等领域。

  九景衢铁路的开工,结束开化没有铁路的历史;大众、纳智捷、吉利汽车等整车项目,让浙江实现整车生产从无到有的新突破;在沪浙闽光缆、杭金丽温光缆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有力保障下,2015年天猫“双十一”网购体验超乎预期,连连刷出消费新纪录……“十二五”期间,浙江大项目投资清单分量重:1.4万亿元投向全省重点工程,这一数字是“十一五”的2.4倍,每年直接拉动GDP增长约1.4个百分点。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加大民生短板的投资,发展才有温度、有底气。梳理新年集中开工的大项目,可以发现,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基础设施类项目多:综合交通项目有56个,总投资达2215亿元,占到总投资的33.3%。

  “这些项目与民生息息相关。比如,这个月举行的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的城际铁路杭临线项目,既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杭州科创大走廊建设的重要依托项目,更是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项目。”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谢力群表示,通过这样的投资,来加快形成基础设施网络,迅速改善民生公共事业的供给,可以让浙江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构建内畅外联的‘四大交通走廊’,打造省会到设区市1小时交通圈和全省1小时空中交通圈。如今高铁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的‘硬设施’,交通‘换轨’直接关系着经济‘提速’。”省政协委员、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说,要以“新金温铁路”的建成为载体,实现交通、脱贫、休闲产业“三个提速”,让浙江交通和经济的步子“快起来”。

  下行更需有效投资

  新常态下,投资增速下行压力逐步加大,投资落地难度也在加大,如何进一步提高投资有效性,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浙江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答卷。

  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省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大手笔开局:总投资6652亿元的614个重大项目在全省11个市同时开工,打响了扩大有效投资的“开门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投资”,是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投资,这一点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一些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有效投资关键在于“有效”,我省在抓大项目、好项目时,要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布局、重点领域、市场导向,积极主动谋划,推动有效投资项目及时落地,及早产出效益。

  谋划好“十三五”及2016年的投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要把握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都市区经济、互联网经济、海洋经济、生态经济等发展的新趋势。有效投资就是要补足短板,不断提升供给水平。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是明显的,而产业有效投资将为浙江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加快浙江产业更新迭代。省人大代表、浙江金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敏说,互联网之后下一个热门产业很可能是生物医药产业,我省已将生物医药纳入大健康产业来进行培育,未来前景看好,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无效投资,劳民伤财;有效投资,造福民生。代表、委员们热议有效投资时,也希望加强投资的实时监管,真正让有效投资能够发挥作用,不断提高人们的获得感。

  有效投资钱从哪来

  有效投资是发挥关键作用的需求引擎,也是扩大有效供给的内在动力。有效投资得有真金白银,但据有关研究估算,“十三五”时期,我省仍存在2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资本金缺口和2.4万亿元至2.7万亿元左右的融资需求。

  为缓解融资难,各地积极探索投融资新方式,遵循市场规律,因势利导强化制度供给。“表面看,政府投资和融资缺口扩大是经济换挡期债务风险积累、资金保障难度加大的问题;但深层次看,却是投融资体制机制市场化改革不彻底,融资模式单一,政府性投资‘单兵突进’,没有真正撬动社会资本所致。”省政协委员、经济委主任陈正兴表示,解决投融资缺口的问题,突破口在于政府侧,重点在于投融资体制和模式再创新,关键须在规范政府“为何融”、多元渠道“如何融”、社会资本“愿意融”、风险可控“持续融”四个关键问题上加快改革探索,找到可行办法。

  “未来一个时期我省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还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推动政府公共体系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机制体制创新,构建规范化、多元化、市场化、平衡化的适应浙江转型发展需要的政府投融资体制。”陈正兴委员说,举措上可重点在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首先,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的体制,着力发挥财政性资金导向效力。其次,改革政府与社会合作的机制,大力推动PPP模式“落地生根”。通过创新模式,合理负债,真正拿出好项目,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投资的活力。再次,改革政府投融资建设模式,打造新型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推动政府性资金和国有资产盘活,加快资源资产、资金变为资本,改组建立若干支持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投融资平台,更多地用“资金变基金”方式支持转型升级。


浙江日报 省两会特别报道·新观察 00009 打好有效投资“组合拳” 2016-01-29 7780297 2 2016年0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