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省两会特别报道·热词汇

源头把控
舌尖安全

  【代表委员名片】

  翁有良 省人大代表、浙江天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惠芳 省人大代表、衢州市农科院院长

  朱红霞 省政协委员,宁波市农业局副局长

  王 强 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

  何苾梅 省政协委员,杭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许可审核科科长

  这段时间,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热映。从海风呼啸的温岭石塘,到清风徐来的苏州园林,从黄土高原的古老城墙,到香港最后的村庄元朗……43种新年美食,在85分钟时间里演绎着一幕幕食物鲜香、人间故事。

  “我们吃到的食物,是一个社会系统,从种到土里到端上餐桌,它几乎和所有产业都有联系。”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浙江天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有良这么说。他认为,食物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

  食物的影响力,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超越了它本身。同样,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民生福祉,时时处在社会的聚光灯下。

  “谣言过滤器”是微信官方推出的一个公众号,它的一项统计显示,2015年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的谣言中,食品安全占20%。从田头到餐桌,食品安全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为农产品生产者,翁有良代表看到的是一个契机。他走遍衢江、龙游、开化等地,专门寻觅山清水秀之地,因为他相信好山好水才能长出高品质的农产品,同时用生态种养的方法,不施肥不打药。他种下的茭白外观美、口感甜,191项检测指标均达到出口日本的要求。3元一斤的价格虽然比市面上一般的茭白贵,但常常供不应求。

  “在农产品市场上,绿色食品、放心食品消费渐成主流,从供给侧看,我们已告别食品供给不足的时代,但生态无污染的食品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汪惠芳代表今年的建议之一就是有关食品安全监管。“只有从供给侧着力,保障和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才能激活和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消费端和供给端才能实现完美对接。”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不仅位列今年十方面民生事实的前三位,“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建设绿色农业强省”等表述,让他们看到了食品安全的背后,其实是关于现代农业的一场革命。

  就在上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被曝光企业包括周黑鸭经营店、北京胡大等著名餐饮品牌。

  每一次食品安全的事件发生,都是一次警告: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松懈,舌尖安全,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大气、水、土壤污染等,都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朱红霞委员认为,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密切相关。她建议:“通过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在每块土壤上种植相对适宜的农作物,一定程度上能达到食品安全保障。”

  这几年,诸如高剧毒农药违规使用、抗生素滥用、非法使用“瘦肉精”和孔雀石绿等突出问题时有耳闻。王强委员认为,出于生产需要,避免不了使用部分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但需要制定标准,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规范“如何用”的问题。

  “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对食品和餐饮业生产经营资格审核的力度,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另一方面加强常态化监督、检查,把食品安全监管做到时时刻刻、分分秒秒。” 何苾梅委员说,从去年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到各级部门开通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政府部门正在着力消除食品安全的隐患。“但仅靠政府部门毕竟力量有限,我们还需要培养群众监督举报的意识。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全社会,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配合。”

  (记者 裘一佼 江帆)


浙江日报 省两会特别报道·热词汇 00015 源头把控
舌尖安全
2016-01-29 7615217 2 2016年0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