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度,中国传递正能量
汪旻
汪旻
“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习近平主席引用《管子》中的此句,作为他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重要演讲的开篇,浓浓地传达出中国人对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亲近感。
5天时间,从沙特,到埃及,再到伊朗,习主席的首次中东之行收获满满。这是中国国家元首2016年的首次出访,也全方位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自信和担当。
作为连接东西方的世界“十字路口”,中东既是“文明的熔炉”,也是“冲突的心脏”。这里有源远流长的古老文化,也有绵延千年的杀伐纷争。面对“向何处去”的“中东之问”,不少人开出过“药方”。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着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干预地区事务,推行“新干涉主义”,将所谓理想的制度模式强行推销,企图把地区民众的诉求纳入其价值观轨道。然而事与愿违,这不但未能给地区带来春天,反而令西亚北非的动荡愈演愈烈,引发了人道主义灾难和恐怖主义蔓延。
近些年,美国试图将全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然而在渴望从中东抽身的同时,又想保留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也使得其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与西方国家唯我独尊的颐指气使完全不同,在中国的中东和平方案里,没有制度模式的强行推销,只有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中国与中东同处北纬30度线,共同孕育了人类文明的火种。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穿越广袤大陆,把中国和中东人民联结成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和埃及同为世界文明古国,2000多年前就有了友好交往,中伊交往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纪。两千多年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破解“中东之问”,中国不仅有答案,更有行动。
虽然地区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但中东蕴含希望,地区各国只有在追求对话和发展的道路上寻找希望。中东动荡,根源出在发展,出路最终也要靠发展。
为了解答事关和平与发展的“中东之问”,中国拿出了一把钥匙,那就是在“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新能源三大高新技术领域为突破口,深化“1+2+3”合作格局,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
从习主席此次中东之行的成果看,中国同中东三国在实现发展战略对接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
访问期间,习主席5天之内到访4个城市,开展40多场活动,同3国领导人和3个区域组织负责人深入会谈交流,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共签署52项合作文件。
在沙特,习主席和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了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中沙还明确表示愿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开展合作,加强产能政策协调与对接,推动技术转让、产业升级和经济多元化。
在埃及,习主席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中埃文明在卢克索上空相遇。中国商务部和埃及贸工部19日在开罗联合举办“中国—埃及企业贸易对接会暨签约仪式”,中埃双方企业签署12项贸易协定,合同金额达6040万美元。
在伊朗,双方同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还签署了涉及能源、产能、金融、投资、通信、文化、司法、科技、新闻、海关、气候变化、人力资源等各领域的十余项协议。
言必行、行必果,这就是中国的大国担当。今年首访,习主席在中东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落实中国行动,为中东和平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谋求填补“真空”的中国,播种的是友谊,培育的是和平,收获的是共赢。全新的丝绸之路正在铺就,世界也在中东问题上听到了“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