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剩产能迈出坚实一步
万名杭钢员工
平稳分流安置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姜红飚
本报杭州1月22日讯 (记者 张帆 通讯员 姜红飚) 22日上午10时许,46岁的杭钢一号高炉值班工长杨杭明,来到杭钢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公司签下服务输出合同,根据协议他将赴上海一家民营装修企业从事人事工作。至此,杭钢半山钢铁基地关停后1.2万名员工的分流安置工作已基本完成。
杭钢人力资源部部长姜增平说,杭钢分流安置规模之大在我省国企中绝无仅有,在150天内,杭钢清退了3000多名劳务派遣工,分流安置了近9000名正式工,除了几位等待工伤鉴定后再确定分流通道的职工,其他所有钢铁业的分流职工已分流安置完毕。杭钢炼铁厂党委书记周忠华说:“我们董事长常说,杭钢职工识大体、顾大局、素质高。职工分流安置,个人利益难免受影响,但都能理性对待。”
省委省政府决定2015年底关停半山钢铁基地后,杭钢成立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陆续完成水、电、气等社会职能的移交,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去年12月23日上午8时许,炼铁厂2号高炉铁水放尽,至此半山钢铁生产线全部顺利关停。
“关停半山钢铁基地是市场和环境倒逼的结果。”对杭钢党委反复宣讲的这句话,杨杭明深有体会。凭着自己20多年在高炉摸爬滚打经历,老杨曾去江苏一家钢厂求职,但钢铁业产能过剩的现状让他未能如愿。
无情关停,有情操作。杭钢在制定分流安置政策时坚持既依法依规又合情合理,先后召开57次会议听取各方意见,最终于去年11月23日公布职工分流安置草案。根据草案,每位分流职工都有12个选项,像选择服务输出、自主创业的都有6年过渡期;各类员工之间的分流安置方案相对平衡、公平;工龄补助标准在省属国企及全国同行中也处于领先水准;特别是针对艰苦岗位特殊工种工龄较长职工的一些诉求,杭钢积极向有关方面争取,得到大力支持,让这些职工心安了下来。
老家陕西的杭钢维修工万登峰22日也赶来签署自主创业协议。在杭钢工作5年的他说,前几天已在长兴老丈人家包了10亩地,还兼职微商卖土鸡。“杭钢给分流员工自主创业有6年的过渡期,五险一金公司还帮着交,不如趁年轻闯一闯。”谈到打算,小万信心满满。
关停半山基地,安置好分流员工,是杭钢转型升级的第一步。眼下杭钢正谋划在原有产业提升改造的基础上,把环保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把智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产业,为“西湖蓝”、“半山绿”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