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抗御强寒潮特别报道·温情

舟山寒夜寻访露宿街头者

“夜里冷,不能落下一个”

  本报舟山1月21日电 (记者 史朵朵) 1月21日晚,风夹着雨,舟山市区的街头寒意刺骨。正是这般夜晚,露宿街头的那些流浪人员,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在微信朋友圈,不断有人在转载舟山市救助管理站的联系方式,记者也跟随救助车,寻访还在露宿街头的人。

  晚上6时整,提着棉衣棉被,带着热水瓶,舟山市救助管理站的3名工作人员出发了。每到寒冬时节,他们都会迎来一个工作高峰。“这几天,全市的救助站工作人员,每天分早中晚三班,都在寻找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劝导流浪人员到救助站避寒,同时也给不愿去救助站的人员派发御寒物资。”救助站党支部书记陈祥征告诉记者。

  晚上7时许,定海城区,一个身影在小饭店门口蜷缩着,吸引了陈祥征的目光。这名流浪者看上去40多岁,裹着一件油黑发亮的大衣,头上的线帽已经破了个洞,露出一丛头发。腿上盖着的一块塑料布,就是他的“挡风墙”。“到救助站避避风寒吧!有热水,空调,还有吃的。”工作人员苗兆余蹲下来劝说。但是这名流浪者只是摆摆手,不愿意去。在劝说10分钟后,工作人员只好给他送上棉衣棉裤和一袋食物。

  包吃、包住、包回家,已经成了救助站最基本的职能。对于已经从事救助工作30多年的陈祥征来说,救助工作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袋食物、一张车票上了,“去年救助了1100多个人,我们要真正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说话时,陈祥征的眼睛一直没离开过车窗,他不能错过每一个角落。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巡逻,救助车返回了救助站。这是一座温暖的二层小楼,在一楼的餐厅,几个人正在乐呵呵地看电视。“目前救助站有40个人,在寒潮之前就住进了救助站。”陈祥征晚上还要值班,“晚上这么冷,不能落下一个人。”


浙江日报 抗御强寒潮特别报道·温情 00005 “夜里冷,不能落下一个” 2016-01-22 6195160 2 2016年0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