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全省基层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御寒潮一线——

极寒时刻,感谢有你

  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多年罕见的强寒潮,正强势来袭。

  1月20日上午,省气象台发布大雪警报,预计21日至22日全省有大范围大雪暴雪天气,24日至26日将出现极端低温,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可能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最冷一周,即将来临。

  一道道寒潮预警不断发布,一份份应急预案接连出炉。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为民所忧:百姓是否缺衣少粮?海岛山区会否停电停水?寒潮灾害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多大影响?

  冷锋所指的方向,就是党员干部奔赴的前线。飘飞的大雪中,洒落的冻雨里,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走访民情,送衣送粮。

  党员干部的爱民之心与奉献精神,汇成一股股涌动的春流,融化冰雪,温暖人心。

  天寒地冻问民生

  温暖是满心关切

  “手机一定要24小时保持畅通,以便随时联系。现在,大家马上开始行动,到各村各户查看情况!”遂昌县西畈乡乡长葛海东的大嗓门,响彻整个会议室。1月20日早上7时,乡政府的会议室挤满了各村的党员干部。简短碰头会后,他们分为数个小队,走访农户,查看地质灾害点,一场与强寒潮的较量,拉开了序幕。

  “这条被子太薄了,肯定不行。”在举淤口村的独居老人杨家园家中,乡干部尹伟峰摸着那床破旧潮湿的冬被,忧心不已。得知老人家中没有其他棉被,外出购买又十分不便,尹伟峰立即折返,运来两床新棉被,亲手为老人铺上。

  再三确定米缸和油罐中“存货”充足,尹伟峰这才放心地离开,出门前不忘握着老人的手,一再叮嘱:“还有什么困难就跟村干部说,我们一定尽力帮你解决。”凛冽的寒风中,一行人匆匆赶往下一户村民家中。

  1月20日中午,天空下起了雨夹雪,武义县坦洪乡上坦岭头村驻村干部郑惠娥却没有被严寒冻住手脚,来到村里后,她就忙着与村主职干部一起,走访困难户和孤寡老人。“这几天要下大雪,衣服一定要多穿,有困难就打我手机,我来帮你解决。”她一边与75岁的孤寡老人何秀女说着,一边将她家的水管用稻草包扎起来。一定要保证严寒天气的供水供电,这是她的信念。

  备战强寒潮天气,武义落实党员联系农户、村干部坐班值班等制度,全面排查各村危旧房、来料加工点等安全隐患,并做好防灾抗寒知识宣传,发动村民做好农作物防冻措施和田间管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风雨无阻,不畏严寒,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

  雪中的临安市,由两万多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应急队伍,奔波在全市298个村级(社区)组织,摸排可能因暴雪出现的安全隐患,对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排查。

  1月19日晚10时,义乌城市有爱公益慈善志愿者协会部分党员和志愿者10余人,走访部分露宿街头的流浪者,为他们送去毛毯。“气温下降这么快,街头还有露宿者,想起这些就坐不住了。”协会会长郑坚明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还将继续开展送温暖活动。

  得知强寒潮即将袭来的消息,长兴县雉城街道召开紧急会议,组织街道干部走访辖区内的423户老旧房住户;丽水市莲都区水南街道的党员干部,将防寒措施等相关事宜,通过微信、短信发送给村民;宁波市海曙区万余名党员干部,来到社区和楼道,上门探访独居老人,张贴防寒提示,还成立应急志愿者队伍。

  翻山越岭送粮油

  温暖是身体力行

  1月20日下午4时30分许,海拔600多米的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已飘起小雪。 (下转第四版)

  (紧接第一版)独居老人张荣山正望着窗外,为家里所剩不多的粮油犯难。突然,村党总支书记夏玉云和几名村干部来到门前。“这两天最好待在家里,有事情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夏玉云一边说着,一边放下带来的米、油和棉被。

  在临安,民政部门已将1000床棉被、棉垫,发放到各镇街敬老院和有需要的困难家庭中,并落实应急救灾资金75万元,用于应急救助。

  在永康花街镇,党员干部应急小分队联合市公路段党员干部80多人,筹集3000公斤大米和50箱饮料,在寒潮来临之前为山后胡村群众送去生活物资和冬日里的温暖。去年5月,海拔600米的山后胡村唯一的出山公路因大面积山体滑坡,致使该路段交通完全中断,至今都没有修通。但山后胡村并没有因此沦为“孤岛”,原先几乎废弃的山路,成为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输送关怀的大通道。镇里明确要求,联村干部一周至少进村走访一次:把呼声传出来,把温暖送进去。

  暴雪来临之际,安吉的各乡镇也已严阵以待。1月20日一早,安吉杭垓镇姚村村的一间泥巴房内,村支部书记项志高和联村镇干部,正苦口婆心地劝说着88岁的孤寡老人刘森及早转移。

  “马上要下大雪了,这里太危险,跟我们一起去村里的居家养老中心吧。”几番犹豫、推辞,老人终于点头同意。随后,干部们一起动手,帮着老人收拾家当,并将老人送抵居家养老中心暂住。

  为应对强寒潮,杭垓镇在19日就已紧急布置相关防范工作,要求各村、站所、企业做好抗灾准备,镇干部全部下到各自联系村,挨家挨户做好防寒防雪宣传,重点排查危旧房屋,及时转移群众。

  快一点,再快一点!党员干部的步履匆匆。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挂念。风雪会消弭,但这份同甘共苦的情义,会令寒冬里的所有浙江人难以忘怀。

  在丽水里东村,除了拿到灾后第一批生活补助款外,每个村民还领到了一床新棉被、一桶食用油和25公斤大米。在永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炉头村,村干部为140多位老人送去电热毯,严寒来袭的夜晚将不再缩足难眠;在安吉溪龙乡,截至20日下午5时,党员干部共排查危房54处,转移群众167人,工地建设全部停工,预约游客全部劝退;在杭州南星街道,30名党员组成了送菜小分队,在风雪天里,为有需要的老人和残疾人送菜到家。

  坚守岗位在一线

  温暖是一种担当

  强寒潮越来越近,有一群人来不及问候家人,也顾不上回家添衣。他们的战场是自己的岗位,他们的牵挂是百姓心中所忧。他们的名字,叫共产党员。

  在缙云县城北的田畈上,农民们正为开沟排水和培土干得热火朝天。高级茶叶农艺师胡惜丽刚刚给几家茶农“把脉开方”,忙得满头大汗。“严寒很可能发生‘冻土抬苗’,这一来损失不小,一定要抓紧时间走一遍。”胡惜丽说。

  强寒潮将至,缙云农业局的领导干部、技术专家都赶到田间地头。“叶面喷肥或在油菜叶面上撒层谷壳灰、草木灰等,就能防止叶片受冻,这些东西也好找。”党员樊伟芳正为焦急的东渡镇种植大户麻虎强支招。大棚内,几名工人在农业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修补破损的塑料薄膜、紧实松动的压膜线,防止大棚因雪压而倒塌。

  1月20日清晨6时许,天还没亮透,杭州下城交警大队中北桥岗岗长窦苏阳就到岗做准备。气温接近零度,冷风刺骨,窦苏阳和同事们匆匆换上警服和反光背心,赶在“早高峰”前来到各自的执勤点指挥车辆通行。午后,窦苏阳又赶往队里参加防寒潮的协调会。他告诉记者,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路面结冰等状况,交警大队已紧急调用了1000个草包沙袋,降雨天气来临后,防滑物资将被安放在各交通要口。记者从杭州交警部门获悉,目前全体民警已进入备战待命状态。

  在德清禹越镇,20名年轻党员组成突击队,准备未来几天到积雪重点路段集中除雪、施救。“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豁出去。”党员突击队队员茅东坡说。淳安两天前就下发了做好寒潮和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各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农作物管理,指导农户等做好清沟排水、除雪防冻、设施加固等工作;宁波市总工会则筹措资金100万元,用于购买食品和防寒衣物,发放到因寒潮而滞留的职工手中。

  同时,省军区应急指挥机构人员在指定位置集合待命,运行物资器材全部装载上车,由现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共2000余人的机动抗灾力量已准备完毕,一声令下,即可出动;省武警总队闻令而动,认真检修装备器材,补充救灾物资,12个地区武警支队统一按照应急预案,加强战备值班,成立应急救援抢险分队;截至20日17时,全省6000余名现役消防官兵,1500余辆消防车,4.6万余件抢险救援装备,已全部进入备战状态。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极寒时刻,感谢有你 2016-01-21 6193747 2 2016年0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