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要闻

文章导航

奔跑在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

——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综述之二

近年来,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山村变美、村民变富。 张志坤 摄

  本报记者 邓国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的深切期盼。

  终于,历史的巨轮,载着中华民族的小康夙愿,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驶进最后五年的关键航程。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的梦想,已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在这个进程中,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浙江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

  1997年,率先实现贫困县摘帽;2002年,率先实现贫困乡镇摘帽;2012年,率先推出扶贫最高标准;2015年,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率先实现绝对贫困人口脱贫……

  全面小康路上,敢为人先的浙江人,奋力披荆斩棘、破冰前行。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希望浙江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

  进入“十三五”开局之年,浙江再次向全省人民庄严承诺:今后五年,要确保实现已经确定的“四翻番”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

  更进一步、更快一步,这意味着,浙江将努力以全新的姿态、全国最好的样板,驶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彼岸。

  浙江速度:

  提前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浙西千岛湖畔,淳安下姜村追梦“绿富美”的步履从未停止。

  2003年的春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这里蹲点调研,点燃了小山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当时,下姜村的年人均纯收入还不到4000元,村民走的是泥土路,住的是黄泥房。村里散布着100多个露天厕所,家家户户散养生猪,污水流向凤林港溪,村民屡发肠道疾病。不少村民靠伐薪烧炭维持生计,树还没长成材,就被砍来卖掉或当柴烧,周边的山林全成了“瘌痢头”。

  在习近平亲自指导下,下姜村村民建起沼气池,配套改造厨房、卫生间、猪圈,成为“沼气生态示范村”,污染得到控制,附近340亩山林得到彻底保护,为今后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然而,在基层联系点下姜村蹲点,并深入丽水、衢州等偏远山区调研时,习近平看到了发展不协调的“软肋”。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不分城乡、不分民族的,是不让任何一个地方掉队的全面小康。

  在迈向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浙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并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弥补城乡和区域间的不平衡。

  随着“八八战略”实施,我省按照发挥山海资源优势、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全面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等重大工程,加大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力度,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口帮扶工作,致力弥补全面小康的短板。

  这些年来,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从建设“两创”、“两富”再到迈向建设“两美”浙江,我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每五年出台一个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上马一个针对特定贫困群体的扶贫工程。

  从“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到“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从“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到“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从“下山脱贫”到“山海协作”,从12个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到丽水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浙江不断调整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方向,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在浙江,全面小康的标准被不断拉高。早在2008年,浙江就开始探索与农民人均收入相关的扶贫标准确定机制,将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30%(2500元)确定为扶贫标准;从2011年起,提高扶贫标准至4600元,这一标准比国家新扶贫标准高出一倍,是全国各省的最高扶贫标准。

  省统计局监测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浙江全面小康指数达到95.82%,比全国的83.55%高出12.2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位、各省区第一位。当年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郑重宣布,浙江基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据国家统计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3年浙江全面小康实现度已达96.8%。根据中央要求和本地实际,浙江自我加压,明确到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比全国的目标整整提前了5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希望浙江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这不仅是对浙江工作的期许,更饱含对浙江人民的深情。

  2015年11月30日,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承诺,不把绝对贫困现象带入“十三五”。同年12月23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公布,截至当天,浙江已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短板,尤其是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对浙江而言,扶贫开发也体现出更高水平。“十三五”及以后更长时期,我省将在确保贫困现象不反复的同时,把重心转移到帮扶低收入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上,推进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

  无疑,在迈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浙江展现的,不仅是速度和力度,更是一颗壮志必酬的雄心、一份为民请命的深情。

  浙江情怀:

  不让农民在小康路上掉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不让农民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掉队,这也是浙江一直以来的信仰、实践与情怀。

  2003年,省委作出实施“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后,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进一步发展浙江生态优势,打造“绿色浙江”,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千万”工程,从农村居民最关心的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用5年时间对10303个行政村进行初步整治,把1181个行政村打造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2010年,在迈向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在多年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基础上,浙江创造性地谋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开启了农村发展的大时代。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十余年的坚持,正是浙江响应农民群众呼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全省各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直到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深刻影响着浙江的发展。

  这是一场由表及里的美丽蜕变:越来越多的乡村,以净为底,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人为本。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形成美丽乡村精品村312个,创建整乡整镇“美丽乡村”镇74个。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创业热情不断高涨,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张时,浙江再次为乡村发展找到支点——以中心镇、小城市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主动承接大中城市资源的转移,有效服务乡村发展。自来水、管道煤气、体育设施、医疗卫生……城市公共服务,在中心镇和小城市酝酿发酵后,不断向农村延伸。

  快速崛起的中心镇和小城市,承载着农民的梦想,一路向前。

  5年间,浙江小城市活力迸发,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古村落悄然苏醒,农家乐遍地开花,民宿经济迅速崛起,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公共资源不断延伸,各项改革持续深入,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浙江农村惊艳亮相于世人眼前,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蓝海。2014年,浙江旅游村达856个,全年实现接待游客1.75亿人次,营业收入达175.36亿元。其中,接待游客数、直接营业收入、游客购物收入分别增长25.1%、26%、34.8%,农民收入80%来自二、三产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浙江农民又追赶电子商务新时代,借助地方网络平台,浙江农民把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土货和风景,轻松卖到时尚都市,卖到全国各地。

  “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覆盖的人群要全面,涉及的领域要全面,发展的短板要补齐,小康的水平要提升。”习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激励着浙江人民在全面小康路上砥砺前行。

  这是一张习以为常的“奖状”——至2015年底,浙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31年领跑全国,位居全国省区首位,达到2112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0%。

  “为什么浙江农民那么富有?”当这一消息传开后,众多国内媒体如是发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专家分析,城乡之间藩篱破除,城乡资源互通互促,青年返乡创业,农村改革红利释放,浙江农民的钱袋子就更鼓了。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曾坐在舟山南洞艺谷68岁村民袁其忠开办的农家乐庭院里,同村民们促膝交谈。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建设美丽乡村,一部分是吸收了浙江的经验。浙江山清水秀,当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确实抓得早,有前瞻性。希望浙江再接再厉,继续走在前面。

  今天,美丽乡村已经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名片,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精致范本。不让乡村的家园和记忆荒芜,这充分体现了全面小康的浙江情怀。

  浙江质量:

  决不把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

  毋庸讳言,除了贫困人口脱贫这块短板,生态环境保护亦是一块明显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补短板,成为浙江上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法。

  2004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上发表文章:“我们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而是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

  直到今天,习近平的前瞻思想,仍深刻影响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浙江而言,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是“八八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力点。

  浦江,在洗去水晶的尘垢后,显得格外清新脱俗。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这里的乡村旅游业已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治水,唤回的不仅是绿水青山,更是百姓对家园的热爱、干部对工作的信心、资金对山乡的青睐。

  时间回溯到2012年。当时的浦江,全县共有2.2万家水晶作坊,水晶加工遍布城乡每个角落;发展高峰时期,本地38.8万居民和37万外来务工人员中,至少有20万人直接从事水晶生产。作坊里淌出来的“牛奶水”,汩汩流向浦阳江。

  全县577条大小河流中,90%沦为“牛奶河”、垃圾河、黑臭河,沿河居民不敢开窗生活,农民不敢下地种田,农妇不敢下河浣洗;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务工人员,从这片土地上获取财富后,却争相到金华买房子……“坐在垃圾堆上数钱,躺在医院里花钱”,是当时浦江的真实写照。

  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的贺信中写道,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对浙江而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的经济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有小康的生活环境。腰缠万贯、污水横流不是全面小康,大厦林立、违法建筑遍地不是全面小康,产业高大上、环境脏乱差也不是全面小康。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从治水拆违开始,不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希冀为浙江找到更可持续的未来。

  2013年夏,省委书记夏宝龙亲自督导浦阳江治理,拉开浙江“五水共治”的序幕。2015年12月24日,省治水办公布淳安县等30个“清三河”达标县(市、区)。从2014年的9个,增加到去年的30个,达标县创建的背后,是全省水质的显著提升。2015年1月至11月,全省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71.5%,较2013年同期增加6.8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占7.2%,较2013年同期减少5.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治水倒逼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向好发展。铅蓄电池、电镀、制革、造纸、印染、化工,这六大涉水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已经收官,累计关停、搬迁或整治提升重污染企业5736家,涉及22个特色污染行业,已关闭、整治提升、搬迁入园企业共9794家。

  2013年初,我省部署开展“三改一拆”三年行动,截至2015年9月,全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3亿平方米,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5.1亿平方米。“三改一拆”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开辟了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创造了良好环境,为“两美”浙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淘汰落后产能为一大批先进产能、重点项目、优质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

  去年前三季度,全省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6%、7.1%和7%,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嘉兴、金华、衢州等地养猪大户转型发展生态农业,猪场变果园,喜获生态、经济双丰收。

  2015年初,我省还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为淳安等26个欠发达县正式“摘帽”,并在财政支持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取消GDP总量考核,转为重点考核生态保护、居民增收绿色发展等。这充分体现了浙江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坚定决心。

  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向“十三五”,浙江立志,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这充分体现了浙江对全面小康认识的深度、对自身工作要求的高度和对民生福祉关注的温度。

  浙江内涵:

  让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把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质量。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时,用朴实真挚的语言,描摹着全面小康的幸福图景,道出人民心中的美好梦想,拨动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弦。

  那一刻,守在电视机前的浙江儿女,除了激动,更有共鸣。浙江,这片习总书记曾工作过的土地,至今还流淌着他的小康情怀。而从“八八战略”到“两美”浙江,变化的,是不断拉高的小康标准、不断提升的小康速度,不变的,是让浙江百姓过上更好生活的初心。

  这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深沉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众所周知,浙江经济发达,百姓普遍富裕,但如果GDP上去了,而群众的收入没有同步增长,还要为喝的水是不是干净、呼吸的空气是不是清新、吃的食物是不是安全、就医就学是不是还要找关系、上下班路上是不是通畅等问题而焦虑,我们又何谈全面小康的“高水平”?

  无疑,让人民有获得感,才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极目标。

  一年一度的省两会即将召开。每年此时,浙江人民都会充满期待,因为新一年省政府要办的十方面民生实事,由百姓自己投票决定。据了解,从2005年至今,响应百姓呼声,浙江已连续十年推出为民办实事项目,已连续十年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各项民生事业。

  回望省政府每年发布的十项民生实事,既有教育、医疗、养老等持续发酵的民生热点,也有治霾、治水、发展电商等民生新热点。从这些热点的变化之中,我们可以知晓百姓生活新诉求、浙江转型升级新发展以及多元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更能知晓政府治理的创新和为民办实事的深厚情感。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过去一年,我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教育上,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大力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大标准化中小学校建设力度,办好特殊教育。认真组织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加快重点高校建设和重点学科专业建设。新建成的浙江音乐学院精彩亮相。

  养老上,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住房保障机制,支持各地把部分存量房转为公租房。

  医疗上,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建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长效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模式,鼓励社会办医。

  文化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做好奥运会备战工作。

  社会治理上,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健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面向未来,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这是浙江为全面小康标注的新高度,更是为全省人民描绘的幸福生活。

  “十三五”时期,浙江要在“两美”建设上取得更大进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继续保持全国省(区)第一,城乡收入比要力争缩小到两倍以内,教育、医疗、公交等公共服务水平要得到全面提升,实现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让全省人民真真切切拥有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获得感。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习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直击人心。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期盼,勾勒出“两美”浙江的生动轮廓,融合成“中国梦”的共同底色。新的征程已然开启,唯有鼓满风帆,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贯彻治国理政新理念

  续写走在前列新篇章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9 奔跑在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 2016-01-21 6192943 2 2016年0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