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评论家谈浙江小说创作
浙江:文学大省实至名归
(记者 刘慧)
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评论家)
浙江的青年作家已经非常厉害,现在70后、80后这一拨已经是令其他省份非常羡慕了,他们整体团队的结构力量已经在文坛上崛起,这不仅仅是传统的东西,而且创新的活力,生生不息的文学力量体现出来了,一直说浙江是一个文学大省,这是实至名归。
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评论家)
浙江作家50后都是我们熟知的作家。我们就从60后一直到90后来算的话,在全国任何一个其他省份,都找不到浙江这么强、这么整齐,结构这么合理的一个创作团队,不仅是小说,散文、诗歌、评论都挺好的,整个生机这么好的一个省份,我觉得从60之后的作家来看,浙江是第一。
汪政(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评论家)
我觉得目前浙江的青年作家,从空间分布、年龄分布、文体分布、性别分布都比较均衡,呈现是一种良好的文学生态,他们在文学上的趋向不是一窝蜂的,而是有各自的文学主张和价值趋向,所以由于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形成了浙江青年作家和而不同的风格。
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评论家)
在全国小说创作格局中,浙江虽然不是特别突出,但地位不容小觑,而且呈现自身的特点。
一是短篇小说创作优势明显,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长篇和中篇影响偏弱。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浙江有一批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都发表在国内一些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上,包括《人民文学》《收获》《当代》《钟山》《十月》《作家》《花城》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东君的《某年某月某先生》《长生》,钟求是的《星子》《慢时光》,斯继东的《西凉》,黄咏梅的《病鱼》《证据》,祁媛的《奔丧》《美丽的高楼》,哲贵的《完美无暇的生活》等等。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上还是对生活与人性的思考上,都各有特点,个人风格比较明显。
二是关注日常生活的生存体验和感受。浙江作家的中短篇创作,极少关注重大的历史事件或社会焦点,对宏大叙事保持特有的距离。他们大多醉心于现实秩序中的微观生活,善于发掘那些被日常经验遮蔽的生存状态,尤其是不易捕捉的人性面貌。这体现了作家们良好的艺术感知力和对生活的捕捉能力。一部优秀的作品并非一定要书写宏大的生活或重要的历史事件,而是要对日常生活状态及其人性的各种可能性状态作出精妙的体察与呈现。 (记者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