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酷农业

新昌:
农药电商蛮拼的

  本报见习记者 马可远 县委报道组 孙艺秋

  如今,在新昌、嵊州两地,几乎所有的农资零售商都认识一位叫吕浩的80后小伙,一半以上的农业生产大户,也常年和这个敦实的年轻人打交道。从去年开始,这位来自新昌的年轻农药商人,通过电商销售模式,把各类农药送达田间地头,也为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冬日午后,记者走进新昌七星街道一栋不起眼的小楼,楼前挂着“新昌县恒丰农资七星经营部”的牌匾。这里既是吕浩的家,也是他网商的始发地。小屋共3层,一楼农药仓库,二楼三楼则是住宅。

  虽是农闲季节,但对于吕浩来说,日常的送货还是不能间断。下午2时,吕浩将40箱农药从仓库搬上他的厢式货车,送往镜陵镇镜陵村的农资商梁伯永处。此前,梁老伯通过电话,表达了购买需求,然后由吕浩帮他完成网上订货的步骤。30分钟车程后,1万多元的货物随即运抵梁老伯店中。

  在农业生产投入中占大头的农资产品,由于行业壁垒、现有物流体系难以运输等原因,目前依然使用的是传统销售模式,层层转销。“传统农药销售模式,从厂家到华东区域,再到省、市、县、乡镇,每层加个5角至一元是很正常的事情,通过电商则可以大幅度减少流通环节。”吕浩说,他正是看中了互联网的潜力和这一广阔的市场,于2013年从公司跳槽,开始销售农药,在淘宝上卖得顺风顺水,一度还把农药卖到了云南。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4年开始,随着快递行业的一系列改革,普通卖家很难通过快递邮寄农药,吕浩被迫转型。几经寻觅后,他把目光定格在“农一网”——一家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发起成立、多家农药龙头联合参与的农村电商平台,投资30万元,成为农一网新嵊地区的总代理。农民在农一网够买货物后,厂家通过专业物流统一送到吕浩的公司,再由吕浩开车配送至各个点。

  由于通过农一网购买农药的客户,基本为乡镇农资店或者专业大户,而农民个体主要仍是通过乡镇农资店购买农药,吕浩便把自己的市场重点,放在散落于各个乡村的农资店,时常开着箱式货车在新嵊两地奔波,与一个个乡镇农资店踩点对接。每天朝六晚八的辛勤付出,终于让他在新嵊两地的农药市场站稳了脚跟。

  去年半年多时间,吕浩的销售额破百万元,今年销量预计再翻一番。与此同时,农民也从中获利,农药成本大为减少。“同样一瓶草甘膦异丙胺盐水(除草剂),1公斤装的原来要18元以上,现在是15元。”梅诸镇桃子种植大户何焕军说,他的40亩桃树,通过电商购买,一年可以省下两三千元。

  尽管迈出了第一步,但吕浩依然面临不少难题,如何降低运输成本便是他正在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新昌多山路,不少乡镇距离县城很远,有时为了送一批货,吕浩必须绕过九曲十八弯,耗时1个半小时以上。此外,不少农民,包括部分农资商,由于年龄偏大,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都是靠吕浩帮忙才能完成网上订购,这也需要耗费他许多时间。

  新的一年,吕浩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为这些问题寻求破解之道,在农资行业再进一步。同时,他已着手与一家国内化肥龙头电商平台联系,希望取得新嵊地区的代理权。“有了农药的渠道基础,再推广化肥,相对顺利许多,说不定今后我还会代理农机和种子。”在线下,吕浩也希望有所发展。新昌多山,山上茶树撒农药人力成本昂贵,效率低下。如今他已与农一网签订了相关协议,如果农民需要,可以购买飞行器播撒农药的服务。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酷农业 00019 新昌:
农药电商蛮拼的
2016-01-19 4904946 2 2016年0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