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生态

金华古村引来德国学子——

客人变成家人
学子变成孩子

  见习记者 沈超

  16日一早,阳光洒在金华市开发区汤溪镇寺平古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趣味运动赛开始了。跳大绳、接力挑水、敲锣等传统农事活动被村民编排一新,趣味十足。

  村民们玩得不亦乐乎,人群中一位戴着围巾的小姑娘则举起相机,边拍边与远方的朋友分享。兴起时,她还加入到村民队伍里,亲身体验一下传统农耕文化的乐趣。

  她叫周景欣,德籍华人,就读于德国明斯特大学,现在海南大学作交换生留学。这个21岁的小姑娘说,她来寺平村,就是为了体验中国传统古村的魅力。

  这是周景欣来中国后,第一次独自出门旅行。为什么选择寺平村?“我的朋友贝克来过,他一直忘不了这里,于是我就想看看,这个村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她说。

  周景欣一路上都在和“怂恿”她来寺平村的贝克聊着天,分享即将抵达的激动心情。手机那头的贝克,是去年10月“海外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寺平站的德国留学生。从那次活动以后,他就对金华古村落赞不绝口,“那里有很好看的美景,很好吃的美食,很好客的村民,还有一个你去了就不想走的家,绝对是你去中国不能错过的地方。”

  “寺平是我在中国走访的第一个古村,感觉和杂志上看到的其他古村不太一样,特别有味道。”周景欣到达寺平村时,已经是夜里7点多,但寺平“家+”10号民宿里热气腾腾的家常菜,以及民宿主人林素春的热情,却让她忘记了疲惫。

  “家+”是寺平村最有特色的民宿。林素春家的客厅里,挂着两幅大照片,相框被擦得明亮如镜。“最高的这个是意大利的马克,浙师大学生,每次吃饭都吃得很干净。”林大姐笑着说,“他每次都骑自行车来,真环保。”

  “再多的宣传广告,都不如游客的口口相传。”寺平村党支部书记戴维平说,在第二期“海外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期间,寺平“家+”把客人变成了家人,学子变成了“孩子”,温馨舒适的民宿,附加了情感体验和文化体验。

  据统计,“海外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活动”寺平站结束后,寺平村已接待游客超过4.5万人次。打年糕体验、小记者采风、银娘省亲节目编排、农耕文化展示,让寺平的活动丰富多彩。2015年11月~12月,寺平村已接待来自上海、杭州、温州、丽水、衢州等地的团队游客1.9万人次,旅游创收超过220万元,还顺利获评3A级景区。

  “这里不仅有精美的古建筑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还有像家人般温暖的村民和如此精彩的活动。”周景欣一边包饺子一边说,她会将金华的“家+”体验和“金华故事”推荐给身边所有的海外留学生,推荐他们都来金华走走。


浙江日报 生态 00007 客人变成家人
学子变成孩子
2016-01-18 5429272 2 2016年01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