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追求
一种极致
施马琪
《大系》工作人员在德国采集文物影像资料 |
施马琪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
寻画,只是极致开始的第一步。参与到《大系》项目中的所有人,说过几乎相同的一句话:“做这件事情是一个理想,中国绘画不见人,国外藏品也难以得见。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看到这些稀世珍宝,去体会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这就是他们心中所好之道。
技近乎道,就是使用技术工具来表达我们所要实现的理想。就《大系》来说,重新通过极精微的摄影、扫描、制版、印刷技术,去传达书画里古人的思想以及精神归宿。一幅画印刷时品相差一点点都不行,可能就脏了、腻了、过了,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度,尤其是艺术,有非常精微的度。著作方和出版方所掌握的所有技术,统合起来,是要表达一种精神,是中国文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因此,从项目总主编到工作人员,在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图像的选择、编辑,或者是图像的制作水准,以及后期的印刷出版,都是瞄准了世界一流的标准。例如,著作方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曾斥重金购进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所制作的画册进行研究,以取得超越性的成果。
“我们希望做到在一定的年限中,无人能够超越。”金晓明老师如是说。
与此同时,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工作程序得以形成。首先要选画,什么样的画到了一定规格才能入选,这是有一定标准的。传世古画体量极大,这就需要《大系》编纂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用极高的眼光和标准去甄选。
其后是拍摄,要联系博物馆是否允许拍摄,或者博物馆能为我们拍摄到什么程度,包括他们使用什么扫描仪用什么规格的数码相机,或者用什么规格的胶片,能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在说服博物馆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拍摄的时候,这是特别难的一点。
大多数博物馆在文物拍摄方面用得最多的是4×5英寸反转片,8×10英寸的面积是4×5英寸的四倍。在《大系》中有很多画作都是由三张、五张甚至三五十张8×10英寸底片拼接的。这些画作,有90%是由《大系》团队自己去拍摄的。他们打破了整个艺术出版界和文物、博物馆界关于文物拍摄质量的基本标准,并且重新定义了一个标准——足以还原原作精神的最低要求,比肉眼所见的原画更加清楚。
拍摄之后是扫描、匀图、校色以及印刷。扫描配备专用制作室和全球最高质量的电分机,绝大部分图片都要经过数十至数百步骤的调整,达到当今最高级校色软件中的极限,以实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审美效果。
从选纸开始,《大系》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众不同。浙大出版社选择了20多种纸张印刷同一图像,然后经专家评选,选定了从德国进口的一种具有卓越色彩还原能力和独特手感的高质量纸。这家德国厂家为《大系》的纸张设计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重量,这就有效地防止了盗版的可能。
在印刷上,《大系》同样精益求精。“我们的扫描模式可以非常完整地保持原作的色域。”墨色的控制、色彩反差的掌握……这些都要依靠经验来掌控。以《宋画全集》为例,几乎每一页的打样都要不下20次调整才能达到满意。“宋代的纸张没有漂白剂,一般都泛浅灰色,在印刷上更增添了难度,只要网点的比例稍有偏差,出来的颜色就会变味。”
即使在装帧环节,编委会同样不敢有丝毫松懈。有一段时间,办公室里“唰唰唰”的翻书声不绝于耳,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翻着样书,检验装帧质量是否经得起“千百次翻阅”的考验。“只有尽可能地把绘画的精神风貌还原出来,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进入古代绘画大师的心灵世界。”
就是这样一群人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他们所使用的很多技术都是独有的,且有些技术在当时都不是最成熟的技术,但却是最先进的技术。比如,采用色域空间最大的Lab色彩模式扫描;《宋画全集》所采用的十微米调频网直接出版技术,成规模的使用在当时也是首例;《元画全集》所采用的280PLI挂网技术,成规模运用到出版中也是第一家。
所有在技术以及质量标准上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竭尽所能地将几千年丹青翰墨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精神,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第一套全集出来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中国艺术主任何慕文来信说:“恭喜你们,你们创造了世界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