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让农民工买得起城里房

  农民工进城买房,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一买一卖那么简单。要让他们买得起房,亟需更多顶层设计

让农民工买得起城里房

  陈樱之

  最近,“去库存”一词火了。这个热词后面的重磅信息,是要让广大农民工都能进城买房。这不仅让广大深陷库存泥潭的房产商看到了希望,更让广大农民工兄弟们感觉到梦想照进了现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

  “多年前从家乡出来打工,我就怀揣着一个梦想——通过自己的奋斗,在城里买套自己的房子,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农民工陶崇银在给某媒体的一封信里这样写道。这样的梦想,2.5亿农民工几乎每个人都有,他们为此愿意干更脏、更累的活,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在异地他乡拼命地工作。这个实实在在的强烈需求,如果能转化为真实的购买力,不仅将提振整个房产市场,而且其带动的相关产业红利,对中国经济稳增长而言也意义重大。

  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全国房产整体库存约为63亿平方米,这是个可以装得下整个澳大利亚人口的天文数字。这个库存如何消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具体的方案,那就是通过农民工的“市民化”,来推动农民工进城买房。2.5亿农民工,每年如果有10%的人买房,对中国房产去库存都会是巨大的贡献。

  农民工能买得起房吗?在一、二线城市,恐怕难度很大。不过,如果把买房的目标定位到三、四线城市,买房的相关借贷政策能有所松动,按照浙江人均收入推算,农民工买套宜居的房子应该还是可实现的。

  要让农民工买得起房,亟需更多顶层设计。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工资标准,让他们有更多更好的就业及创业机会,农民工的腰包鼓了才能有买房置业的底气;要有合理推动借贷的政策,比如是否可以用农村的宅基地作抵押,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让农民工可以获得购房贷款,早日实现购房梦。此外,需要政府、企业的组合拳,一方面,房产企业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让房价降到更合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实行租售并举的政策,政府扩大公租房的涵盖范围,鼓励企业为农民工团购住房,鼓励企业参与租购,让农民工可以从长期租房转化为购房。

  农民工进城买房,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一买一卖那么简单,需要城市提供好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相关配套公共服务。今年开年,浙江的户籍政策改革已经启动,与户籍挂钩的各种公共服务将一步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前行在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农民工可以进城买套自己的房子,安居乐业将不再是梦。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4 让农民工买得起城里房 2016-01-14 浙江日报2016-01-1400018;浙江日报2016-01-1400015 2 2016年0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