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文化

电影票房繁荣背后存在虚报瞒报乱象

去年全国票房被“偷”45亿元

  本报讯 (浙江在线记者 虞飞 沈正玺) 就在中国电影市场创造票房神话、打破历史纪录的同时,诸如偷漏票房、盗放影片等乱象也逐渐被曝光。1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2016年全国电影市场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明确提出将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偷漏票房行为。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发布的公告,2015年共有71家影院存在严重违规现象,其中“偷票房”系违规的主要方式。违规活动涉及全国20余省、20余条院线,三、四线城市成为重灾区。我省温州龙腾影城、温州中环影城、温州乐清奥斯卡影城也被通报。

  操纵票房

  2015年的中国电影迎来了“黄金时代”,电影总票房达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同比增长68%,占票房总额的61.58%。在年度81部票房过亿的影片中,国产影片占47部。其中,由浙江蓝色星空影业出品的《捉妖记》,更是以24.28亿元票房的成绩,创下中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

  《捉妖记》自去年7月16日上映后,档期一直持续了63天(一般为一个月),刷新和创造了多项影史纪录。与此同时,关于《捉妖记》票房造假的质疑声也不绝于耳。据爆料,某些电影院线出现了《捉妖记》包场的现象,但是这些场次一般都是早场或者午夜场,按照平常的情况这种场次的上座率一般都不会太高,但是《捉妖记》的这些包场上座率却达到了100%。

  从“公益场”、“午夜场”,到时间间隔很短的“轮换场”,以及延长放映时间,人们对《捉妖记》票房的质疑都基于上述“非正常”情况。

  当然,被传涉嫌“操纵票房”的不止《捉妖记》,从《大圣归来》到《港囧》甚至《百团大战》,2015年几部热门的国产电影,都曾传出“票房造假”的消息。

  业内人士称,目前在国内查询票房数据确实是一大难题,大量数据分析仅靠部分商业网站的不完全统计,票房水分大也是不争事实,呼吁国内也能有提供“靠谱数据且态度客观”的平台或机构。

  偷漏票房

  与《捉妖记》票房“注水”相反,另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愈演愈烈的“偷票房”。

  电影票房是影院、院线与片方、发行方分账的依据,按照业内规则,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中,片方最多可以获得43%的收益,剩余部分除了上缴少量电影专项资金和营业税以外,都归院线和影院所有。影院上报的票房越低,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就越低,片方所得的票房分账收入也就越低。而如果影院把A片票房“搬砖”到B片,B片收益自然就高了,B片再通过返点回扣方式把钱分给影院,A片片方就成了这笔买卖中的“冤大头”。

  据业内人士透露,全国电影票房的10%以上是被“偷”走的,而随着中国电影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电影市场越来越火,“偷票房”的行为也越来越猖獗。有人估计,仅按照被“偷”数额占全国总票房10%的最低估值计算,2015年被“偷”的票房至少有45亿元。

  “偷票房”的手段更是花样百出,有“瞒天过海”——把已经作废的或者手写的电影票当作入场凭证,一张废票可以多次利用,每用一次就“偷”一次票;“搬砖”——明明去看A电影,电影院却给你一张B电影的票,这样一来,票款就算到了B电影头上,B片和影院就成了受益方;“捆绑套餐”——把电影票的价格摊进套餐里的饮料和爆米花费用中去,赚取差价;“团体票”——单位包场让员工免费看电影,这时候影院便不走票,只发放进场标识,票房就被影院加到了任意一部电影,或者成为影院的隐形收入;比较隐秘的“双系统”——安装两套计算机售票系统,一个系统记账、一个系统报账,形成截留瞒报。

  “偷票房”几乎成了每家影院遵循的“潜规则”,利益驱使是“偷票房”盛行的主要原因。但有时候“偷票房”也是情形所逼。如果院线没有完成发行拷贝的保底票房,就得按合同向发行方赔偿,为了不赔钱,只能把一些相对宽松的票房挪过来。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4 去年全国票房被“偷”45亿元 2016-01-14 4424242 2 2016年0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