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聚焦

科研经费
非“唐僧肉”

  据媒体报道,过去数年间,全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发的,60%都用于开会、出差等。省审计厅最近通报也显示,我省少数单位存在虚列劳务费清单或以虚假发票套取财政性科研经费等问题。

  在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各地对于科研经费的拨付与日俱增,这笔款项的使用绩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料,本应花在刀刃上的科研经费,却被少数人当成了“唐僧肉”。这种讲求功利的科研追求,既影响国家的科技创新与长远发展,滋生腐败,更恶化学术生态。

  纵观频频发生的科研经费使用乱象,除了少数科研人员的道德因素外,也暴露出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制度性漏洞。在现行制度下,虽然高校内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有相关规定,但现实中往往是,谁争取到课题经费就以谁支配为主。这样一来,科研经费俨然成了课题组负责人的私有财产,不少高校教授由于手中掌握大量科研资金,一些学生还把导师称作“老板”。正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最终导致科研经费出现使用随意性大、过程不透明等问题,久而久之变成学术界的沉疴流弊,危害深远。

  学术不端这个毒瘤,已经到了不得不切除的地步。著名科学家邹承鲁先生在去世前曾疾呼: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希望各有关单位、各级领导真正予以重视,认真干几件实事,才能遏制当前的腐败之风,还我国科学界一片净土。这是有良知的科学家表达的心声,更是有关部门应该努力的方向。

  希望科研腐败的蔓延能够尽快得到遏制,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审批,将各种名目的补贴与人员费用列在明处,也要完善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审计与监督机制,让科研经费的审批与开支更加规范。同时,在深入反腐的大背景下,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及时发发现漏洞堵住缺口,对用无关支出套取经费的情况,一查到底。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聚焦 00020 科研经费
非“唐僧肉”
2016-01-14 4312721 2 2016年0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