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夯实“十大工程” 推进秀水富民

淳安大步奔向“绿富美”

  夯实“十大工程” 推进秀水富民

  淳安大步奔向“绿富美”

  文 刘健 徐建平 肖慧

  “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5%和10.2%。与此同时,千岛湖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I类,水环境保护工作在省市考核中名列前茅,千岛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这是淳安2015年取得的发展成绩单,靓丽数字的背后,体现的是淳安践行“秀水富民”的双赢之路。

  “护一湖秀水、富一方百姓。”2015年年初,淳安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把“秀水富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此,一场以“十大工程”为名的建设大潮正式在睦州大地兴起。

  千岛湖综合保护、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提升、富丽乡村建设、城市品质提升、高铁经济发展、绿道经济、淳商回归、民生保障和人才建设,十大发展工程,十个细化载体,变抽象战略为具体战术,勾勒出淳安未来的绿色发展蓝图。

  为了稳步推进“十大工程”建设,淳安成立了十个工程推进组,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将“十大工程”分解成548项具体任务,对“十大工程”推进情况实行月度督查、分析和报告,确保十大工程“每月有进展、每季有实效”。

  截至2016年1月13日,淳安共完成月度节点任务537项,完成率达98%,有力推进了“秀水富民”进程。

千岛湖综合保护工程

  “‘扑喇喇’一声巨响,水面上跃起一条条青背白唇的鲢鳙鱼,白浪翻腾,惊得看客往后退了半步。”这是1月13日下午,笔者在千岛湖有机鱼养殖基地看到的一个普通场景。“好水才能养出好鱼来!”这是渔民们的认识,同时也是淳安人的共识。千岛湖是淳安的生命线,把千岛湖综合保护工程放在“十大工程”之首,背后是淳安保护千岛湖的坚定决心。

  为了顺利推进千岛湖综合保护项目实施,淳安将工程细化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环境提升、湖区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自然资源综合保护、智慧环保平台建设、企业排污口整治等10项工作,把工程实施情况纳入综合考评,每月进行进度质量通报批评,对工作进展滞后、落实不到位的单位,由淳安纪委进行约谈问责。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千岛湖综合保护工程成果明显:主城区截污纳管建设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全部达到一级A标,农村治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千岛湖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I类,水环境保护工作在省市考核中名列前茅,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发展生态经济、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构建具有淳安特色、充满活力的绿色、智慧、富民产业发展体系。” 这是淳安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的目标,也是淳安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这个目标,淳安定下了“以旅游业引领服务业,以服务业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导向,成立了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整体工作,制定出做大服务经济、做活信息经济、做高生态工业、做优现代农业、强化政策支撑等5项重点举措。截至目前,69项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任务中,淳安已完成64项。

  在1月6日召开的淳安十三届十四次全委会上,淳安把发展旅游、文创、高端制造、总部经济和品牌农业写入报告。旅游上,淳安全力加快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文创上,淳安要推动影视拍摄、工艺设计等文创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上,淳安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产业;总部经济上,淳安积极培育淳安本土企业总部,打造产业基金集聚区;品牌农业上,淳安计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打造著名生态有机农产品原产地。

产业园区提升工程

  如今来到淳安南湖区姜家镇,你将看到一个融“旅游、休闲、度假和生产开发建设”于一体的风情小镇,小镇里,建成了以狮城原型、历史沿革、移民变迁等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奎文塔狮城文化博物馆,龙川湾景区、甘坞房车营地和龙溪十里水果长廊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在几年前,姜家还是一个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工业滑坡、经济不景气的工业老镇。

  姜家的变迁是淳安产业园区提升工程的缩影。从2015年开始,淳安坚持以生态化、景区式、高品位为目标,推动产业平台转型提升,全力打造和谐、高效、环保型产业园区,对区域内的产业园区进行了提升转型。按照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品质、打造产业园区升级版的总体思路,淳安重点对鼓山、坪山、南山区块进行了转型升级,提升园区品质形象;打造珍珠半岛城市核心;夯实预留区块,加快敏迪、江东区块开发;整体规划建设界首区块,推进威坪、临岐、大墅乡镇工业功能区。

  通过硬件建设、软件提升、产业发展,淳安实现了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和要素集约,达到以产业园区提升工程推进淳安经济优质高效发展的目的。截至目前,淳安已全部完成47项产业园区提升工程任务,实现了对产业园区的有序提升。

富丽乡村建设工程

  “下姜村年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01年的2888元增加到2015年的15943元,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我们村已是一个四季瓜果飘香、游人如织的乡村旅游胜地。”说起下姜村的现状,村支书杨红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从2011年开始,下姜村启动了以“景观建筑、景观铺装、绿化种植、管网铺设”为重点的景观改造工程,完成了思源亭、牌坊、庙亭等景观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下姜村旅游线路的吸引力。为彻底解决农村污水横流的老问题,下姜村建设完成3个污水处理池,铺装了5000米长排污管,基本实现了全村污水入管。

  下姜村是淳安富丽乡村建设的范本。围绕“农民致富、农村稳定、生态改善、乡村富裕”的目标,淳安全力抓好富丽乡村工程建设,以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彩色农业基地、旅游休闲基地等“五个基地”建设为抓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向“富丽乡村”升级。截至目前,淳安已全部完成富丽乡村建设工程55项任务。

城市品质提升工程

  2015年9月17日,2015“浙江最具吸引力小城市”十佳榜单发布,淳安凭借着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优秀的城市形象名列榜中,能拿到这张金名片,得益于淳安的城市品质提升工程。

  按照浙江省委提出的增强“小县大城集聚力”的要求,淳安提出了打造全国最整洁最温馨最具魅力的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探索建立了“三包五定一整合”管理新模式,开展了工程渣土、城区毁绿种菜系列整治活动,实施了城区美化工程,推进了城镇绿道网建设工作。

  随着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的逐步推进,城市形态内容不断推进完善,城市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在2015年的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复评迎检中获得了良好的评价。

  截至目前,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中制度落实、规划引导、精品建设、城市精细管理、文明提升等工作稳步推进,51项节点任务全面提前完成,使城市的形态美和内质美得到进一步提升。

高铁经济发展工程

  基于淳安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特殊县情,“要想富、先修路”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和强烈愿望,淳安县委更是下了“砸锅卖铁也要办好交通”的决心。经过多年建设,环千岛湖公路被评选为浙江省“最美公路”。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杭黄高铁,2018年建成后将连接西湖、千岛湖、黄山等风景区,将成为未来淳安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杭黄高铁将会给淳安的县域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此,淳安一方面全力做好相关配合工作,使高铁建设能够顺利推进;另一方面,淳安启动了高铁站点及周边区块规划和建设工作,完善功能配套。

  以“推进高铁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加快产业发展”为主线,淳安致力于把高铁区块建设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产业发展的新平台、产城融合的交通旅游商贸综合体。截至目前,淳安已全部完成58项高铁经济发展工程任务。

绿道经济工程

  150公里的环千岛湖绿道,沿途串联近40个村庄,对周围9个乡镇形成辐射效应。绿道旅游与其他产业形成融合态势,带动一、二产业迅速发展,淳安的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

  绿道建成之后,淳安的农产品从传统的“出去卖”转变为如今的“进来买”,山核桃、葡萄、猕猴桃、柑橘、红柿等土特产销路拓宽了。岩下村的千岛香菇、界首乡的橘子走上了品牌化之路,姜家猕猴桃基地年产值由绿道建成前的200万元提高至如今的500万元,增长率高达150%,全县单单山核桃一项,便实现年产值6亿元。

  通过绿道将沿线驿站、民宿、登山基地、休闲农业园区等项目有机串联,使得绿道沿线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带动沿线旅游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淳安已完成绿道经济工程76项任务的72项。前不久,淳安又发布了全省首个绿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绿道的管理职责,以确保绿道管理规范有序以及绿道资源综合利用,让绿道经济惠及全县百姓。

淳商回归工程

  淳安有十多万人外出务工创业,他们是推动淳安“秀水富民”的重要力量。为做好淳商回归工作,淳安创新淳商回归工作机制,健全淳商回归项目服务平台,先后出台了淳商回归的相关政策和两年行动计划,建立了淳商信息库,多次邀请在外创业的淳安商人回乡参观考察,确保到2016年底,累计新引入淳商回归项目80个以上,实现到位资金累计突破10亿元。

  在2015年4月3日召开的首届淳商大会上,共有跨境电子商务、鸬鹚帐篷酒店等35个投资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19.6亿元。9月20日,“淳商回归”总投资超10亿元的中植新能源整车生产项目等新兴产业正式签约,填补了淳安汽车产业的空白。谷神新能源科技一期建成投产,玉郎巨星文创园、“大白鲸”水岸城、微贷网总部、西坡山乡等项目相继落地,淳商回归促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截至目前,淳商回归工程10项任务全部完成,全县引进实际到位资金64.15亿元,新引进项目143个,引进淳商回归项目52个,回归资金超过10亿元。

民生保障工程

  2015年9月21日,淳安县第一所全日制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千岛湖校区正式开学,首批招录的245名新生将在千岛湖学习酒店管理。而在此之前,由淳安投资兴建校舍,引进的第一所民办初中——建兰中学已开门招生。为了实现“全省一流、全市领先”的目标,2015年,淳安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和激励力度。

  教育只是淳安民生保障工程的一个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淳安还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医院托管全覆盖。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建成使用千岛湖客运北站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以“菜篮子”建设为突破口,努力解决旅游城市物价偏高的问题,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社会事业。

  截至目前,淳安已完成66项民生保障工程任务的64项。其中,像改善农村中小学师生生活条件、扩大县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范围等一批与群众幸福指数相连民生项目,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人才建设工程

  “十分感谢淳安招贤纳才的优惠政策力度这么大,帮助我们解决最棘手的住房问题,至少五年不用到处搬家了。”作为人才引进的衢州人朱明辉,正式开始了在淳安的工作生活。

  人才是“秀水富民”最重要的资源。2015年,淳安从人才招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保障三方面出发,推进人才建设工程。为精准评价人才建设工程责任单位工作绩效,淳安特制了一套人才建设工程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并从201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充分体现了淳安在人才建设工程上正不断加大的力度。

  截至目前,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引进高端教育、卫生人才42人,培养高技能人才580人,培训电商人才5600人次,76项人才建设工程任务全部完成。2016年,淳安计划以“淳安子弟兵”为重点,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人才建设,培育淳安自己的名师名医名人,并通过建立“千岛湖之家”等方式,推动外来人才加快融入淳安。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淳安大步奔向“绿富美” 2016-01-14 浙江日报2016-01-1400006;浙江日报2016-01-1400011;浙江日报2016-01-1400014;浙江日报2016-01-1400023;浙江日报2016-01-1400027;浙江日报2016-01-1400012;浙江日报2016-01-1400016;浙江日报2016-01-1400019;浙江日报2016-01-1400007;浙江日报2016-01-1400009;浙江日报2016-01-1400017;浙江日报2016-01-1400020;浙江日报2016-01-1400025 2 2016年0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