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理论

“四个全面”与改革发展的关系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教授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着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它直指症结,切中要害,抓住了“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其意义既在于把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无谓之争引导到需要人们集中精力破解的重大矛盾、问题和难题上来,集中到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上来;又在于把目前一些地方在工作中的短视化、碎片化和枝节化倾向引导到注重整体性、根本性、长远性和战略性问题和任务上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 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一是“全面性”,二是“完成性”。全面性,决定着小康社会是否覆盖全中国,是否涵盖各群体,是否解决好各种关系尤其是人与物的关系;完成性,意味着小康社会的指标是否完成,是否达到要求。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是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如果说,农村和城市改革是一种压力性应对,旨在解决生存性危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社会结构转型,旨在实现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和发展;那么,在应对生存性危机、完成结构转型之后,中国就要解决真正阻碍社会发展的深层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的藩篱。

  在“全面依法治国”中,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是由人治走向法治,建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秩序。全面依法治国是由社会结构转型决定的,体现了中央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自觉应对。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是解决好国家政权的控制模式与执政党自身硬的问题。这是由中国道路决定的,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性把握。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应有之义,更是解决“铁”很硬而打“铁”主体还不是很硬之矛盾的必然要求。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5 “四个全面”与改革发展的关系 2016-01-13 4055796 2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