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适应市场 克服恐惧

  [刘伟解盘]

适应市场 克服恐惧

  刘伟

  1月11日,A股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沪深股指双双大跌5%以上,千股跌停局面再现,在经历了上周的暴跌之后,本周大盘再度大幅下跌,既说明了下跌与熔断机制关系不大,也说明恐慌情绪已经主导了投资者心理,如果割肉出逃的恐慌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市场下跌的步伐就不会暂停。我们不禁要问,市场究竟在恐慌什么?

  进入2016年,A股在短短几个交易日数次暴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内忧外患之下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日趋悲观。无论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不断下跌,还是陆续出台的基本面经济数据,都让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变坏。而在政策面上,无论是投资者期待的资金面宽松,还是股市监管政策的落地,都缺乏一个明确的信号。再加上外围股市也表现不佳,地缘政治因素突发导致金融市场波动等多重压力之下,A股无奈延续下行步伐。

  连续的下跌使得市场信心极度脆弱,在上周末消息面没有利空的背景下市场低开低走,大幅下跌。从过去几个交易日的情况,大盘已经从3500多点跌到了3000点附近,个股的跌幅更是远远超过指数跌幅,六个交易日中三个交易日出现千股跌停,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有统计数据显示,上周股民人均亏损超过10万元,周一的再度暴跌对于股民而言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市场究竟在恐慌什么?无论是熔断机制的暂停,还是证监会表态3月1日不是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的时间,注册制实施的具体时间将在完成具体规则后提前公告,都是监管层在释放积极信号,但为什么市场还是这样恐慌下跌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市场的下跌趋势一旦形成,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积极信号介入,大盘很难出现反转走势。因此在上周末没有“双降”等预期政策出台后,投资者周一选择离场,市场也因此选择向下调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之所以跌幅这么大,更多与散户投资者追涨杀跌有关,涨过头跌起来也容易过头,A股历史上多次出现过,投资者对此也不必过分担心。

  从根本上讲,A股市场依然处于“新兴+转轨”阶段,尽管发展迅速,但在基础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功能极不平衡,只有尽快完善各项基础制度建设,才能培育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制度建设如此,投资者教育也是如此,虽然很多股民也经历了多次牛熊轮回,但却始终没有改变追涨杀跌的操作习惯,从而导致市场大幅波动,不少机构也呈现散户化交易特征,对市场行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要改变A股暴涨暴跌的态势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市场,那么我们只能适应市场,面对市场的非理性杀跌,股民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大盘企稳后的低吸机会,千万不要在恐惧中割肉出逃,然后又在贪婪中追高入场。贪婪和恐惧是投资的两大天敌,只要战胜它们,坚持理性投资,就能最终在股市中获取应有的回报。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适应市场 克服恐惧 2016-01-12 浙江日报2016-01-1200010;4312610 2 2016年0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