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智搜

从顶尖人才、项目到技师甚至人才中介,给予的政策、待遇都居省内同类别前列——

萧山推出
最强力度人才政策28条

杭州湾信息港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创建人才生态示范区,吸引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到萧山创业创新,以人才支撑萧山经济转型升级,最近,杭州市萧山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从《意见》的具体内容看,其魄力之大、力度之强、范围之广、内容之周密,在全省处于前列。比如“对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一项,可谓力度空前。而萧山此次《意见》涉及了几乎与人才有关的所有人、事,从最顶尖的人才团队,到技师、学生,从科技人才到教育医疗人才,从人才中介服务到金融、后勤保障服务,涉及之广,前所未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萧山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

以高额资助证明萧山魄力魅力

  “大力引进我区经济转型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等紧缺型人才和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意见》说,对顶尖人才和团队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对入选省、市级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的,给予就高不重复配套资助。

  萧山有一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5213”计划,此次《意见》强调要继续全面实施,对人才个体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助;对入选重点类、优秀类、一般类的项目,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特别重大的项目,通过“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给予两年内最高1000万元银行贷款的全额贴息;给予企业3年最高1000平方米以内的办公用房房租补贴。

  对入选“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的人才,萧山将按市、区两级财政资助规定,给予10万元工作津贴;入选“杭州市引进高端外国专家”的人才,实行年薪资助,资助金额最高可达60万元;对入选“杭州市引进国外智力项目”的人才项目,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资助。对萧山企业引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给予3年每人每月最高1万元的生活津贴补助。

  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萧山也注意到了,对列入高技能人才培训补助计划的项目给予全额资助;对企业、培训机构按规定直接培养或输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按培养人数和技能等级给予每人最高1000元资助;对在萧山范围内的高职院校、技工院校、中职学校学生,在毕业前取得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为萧山户籍的,或非萧山户籍但毕业后在萧山创业就业的,给予每人2000元资助。一旦科研项目或技术攻关受到上级资助或补助的,萧山再按不超过1∶1给予配套,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凡此种种,事无巨细,《意见》都给出了让人才、企业欣喜的“意见”。

  当然,人才是哪一类,应该得到怎样的相应待遇,萧山成立了区级人才分类认定协调小组。考虑到有萧山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人才目录难以界定的“偏才”、“专才”,这个协调小组将举行联席会议认定,享受相应的人才政策。

  现实中,很多人才很在意自己的身份。“所以,我们萧山将加强高层次人才事业身份保障。”萧山区人才部门说:我区事业单位引进E类及以上人才时,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凡具有事业身份的高层次人才来萧山创业创新,可在萧山工业研究院保留其事业身份,畅通其在事业单位之间流动的渠道。支持从事技术研发、成果转让工作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工作,经本单位同意,报区编委办和区人力社保局备案,其人事关系5年内可保留在原单位,其待遇按借用人员处理,由原单位继续为其缴纳单位部分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允许其回原单位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其在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期间的业绩,可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依据。

  对人才们也很关心的专业技术培养和荣誉问题,萧山提出要修订完善人才荣誉制度,每两年开展一次萧山区“双十佳”评定,其中对“区十佳优秀科技人才”每人资助5万元,并择优推荐参加杭州市杰出人才和杭州市突出贡献引进人才评定;积极推荐国务院、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人选,落实好入选人员的待遇保障;积极推荐省“151”、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在省、市给予经费资助的基础上,按政策要求给予1:1配套资助;对省、市不予资助的第三层次人才,给予1万元培养经费资助。

  这次的《意见》,在深化市场化引才服务机制上有了新突破,人才中介组织地位得到加强:“对推荐A类人才入驻我区,或对推荐人才团队入驻我区且自主申报入选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的个人或中介组织,给予不低于50万元的资助。”

  而对推荐人才入驻萧山,并申报入选“5213”计划项目的个人或中介组织,给予最高3万元的资助;对推荐人才入驻萧山,并自主培养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市“521”计划的个人或中介组织,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资助;对推荐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市“521”计划人才到萧山创业创新并成功产业化的个人或中介组织,给予最高20万元的引才资助。对每引进或培养1名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市“521”计划人才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的资助。对国内外知名海外社团组织、人才中介公司到萧山驻点服务设立引才机构,并经认定,可实行“一事一议”政策。

  作为“第一经济强区”,萧山特别重视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体现在此次的《意见》中,就是“加强教育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实施萧山区“5253”教育高层次人才工程和“1212”卫生高层次人才工程,对引进的教育卫生人才给予最高80万元安家补贴、3年最高5000元/月生活津贴,并提供有关配偶工作、子女就学、职称聘任、办理落户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对列入培养对象的给予3年最高5000元/月生活津贴、5年最高4万元/年的培养经费,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教育卫生高层次人才。

以强力扶持撑起萧山的创新和创业

  为支持人才创办企业,《意见》明确,要完善科技型初创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自企业认定年度起3年内,按其对区财政贡献(含个人所得税形成的区财政贡献)的100%给予资助,用于支持企业研发投入、融资、市场开拓和租用生产经营用房等;符合一定条件的可获得区科技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的银行贷款等金融服务;择优推荐申报市级以上培育工程。

  支持高层次人才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项目,对获得市级及以上财政资金扶持的项目,上级有配套要求的,原则上按照不高于1:1的比例, 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进行配套补助;对获得上级经费补助的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上级没有明确要求配套的,按国家下达经费的50%给予配套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鼓励企业应用创新券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符合条件的按技术合同金额的20%进行补助。支持人才申请专利,新获得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每件补助1万元,非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每件补助0.5万元;获得美、日、欧国外职务发明专利每件补助不超过2万元、其他国家或地区职务发明专利每件补助不超过0.4万元,同一专利最高补助不超过3万元。

  很多在中国创新创业的人才,有一个感受:初创时期,金融扶持最重要、最关键!萧山也早已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意见》提出,要加大人才创业融资扶持。具体的措施包括:

  加大人才创业企业担保融资,经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报管理系统认定的A、B、C、D、E类人才作为主要股东创办的企业,可申请最高担保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1500万元、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的政策性担保。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创业企业,中小企业转贷引导基金可给予单笔不超过1500万元的转贷资金。

  建立区科技创新引导基金,支持引导社会投资机构在萧山新建各类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在规定年度内让利性退出;对股权投资机构给予相应激励。

  鼓励人才研发的高新技术成果、专利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在萧山企业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帮助人才通过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实现成果转化,并申请上级资金资助;允许并鼓励人才转化科技成果,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补助,不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额限制。

  在税收上,对人才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创办的企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对符合税法规定的研究开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其成本150%摊销,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新办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月销售额3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月营业额3万元以下的营业税纳税人免征营业税,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两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税收政策规定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给予科技人员资助,获得人在取得股份、出资比例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也是以后的主力军。我们萧山这一次制定出台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力度也是空前的。”萧山人才部门介绍说。据了解,这项政策包括:

  在校大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在萧山创办企业,经评审可给予2万~20万元资助。大学生创业企业可申请不超过3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和50万~200万元的“风险池”项目融资支持;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及其他省、市创业大赛,对获奖或被列入省、市培训计划的,可申请市级5万~20万元资助;对入选杭州市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的,给予每名培育对象50万元资助;新办大学生创业企业,可申请3年内100平方米以内的房租补贴;对从事电子商务经营并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实名注册认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每年开展一次考核评定工作,给予最高2万元资助。

以全优服务呈现萧山的温暖和诚恳

  “人才带着技术,带着项目来创新创业,没有好的平台,他们就没有施展的天地;没有好的服务,他们就无法全心全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萧山在平台建设和为人才服务上再出新招,再上台阶:

  申报创建国家、省、市级人才基地,通过上级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的,给予10万元配套资助。

  加大院士工作站政策扶持力度,被批准为市级院士工作站并获得市级资助的,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资助;被批准为省级院士工作站的,再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资助;被批准为国家级院士工作站的,再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资助。建站第二年开始,经市级年度考核为合格的工作站,每年再给予5万元的资助。择优推荐参评杭州市级优秀院士工作站,并按市级资助额度给予1:1配套资助。

  鼓励企业积极引进A、B两类专家(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设立专家工作站。被批准为市级专家工作站并获得市级资助的,A类专家工作站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资助,B类专家工作站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配套资助。建站第二年开始,经市级年度考核合格的工作站,每年再给予3万元资助。

  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扶持力度,对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区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资助,并落实好市级资助经费保障;设站单位每招收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10万元的资助。对认定满1年及以上且运作正常的工作站每年给予2万元建设经费。对出站留在萧山工作的博士后,与萧山企业单位签订5年及以上劳动或聘用合同的,给予每人20万元安家补助费。按E类人才优惠标准给予每个建站单位一套人才租赁住房,用于建站单位安排本工作站博士后科研人才居住。

  加快“众创空间”建设。对经市级以上认定的众创空间给予认定补助、房租和基础设施补助、活动经费支持、投融资补助、企业培育资助等扶持措施。

  萧山人才部门说:“这几年来,我区的人才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两创’氛围越来越浓。但是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无止境。我们要通过提供最优的服务,给人才创造最优环境。”

  为使人才落户萧山,《意见》明确,对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人选中的外籍人员,要帮助其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对尚未获得永久居留证的高层次人才,帮助申请入境有效期不超过5年、停留期不超过180日、多次出入境有效的访问(F)或人才(R)签证;对引进的具有中国国籍的A、B、C、D、E类人才,根据杭州市有关政策,积极帮助做好落户服务工作;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学历者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者(45周岁以下),先在萧山落实工作单位并办理社会保险,再办理落户手续。对萧山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特殊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办理落户。

  为让人才安居乐业,萧山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对A类人才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其他各类人才按不同层次、相应标准享受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最高2500元/月的租房补贴或建筑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的人才租赁住房安居保障。对企事业引进的具有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凡与萧山企事业单位签订五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一次性安家补助费20万元。

  此外,对人才子女的入学、人才的医疗保障、人才的公共服务,这一次萧山都有明确的规定。一个细节是:人才买车,萧山都要帮助落实市级财政补贴,最高不超过3万元。是不是力度够强,足够感人?


浙江日报 智搜 00011 萧山推出
最强力度人才政策28条
2016-01-12 浙江日报2016-01-1200007;浙江日报2016-01-1200010;浙江日报2016-01-1200012;浙江日报2016-01-1200013;浙江日报2016-01-1200008 2 2016年0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