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了良心的早餐
杜博
这不是一道经济学问题,不能要求所有商家在“良心价”上与老奶奶看齐,但应该在“良心”上与老奶奶看齐
掺了良心的早餐
杜 博
“三九四九冰上走”,在这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一条来自浙江衢州黄坛口村的新闻,却温暖了许多人的心。原来,村里有一位老奶奶,年逾八旬,每天清晨摆摊卖早餐,粽子5毛一个,鸡蛋饼5毛一个,豆浆5毛一袋……这个价格,一坚持就是23年,被赞也许是“最便宜的早餐”了。
在这个习惯质疑的时代,这条新闻在某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的跟帖达到8万多条,其中被点赞最多的来自这样一条回复——有位网友质疑:23年不涨价,这原材料里掺了什么啊?另一位网友回复:掺了良心!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笔者去河坊街,买油墩儿要3元一个,葱包烩儿5元一个,曾经5角一个的时光早已坠入历史的漫漫长河里。现在的人们,愿意为高品质买单,但质量没有改变,价格却提高了,一句“时代不同了”,真的能回答所有问题吗?这些年兀自上涨的价格,又涨在了哪里?
生产成本上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地皮租金上涨……一切都在水涨船高。要求商户继续与十几年前的价格看齐,他们也确实难以维持生计。而且,不仅早餐价格上涨了,人们收入水平也提高了。这样一对比,仿佛翻了几倍价格的早餐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旧日歌谣,吟唱不了今天的故事。也正因为如此,老奶奶23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更有了穿越时光的力量。
成本效益原则,是所有经济学概念的源头。惟有当行动所带来的倾外效益大于倾外成本时,才有了行动的动力。因此,这不是一道经济学问题,不能要求所有商家在“良心价”上与老奶奶看齐,但应该在“良心”上与老奶奶看齐。在百姓衣食住行这个细微层面的供给侧自我反省,也是善莫大焉。
很多长辈会说,从前的东西质量好,经用;馒头包子实实在在得个儿大馅儿足,耐吃;现在,食材质量不敢妄断,价格则确实再也回不去那个过去的好时代。今天,荷包鼓鼓的人们,为了质量去日本、欧洲、新西兰购物,许多国内企业茫然不知所措,殊不知,在生产技术与质量转型升级的同时,也需要观念的转型升级,一面要“向前看”,一面也要“向后看”,去看看那些“过时”的老一辈,对手艺活计、货真价实都是怎样的坚持。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一篇文章里,介绍了“天真的”与“感伤的”两种维度,可以喻人,也可以指涉发展理念:马克斯·韦伯论证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财富追求过程中由天真到感伤的心路历程,在技术和商业模式推动社会急速变革和财富膨胀的阶段,获利者拥有天真的个性,被机遇和速度裹挟着往前奔跑;到了感伤期,则开始反思商业的逻辑、发展的悖论。
当我们在城市苦于高价却买不到安心食品时,在浙北山村,这位83岁的老奶奶,却给出了看似与时代脱节、实则照亮时代的回答。这虽然并非是老人的初衷,却是每个人该拿来扪心自问的标尺。那些仿佛“老炮儿”江湖里的传统与坚守,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真的是发展的必然代价吗?还是为了轻装简行,这些本身不创造价值的东西,被人们以发展之名,轻易抛弃了呢?
“这世上,总有凌驾于物质之上的意义被追寻。”如今,价格虚高、食品安全等问题,若都能以老奶奶为楷模,则都有望化解。老人这份温暖、良心的供给,给我们上的这堂“早餐经济学”,希望能让人有所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