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江南录

乐清王家黄杨木雕馨香久远

手艺花开满枝 雅韵四代传承

王凤祚的子孙们在祖师的遗像下合影。

  从画稿到泥塑,从打坯到修光,再到刻画眼睛、头发、衣纹等……80多岁的王笃纯和弟弟王笃芳通过交流,在镜头前全方位展示出黄杨木雕的每一道生产工序。日前,大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公益纪录片《美力中国·带着孩子看世界》摄制组一行20余人来到乐清王家,运用3D技术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的发展历程,展示黄杨木雕精湛的技艺。

  浙江有三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以第一代王凤祚为代表的乐清王家,传承四代,跨越百年,传承甚至影响了我国当代黄杨木雕事业的发展。在王家,从事黄杨木雕的就有28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人、高级工艺美术师6人、中级及助理工艺美术师8人、中国美协会员2人。

  从王笃纯、王笃芳的父亲王凤祚先生开始,整个家族始终弥漫着黄杨木的淡淡馨香,一代代学习、传承、发展着木雕手艺。自王凤祚老先生开始,一个家族的命脉与木相连。黄杨木雕在他们手中不再只是门手艺,而是一种融进了血液的情感。

北有泥人张,南有木雕王 一代宗师:首开王家木雕风

  乐清市区晨沐桥边上树荫掩映着一幢大房子,东侧的大门口,挂着“王家黄杨木雕研究所”的牌子,这里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家王笃纯、王笃芳两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地方。

  父亲王凤祚的黄杨木雕像立在花园正中,慈爱地“注视”着他的孩子们。在王笃纯心里,父亲是座大山,深刻地影响着这个家族的历史。谈及先父,王笃纯仍颇为动容。

  王凤祚是乐清翁垟镇南街村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因为时局动乱、家境贫苦,年方十三岁的他早早地担负起养家的责任。当时,学门手艺是最牢靠的谋生手段。少年王凤祚便随了温州人黄明钦学习木雕,雕刻花板、门窗及柜子上的装饰等。

  圆雕、浮雕、彩塑、脱胎佛像造型……三年学艺,王凤祚的精巧细致已在作品上初现端倪。信手可就的扎实功夫很快让他扬名乡里。

  当时,温州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大师朱子常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奖,民间掀起收藏黄杨木雕的热潮。王凤祚打算学习黄杨木雕谋生。

  “当时学艺可真是不容易啊!”多年后,王凤祚经常向子女讲述自己当年的求学经历。那年,王凤祚去拜访朱子常先生,朱子常见有同行到来,立即把手上雕的作品放到了抽屉里,技艺不轻易给人看。当时,王凤祚还不知道黄杨木雕有擦砂、打蜡的过程,看到朱子常的作品那么细腻、光滑,寻思数月不得其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凤祚去找朱子常的徒弟王伯泉,发现王母正用砂纸和擦锡草将木雕擦得格外光滑。后来,又从王伯泉那得知黄杨木雕完成后需要上核桃油,才能细腻发亮。“偷师”得技,王凤祚喜出望外。由于朱子常作品价格高,随后便经常有人托他临摹朱子常的作品。王凤祚凭精湛的技艺打出了名气。

  之后的岁月里,王凤祚无顾世事,潜心于黄杨木雕中,技艺炼得炉火纯青,大家风范日渐显现。上世纪五十年代,王凤祚进入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开始从事黄杨木雕的系统创作和教学。其间,作品《苏武牧羊》、《牛郎织女》等深受好评,获奖无数,其作品《毕昇像》收藏于中国博物馆,晚年力作《柳枝观音》、《释迦牟尼》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

  1993年8月,这位操刀雕木近80年的大师,在乐清逝世。著名艺术家肖峰赞誉王凤祚:“北有泥人张,南有木雕王。”

从9人到1000人 子承父业:为乐清黄杨木雕殚精竭虑

  在上世纪70年代,艺雕厂带动了乐清上千位雕刻从业者。目前,在黄杨木雕领域,乐清拥有5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均曾长期在乐清艺雕厂工作过。这段历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王凤祚的长子王笃纯。

  王笃纯先生今年84岁,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创作热情,一截钝笨的黄杨木在他手中轻盈地翻跃了几回,木屑尽落后,便出落成一个灵动喜人的形象。王笃纯13岁开始跟着父亲做黄杨木雕,可真正开始静下心来搞创作,却是在退休之后。回乡组织乐清黄杨木雕生产组,便是父亲王凤祚当年的嘱托。王笃纯用30多年时间完成了这个使命。

  1953年,王笃纯来到中央美院华东分院跟随正在那里任教的父亲学习。两年后,王笃纯离开杭州时,王凤祚数次吩咐,要他回家后组织黄杨木雕小组进行雕刻生产。当时,全国各地开始组织手工业合作社,乐清当时仅有的9位黄杨木雕艺人也因战事散落各处,有的改行,有的在家种田,许多人生活困难。

  王笃纯回乐清后,辗转找到9位黄杨木雕手艺人。随后,王笃纯跑场地、跑资金,黄杨木雕小组逐渐发展壮大。1959年,生产合作社获批转为乐清市艺术雕刻厂,王笃纯担任厂长,并招收了几批青年学徒。雕刻厂的雕刻工艺拓展到细纹雕刻、象牙雕刻、特艺雕刻等雕刻门类,从业人数发展到上千人,并带动了镇里7个加工企业。从9人到1000人,王笃纯将乐清黄杨木雕的影响力放大了100多倍。

  在工厂,王笃纯事务最重:接业务,由王笃纯负责与各大进购公司谈判;工期分配,王笃纯也要自己先雕一遍,然后合理派工,大家才心服口服。王笃纯的时间,大部分被厂里的事务牵绊,即便如此,王笃纯也总是忙里偷闲地创作作品。热爱木雕艺术的他,常叹时间不够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乐清低压电器行业开始兴盛,陆续有员工跳槽改行,艺术雕刻行业逐渐没了当年的盛景。没过几年,王笃纯也退休了。

  退休后,王笃纯有更多的自由时间钻研雕刻艺术。他把眼光投向乡村生活。2012年,王笃纯在温州博物馆举办个展,《捉迷藏》、《庆丰收》、《闹元宵》、《慈母手中线》、《回娘家》等作品,件件见真情。有评论家这样评价:“王笃纯将那些极其平淡的日常生活,平和地表现出来。作品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恬静淡雅的气韵。”

  几年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将“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颁给了王笃纯。王笃纯晚年创作的作品《乡音》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刀笔开生面,枯木化神灵 王家二子:在传承和创新中游走

  多年前,有人到香港看望南怀瑾先生时,带去一尊名为《东坡观砚》的黄杨木雕作品。南老对作品称赞有加。三个月后,他亲手题写了一段话寄给作者:“有人以刀笔煅炼狱,有人以刀笔启文明,羡君刀笔开生面,枯木变化做神灵。”

  这位以刀笔“化枯木为神灵”的人,便是王凤祚的二儿子王笃芳。

  仰天喟叹的屈原、深不可测的老子、豪气冲天的苏东坡……王笃芳工作室的展架上,一个个古代人物雕像令人屏息、端凝、流连。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雕像的脸部表情,或柔和、或凝重、或豪迈、或深沉,迥异的个性气质在眉宇间微妙地显露出来。

  “古代文人的表情大多是平静的,一般工匠很难雕出人物间的精神分野,这恰是我最爱钻研的领域。” 今年68岁的王笃芳留着稍长的头发,一身宽松的便装,谈起黄杨木雕,妙语连珠、激情四溢,时不时迸射出一些新颖的观点。他是王凤祚的子女中最具才华的一个:木雕、绘画、书法、摄影,无不精通。

  “父亲和兄长给我的影响,要说‘潜移默化’是肯定有的,但并没有一个‘手把手教’的过程。”

  王笃芳从小跟着父亲生活在中央美院里,一有空就在这所艺术殿堂里穿梭、玩耍。15岁那年,王笃芳初中毕业,进了大哥王笃纯办的乐清艺雕厂当学徒。那时,王笃纯忙于工厂行政,但凡一有空坐下来雕刻,王笃芳就坐在旁边看。

  “那时候,我吃住在厂里,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都用来临摹、打泥塑稿、学雕刻,全然不觉得累,一心专注、非常快乐。”仅一年后,王笃芳竟已经能创作甲级作品,当时工厂产品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17岁那年,还是学徒的王笃芳已经有作品参加全国工艺美展了,进步速度之快令人惊奇。

  197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招生,浙江仅有的一个名额给了乐清黄杨木雕行业。王笃芳很想去。哥哥王笃纯说:“如果别人想去,就让别人先去。” 幸运的是,由于当时厂里业务好、收入高,大家都不愿停下工作去学习。王笃芳如愿成行,在工艺美术学院学习的两年间,接受了西方绘画和雕塑的大量训练。随后的几年,父亲王凤祚退休后回到乐清,王笃芳终于有了跟着父亲学习的机会,在技法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此后,王笃芳的作品屡次获奖。1987年,为了有更多时间投入创作,已是象牙雕刻厂副厂长的王笃芳毅然辞职,回家专职搞起了创作。

  这些年来,王笃芳虽已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却反而花更多心力临摹父亲的作品。人物造型的脸部形象处理、衣纹处理手法……“父亲在传统黄杨木雕的手法上,已经做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比起创新,后人首先需要做的是继承。”王笃芳至今熟记并遵循着许多父亲当年教他的口诀:“美女无肩、将无颈”、“文胸、武肚”。“父亲在世时,只要坐下来,就有聊不完的雕刻话题。”

  1991年,王笃芳创办了“王家黄杨木雕研究所”。1993年,国家轻工部编写《中国工艺美术工业史》,王凤祚、王笃芳父子被收录其中。王笃芳的作品《大唐盛世》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泼水节》、《屈子问天》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大家风范日益彰显。

四代相传,跨越百年 枝繁叶茂:真功夫传王家也传外姓人

  跟第二代传人走上学习木雕的道路一样,第三代、第四代孩子们对黄杨木雕流露出的浓厚兴趣,一如父母当年。王笃纯的女儿王京和儿子王艺,接过从爷爷和爸爸手中流传下来的黄杨木,继续埋首木雕,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王艺的儿子王石两年前考上了中国美院雕刻系的研究生,走的是一条比父辈们更为系统、学院派的学艺路。

  在王笃纯的家里,我们看到了一件王石去年完成的作品《拔萝卜》。王石的父亲王艺告诉记者:这是王石的首件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均由他独立完成。

  作品上,三个幼童、一只小狗正齐心协力拔着一株巨大的萝卜。这样的主题和创作风格,让人马上联想起他爷爷王笃纯的作品《捉迷藏》,一脉相承的乡土风情、童心童趣。

  此时,距王家第一代传人王凤祚雕出首件黄杨木雕,相隔近百年。四代相传,百年跨越。岁月给王家黄杨木雕披上了温情而浓醇的色彩。

  第二代其他继承者中,大女儿王和英从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木雕创作室主任岗位退休后,今年78岁的她仍在坚持创作;王家二女婿郑胜宁是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黄杨木雕大师;三儿子王笃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深得父亲在佛教雕塑上的真传;四子王笃清,现任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省工艺美术大师等,以黄杨木雕为基点做着文化与商业的跨界。

  第三代传人中,王笃纯之女王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刻意求新,现在中国美院任教。王笃纯之子王艺则走了和爸爸一样的路,创办乐清市华艺雕刻厂。

  王家木雕相传至今高手如云,都秉承了王家木雕一以贯之的至简洁、至精微的风格。

  我们在王家,还见到了一位叫邬文鑫的年轻人。在清冷的冬日午后,一个清瘦的身影独自坐在小木工桌旁,埋头于一大堆工具刀前,一丝不苟地打磨着一件木雕作品。

  小邬说,和王家人一样,他自小打心眼里喜欢抚刀弄木。做一辈子雕刻师便是此生梦想。“王老师的技术和学问一流,能跟着学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在王家待了两个月后的一天,小邬雕出了第一件有模有样的作品来。王笃芳这么评价:“刚来时,他连如何握刀也还不会。这样浮躁的年代,能为木雕真心静下来的孩子毕竟不多了。”

  王笃芳说,王家的黄杨木雕不仅属于王家,更属于浙江,属于中国。黄杨木雕的继承,以后就要靠王石和小邬这样的孩子们了。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江南录 00019 手艺花开满枝 雅韵四代传承 2016-01-08 浙江日报2016-01-0800004;浙江日报2016-01-0800006;浙江日报2016-01-0800007;浙江日报2016-01-0800008;浙江日报2016-01-0800009;4122736 2 2016年01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