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政治纵深·聚焦

摊派“请客”
让爱变味

  最近,一则消息让人大跌眼镜:安徽宿州宋庙小学30名贫困生收到企业捐助的爱心款1200元,但钱还没拿到手,学校就要求受助者每人拿出200元钱,由学校领导出面邀请镇村领导、企业和受助学生一起吃饭。日前,宿州市埇桥区通报称,涉事小学校长已作撤职处理。

  本该是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好不容易盼来了捐助,结果又被要求“强行请客”。试想,这样的饭,在场的人怎么咽得下去。事实上,类似“请客”并非只出现在这所学校。有些地方的学生在获得资助后,曾被要求给予对方回报。在少数农村,一些困难群众在申请获得低保或其他补助时,也有村干部“善意”地提醒村民去摆一桌,答谢领导,甚至要抽取“好处费”。

  诚然,我们每个获得政府和社会帮助的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无论用怎样的方式表达感恩,首先要确立的一个前提是:自愿。只有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恩,才最真实动人,也才能让爱不断传递并发扬光大。

  摊派“请客”,让献爱心变了味。在现实中时常可以看到,在隆重的献爱心仪式上,捐助双方都要上台发言,受助者必须感恩戴德。这样的仪式看上去无可厚非,实际上会给受助者的内心带来不小的压力。

  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与奉献。我们既然选择奉献爱心,就不应图什么回报,奉献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莫大的幸福。希望一些爱心人士和企业能够转变观念,真心把爱传递出去,否则献的是爱,最后说不定却成了害。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聚焦 00020 摊派“请客”
让爱变味
2016-01-07 4116127 2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