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社会

义乌试点中小企业人才年金

率先突破企业年金设立限制,为留住人才增添砝码

  本报义乌1月6日电

  记者 聂伟霞 通讯员 吴佳佳

  开年第一周,不断有中小企业到义乌人社局签订企业年金意向书,这意味着,今后义乌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员工退休后,能领取基本养老金和企业年金两份养老保险。

  2015年12月28日,义乌本土民营企业华鸿控股集团与工行义乌分行、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参加集合年金的合同。义乌试水“企业人才集合年金”的第一单,由此诞生。

  更为重要的,这项创新举措,让企业的魅力大增,可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

  企业年金像颗“定心丸”

  1月1日,义乌华鸿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陈俊青来到单位,在《华鸿控股集团职工企业年金缴纳合同》上,慎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他盼望已久的企业年金,从这个月开始生效。陈俊青也因此幸运地成为义乌试点“企业人才集合年金”的第一人。

  陈俊青,一位在义乌华鸿控股集团工作了16年的老员工,与其他员工一样,公司为他缴纳“五险一金”。他说,为了留住像他这样的老员工,公司一直在努力提高职工福利,例如公司为专业技术人才补贴买房、买车等,但他们总觉得这只是一个暂时的、不久远的福利。而这次企业为陈俊青缴纳企业年金,陈俊青认为,更像是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

  “根据绩效,我每个月的企业年金是5000元,自己交500元左右,企业为我交4500元左右。算了一下,我退休后每月可拿到两笔养老金,一笔是企业给我们交的基本养老金,还有一笔是企业年金。这样,不仅能保障养老,晚年还能过上品质生活。”陈俊青说。

  政府搭台降低“门槛”

  “企业人才集合年金”,又称企业补充养老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愿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其实,早在2000年,国家就颁布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并提出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

  然而,从过去15年的实践来看,因为企业年金制度门槛高,办理手续相对繁琐,比如要求企业基本养老100%参保、足额缴费等等,让很多中小民营企业望而却步。目前,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主要是国企与大企业。

  为让企业年金能普惠到中小企业,2015年5月18日,浙江省人社厅批复同意,将义乌市列为中小企业人才集合年金计划试点市。2015年9月7日,义乌市出台《义乌市企业人才参加集合年金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设立统一的企业人才集合年金计划,制定规范的集合年金方案,突破了企业设立年金的多种限制。

  据了解,义乌市实施的“企业人才集合年金”计划,由“义乌市人社局牵头搭建、企业直接加入、太平养老等保险公司受托管理运作、银行受托管理账户”的平台来实现。有意愿的企业,只需要向义乌市人社局提出申请,备齐相关资料,提供经企业内部集体协商决议并同意按集合年金方案执行的证明即可。

  为企业吸引人才添加砝码

  “这几天,公司还将有20多位企业中高级管理者和重点技术骨干,陆续成为年金计划的首批受益者。”华鸿控股集团董事长龚品忠说,这些都是在公司工作10年以上的老员工。

  龚品忠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华鸿”2015年的业绩逆势增长,归根结底得益于优秀团队。华鸿控股集团向来重视员工的福利保障,一直致力于提升核心骨干队伍的工作积极性,而这次义乌试点的企业年金制度,将为企业添加一块招揽人才的砝码。

  据了解,义乌试行企业年金的权益分配,首先向人才倾斜,根据《办法》,义乌市“企业人才集合年金”,覆盖全市所有中小民营企业具有各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技能的企业管理人员和优秀大学生人才。

  据统计,目前,义乌共有100多家中小企业签订了企业年金意向书。


浙江日报 社会 00016 义乌试点中小企业人才年金 2016-01-07 4122246 2 2016年0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