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向德国工业4.0学什么
记者 夏丹 整理
浙江制造·向德国工业4.0学什么
工程教育撑起
德国制造
张志坚: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主任
工作的需要,我每年都会去德国两三趟。最近一次是2015年10月下旬,专程去德国考察工业4.0,两周时间先后去了德国巴斯夫、大众、宝马等德国制造的标杆企业。
在大众公司参观了一条相当智能化的汽车生产线,与普通生产线不同,它上面生产的每辆车都是客户提前下单的个性化订制品。智能制造、个性制造,这应该是对工业4.0最好的诠释。
这些年游走德国,它的教育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德国大学主要培养两类人才,一类是研究方向,一类是应用方向。后者有点类似于国内的技工培养。不管是研究还是应用方向,都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德国半工半读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每周在学校学习三天,到公司上两天班。
我还了解到,德国高校每一学年都会安排企业实践,如果上一学年的实践学习不达标就无法升入高一年级。德国的企业也非常乐于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的企业甚至直接将实验室建在高校,真正做到产学研融为一体。这样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很快地适应工作。这一点与国内有很大不同,但正是这一点,对德国制造长久不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实话实说,我觉得这些年中国制造突飞猛进。不少企业在智能化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就以中国巨石为例,我2007年进入中国巨石工作,当时公司玻纤产能只有40万吨,拥有上万名员工。如今,公司产能超100万吨,工人只有8000人。产能提升了两倍多,员工减少五分之一。如果没有智能化,这简直无法想象。
我常年世界各地跑,在我看来,中国制造业尤其长三角的制造业,水平并不差。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在资源合理分配和环境保护上多下点功夫。
让企业自发
认同和参与
陈波: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投资处工作人员
2014年11月份,我参加国家工信部组织的“工业强基工程管理高级培训班”,赴德国学习考察了21天。学习考察过程中,我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德国的政府、企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各方对工业4.0有高度一致的认识,几乎每到一处,接待人员都会十分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工业4.0,以及他们对工业4.0的理解和已经开展的工作。
有一次在莱茵美因大学,听联邦政府《高科技战略2020》顾问委员会成员Thomas Heimer对工业4.0的介绍后,我向他提了一个问题:“工业4.0是由西门子等大企业和协会提出的,虽然成为国家战略了,但4.0的推动者们,是如何调动其他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来参与到这个框架下的?”
当时,我想到的是我省正在大力推动的“机器换人”工作,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共识。Thomas Heimer回答:“德国的确有很多大企业,但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精简。西门子已经不造手机了,戴姆勒公司也剥离了通讯技术。因为我们发现,创新往往来自于分散,所以德国有很多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小企业。分散的企业必须进行合作,才能保证竞争力。”
对这个回答,我的理解是,德国中小企业普遍认为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是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正是在这两种精神的影响下,德国广大企业自发地认同和参与了工业4.0战略。因为工业4.0符合创新精神,符合合作精神。
也因此,德国工业4.0从2011年提出,不到4年的时间里,在德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从一个民间的概念迅速演变为国家产业战略,并正从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 (记者 夏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