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强制捐款,爱心受伤

  方力

  有网友日前曝光,云南机场集团员工遭“逼捐”扶贫,从集团领导到普通员工均设捐款标准。随后,该集团回应称:捐款实为员工自愿的行为,通知中标出的数额参照,只是根据员工工资标准,作出的指导性建议。其中,集团公司领导每人不少于8000元;二级机构管理人员每人不少于5000元。

  如果没有逼捐的意思,为何还要设个“不少于”的参照性捐款数额?作为单位员工,有了这样的指导性建议,岂敢不认真参照?给困难人员捐款本身是一件奉献爱心的好事,若是强制员工捐款,就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近年来,类似的强制捐款、逼迫捐款并不少见。而云南机场这次捐款的意义重大,为扶贫帮困进行捐赠,用行动去真心帮扶,初衷应该得到点赞。捐款的目的是为了扶贫,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但现在不少地方似乎忘了捐款的初衷,有的地方甚至把捐款当成了变相展现政绩的方式。似乎捐得多就能体现本单位、本地区的成绩,捐得少了就丢了单位和地方的脸面。

  捐款献爱心是一件值得赞颂的事情。但当捐款的性质发生变化,由主动变成了“被动”,就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起到反效果。因此,这样“强捐”、“逼捐”的现象应当遏制,别再让真正的爱心受到伤害。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强制捐款,爱心受伤 2015-12-29 4116806 2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