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文章导航

与时代同行 攀艺术高峰

——写在浙江省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之际

  本报记者 刘慧

  钱塘大潮,之江大美。冬阳下,我们穿越奇特卓绝的钱塘大潮,深情回望清波荡漾的文艺之江——

  5年间,浙江文艺园地,百花竞放,争芳斗艳。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出彩的艺术劳动,倾情赞美浙江人民追寻中国梦、建设美丽浙江的伟大实践,创作生产了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

  5年间,浙江文艺天地,春华秋实,四季更替。知名老文艺家史行、六龄童、赵延年、王伯敏、周大风、徐启雄等虽然先后离开了我们。然而,他们为浙江文艺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诵时代强音,抒江河情怀,咏美好图景——文艺家们用文字、笔墨、歌舞、镜头,为伟大时代、伟大祖国、伟大人民奉献激情与才华。在庆祝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时,和我省实施海洋大省战略、五水共治等重大举措中,共同感悟着“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的美好景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浙江文艺家的创作命题,更是历史担当。

  水滋润了浙江,养育了浙江,也成就了浙江。今天,“五水共治” 重整河山。如何描绘新时代的大禹,摆在艺术家们的面前。

  钱塘江啊,母亲河,我们牵挂你!沿着一条江的流向,作家们冒着大雨,踩着泥泞,顶着日晒,在18天总行程近3000余公里的采风途中,考察了20多个新农村、10余所文化礼堂;在与当地学校、企业、农民开展的20余场次座谈交流中,他们共创作了文学作品370多篇(首),其中有60 余篇散文和诗歌,分别在《浙江日报》等与读者见面。一路走一路写,作家们捡拾遗落在钱江两岸的水珠,写下对母亲河的欣喜和期待。

  这是一条流动的江,是一条充满象征和启示的江。从钱江源头走到入海口,艺术家们不仅目睹了一条江的壮丽,也感受到从乡村到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喜悦、骄傲与教训。不仅看到了水,也看到了文化和精神。

  其实,不仅仅是作家心中有这条江的影子和潮汐。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雁君说,“书法家的肩上和心坎上的责任,就是用一个一个跳跃的有生命的方块字,去呼唤钱塘江,珍惜钱塘江,感恩钱塘江,温暖钱塘江,敬畏钱塘江。”于是,观众们在“美丽浙江·百水赋——浙江书坛名家长卷”大展中深切体悟到:大禹治水,留下了不朽的精神;唐代它山堰,留下了变水患为水利的佳话;白居易、苏东坡疏浚西湖,留下了一份世界遗产……浙江书法家用心书写的八大水系和8万条河流,与我们的历史,与我们的人文情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路思索,一路心情沉重:钱江源头,每一滴水都是最清纯、最甘甜、最充满活力的。当她流过了浙江大地,将会变成怎样的模样?

  这不,浙江画院“走进浙江——系列美术采风创作工程”向人民呈现了数百幅精品力作——从开化大山里一片叶子上滑落的一滴水,到慢慢相遇凝成一股潺潺的溪流,到慢慢相聚汇成一片宽阔大江,到奔腾不息滔滔流入大海……正如浙江画院院长孙永所言:别小看这画作上一滴水的力量,无形中产生一股凝聚的力量,那不正是浙江儿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

  即使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以艺术之名,向劳模致敬——申纪兰、吴仁宝、鲁冠球、孔繁森等60位经由公开投票选出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时代性的先进模范人物,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2.5万余名劳模中脱颖而出,走上由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领军,王赞、吴宪生、杨参军、何红舟、孙景刚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集体创作的画卷,并永久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们永远铭记: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美术书法系列创作中,那些动人魂魄的作品;以及生动展示中华民族百年复兴路上,浙江历史进程的“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工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人们不会忘记:一部以跨海大桥为背景的工业题材音乐剧《告诉海》的劳动者,一台以偏僻海岛女医生为原型的越剧《我的姨娘我的娘》中的吴棣梅。还有,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温州一家人》《向东是大海》《焦裕禄》等一批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

  省文联党组书记田宇原感言:正是这些艺术活动聚焦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浙江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把人民和时代楷模作为表现主题和倾述对象,生动展示实现中国梦的壮丽画卷,体现了浙江文艺家“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使命担当。

  精品迭出 异彩纷呈

  我们坚信: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5年来,全省艺术家大规模投身创作实践,倾情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的文艺活动品牌:创办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中国兰亭书法节、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西湖国际魔术交流大会和中国民间艺人节等十余项国家级品牌活动,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长期落户浙江。相继承办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展区、综合动漫展区)、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展、中国书坛兰亭书法双年展暨兰亭雅集42人展、第十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金像奖颁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大赛、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第十二届中国合唱节、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等20余项国家级重大文艺活动。

  从乡村来,到乡村去,这是浙江文艺家们坚守的广阔舞台——

  看,一袭长衫、一把纸扇、一块尺板,无论在部队、工矿、社区,还是文化礼堂,“浙江百场曲艺进社区”送去的不是热闹,而是作品中洋溢的精神。

  听,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芒——激昂的弦律,沸腾的海洋,合奏出一曲浙江蔚蓝色的浑厚交响。2013年初春,历时一年创作的大型原创音乐组曲《东海之歌》在舟山奏响。

  赏,亮相浙江美术馆的300件浙江书法村的作品,如此飘逸多姿的行书、峰回路转的篆书、功力扎实的草书,静静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5年来,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评选、网络文学双年奖、浙江摄影新锐展、微电影(微视频)大赛、浙派古琴艺术节、浙江省国标舞锦标赛、浙江省故事会、浙江大学生“明日之星”魔术比赛、浙江省工艺美术双年展等数十项自有品牌活动,形成了展示浙江文艺、促进创作繁荣、锻炼人才队伍的系列重要平台。各团体会员也立足各自资源优势,不断夯实创作高地。杭州推出“书非书”国际书法艺术节,宁波建设中国摄影艺术中心,温州开展文学、书法、合唱的“温州现象”研究宣传,嘉兴成立中国漫画创作基地,绍兴建设中国“文学之城”,金华推出“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展,舟山建设海洋文化,丽水积极打造国际摄影文化节等。同时,各地充分发挥文化名人效应,举办全国性文艺活动。全省文联系统发挥了文艺创作主力军的作用,充分带动了创作繁荣。

  5年来,各艺术门类精品迭出、异彩纷呈,涌现出一批足以代表全国最高水平的扛鼎之作,部分艺术领域高原之上高峰初现——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创作继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欣喜的是,在全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我省入选26个选题,约占全国总数的20%;在十二届全国美展中,浙江22项大奖领跑全国;在全国性书法大展中,浙江计有1792人次入展、153人次获奖;在国际和全国性摄影艺术展中,浙江摄影获奖数量和人数遥遥领先,创造了“浙江摄影现象”;在全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中,浙江获奖总数名列第一;共有9人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列各省市第一。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和电视飞天奖、金鹰奖评比中,浙产电视剧获奖数量和质量列全国第一。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8年磨一剑,获口碑票房双丰收,被誉为国产动漫电影良心之作;电影《捉妖记》以24.32亿元票房勇夺华语片和国内电影票房双冠军。

  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浙江好声音。

  在海外,麦家的《解密》英译本和西语译本在62个国家上市,被700家图书馆收藏。在海外,浙江艺术家分赴巴西、西班牙、保加利亚、希腊举办美术展,赴日本、肯尼亚、纳米比亚、南非举办摄影展,与波兰、罗马尼亚合作互办电影周,赴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美国等地举办莲花落专场演出。

  德艺双馨 文艺浙军

  自古,浙江人文荟萃。深厚的人文土壤,是浙江文艺的根与魂,也是文艺人才成长的摇篮。他们在浙江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璀璨天空熠熠生辉——正是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绘制出的人文画卷,浙江文艺人才创造的辉煌色彩铸就了浙江文化浑然天成的绚烂。

  文艺园地,开枝散叶。

  “新峰计划”再攀新峰。正在全省巡展的2015年度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创作成果展,新秀云集,精品迭出。从2013年始,省文联实施了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每年推出30位具备较好综合素质、较高艺术素养和较大发展潜质的美术、书法、摄影青年创作人才,通过培训、进修、采风、观摩、举办成果展览、出版作品画册、媒体专题专访、向艺术品市场重点推介等多条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推介。经过3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0位美术书法摄影青年艺术才俊受益于“新峰计划”,为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的健康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成长平台,得到了社会和艺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赞许。

  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在刚刚举行的首届“浙江曲艺奖”和第二届“浙江音乐奖”颁奖典礼上,以青年演奏家卢闻强为代表的后起之秀,彰显着浙江艺术人才的强劲实力。至此,实现了省级各艺术门类最高专业奖项的全覆盖。新筹办的浙江音乐学院,成为培养我省一流音乐人才的摇篮。

  文艺评论是对整个文艺发展的推动和指引,而以人民为中心则是文艺评论的方向。编印“文艺阅评”和《当代文艺评论》,推动文艺健康发展。创办常设性的全国青年评论家“西湖论坛”,以打造青年文艺评论家话语平台为宗旨,使一批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脱颖而出。浙江被中国文联、中国评协授予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

  短短五载,全省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家,许江、陈振濂、程蔚东、茅威涛、翁仁康等5人担任全国性的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麦家、余华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陈美兰、吴凤花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何水法、陈美兰、许江、麦家被聘为省特级专家;王澍、殷安建、王赞、卢敦基入选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目前,我省共有全国性的文艺家协会会员5204人,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21394人。

  这是一串充满情感的数字,这是一行来自基层的脚印——

  省文联及团体会员广泛组织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惠民活动,形成进农村文化礼堂、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山区海岛、进文化公园、进特色文化小镇的“八进”格局。从“绘、展、演”形式上落子,在“采、创、送、种”内涵上布局,初步形成了一套常态化的服务模式,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省市县文联共建农村文化礼堂,这些年来建成浙江书法村81个,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次,参与活动的文艺家及文艺工作者达1万多人次,送去各类文艺演出1200多场,组织创作了“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之歌”,编辑《基层文艺演唱专辑》和礼仪活动背景音乐等音像制品,开展书画、摄影、舞蹈、音乐等专业辅导培训900多场次,赠送书画摄影作品3万多幅、春联和“福”字贴100多万幅、书籍25万多册,基层受惠群众达100多万人次。杭州、宁波两市牵头举办全国副省级城市文艺志愿者文化惠民服务大行动,温州组建市民艺术团巡演文化礼堂,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台州、舟山、丽水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文艺志愿服务,全省形成了总分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

  这是一朵盛放山涧的小花,这是一片培育百花的沃土——

  省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全力打造不同艺术门类的文艺志愿者惠民服务系列产品。开展书法进万家、摄影送下乡、温暖全家福、魔术进校园、曲艺进乡村、乡村故事会、舞蹈温暖回家路等文艺惠民活动,举办浙江省村歌创作演唱大赛、“美丽浙江·幸福乡村——文化礼堂杯浙江省首届排舞大赛”和“中国梦·乡村行浙江书法村书法作品联展”等多级联动的文艺辅导与展示,通过教、学、帮、带,增强基层自身的造血功能,培养一支扎根农村、社区的文化队伍,让文艺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五载春夏秋冬,五载风花雪月。回望浙江文艺园地枝繁叶茂,展望浙江文艺天地花团锦簇——且歌且行在当下,且行且歌在未来……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与时代同行 攀艺术高峰 2015-12-29 4115626 2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