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培育服务业强县
“十三五”末,全省半数县(市、区)将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
本报讯 (记者 陈文文) 产业结构历史性进入“三二一”时代,浙江顺势而为推出了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程。日前,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省服务业强县培育工作正式启动。根据文件,到“十三五”末,全省一半左右的县(市、区)将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市、区)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50.1%。以“制造业大省”为人们所熟知的浙江,从“制造”转向“智造”,必须有强大的服务业作为支撑。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服务业强县培育这一创新做法,不搞“一刀切”、“一种模式”,而是秉持分类培育和点面结合的方式,将全省90个县(市、区)划为三类,每一类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像杭州上城区这样的中心城区,以优化服务业结构为主,打造辐射带动功能较强的现代服务业强区;以义乌为代表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目标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产业融合联动的服务业强县(市、区);如淳安这样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则打造绿色生态型服务业强县(市、区)。
90个县(市、区)中,又以20个试点地区为重点培育对象。首批20个服务业强县试点地区名单将在明年4月份左右公布。列入试点的地区,不仅可以享受到服务业专项资金的补助和奖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项目,还优先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如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重大产业龙头项目,给予60%的用地指标奖励;总投资3亿元以上的高技术、旅游、文化、科技信息、健康服务等重大产业示范项目,给予40%的用地指标奖励。
“列为试点地区,除了政策红利的释放,我们更看重的是规划和格局。”义乌发改委负责人称,这是省级层面对服务业的“顶层设计”,根据各地产业特色精准培育,各地发展服务业都有潜力可挖,但不一样的“抓”法和“挖”法,决定其发展成效。
退出机制也被设计在培育评价体系中。以年度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对评价排名后退明显且成效不显著的地区,取消其试点资格,由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