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浙江记忆

异水奇山风景长廊独步天下 保护利用生态和谐走在前列

两江一湖:“美丽杭州”最美风景线

  异水奇山风景长廊独步天下 保护利用生态和谐走在前列

  两江一湖:“美丽杭州”最美风景线

  文 / 成 果 陈悟宪

碧湖千岛锦山秀水 文丰史悠生态优良

天造地设人工的神奇杰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水碧山青画不如,富春山水佳天下;

  高峡出平湖,西子三千个……

  以水见长,山、水、岛、林、岩溶争奇斗妍,史迹众多的山川湖泊型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简称“两江一湖”),就是这样傲视群芳,熠熠生辉,享誉中外!

  “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起自富阳东洲沙,止于淳安千岛湖,沿钱塘江流域中上游绵延200余公里。跨及富阳、桐庐、建德、淳安和临安等行政区域。面积达14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586平方公里……

  毋庸置疑,她是天、地、人巧妙结合的杰作。大自然天造地设的馈赠,加之人类的智慧开发,使得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碧湖千岛、锦山秀水、文丰史悠、生态优良。以优美的自然山水为主线,串联着悠久而璀璨的历史人文遗存,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风情。整个风景区,由平丘景区、峡谷景区、千岛湖景区及外围景区组成。景区内景点多达135处,拥有省、国级森林公园8处,溶洞、峡谷、瀑布、溪滩、石林等自然景观多多……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人类活动的遗迹,可追溯到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7000多年前,宁绍平原的越族原始居民,跨杭州湾经良渚入浙西,在淳安等西部山区孕育了“山越文化”……至今,“两江一湖”区域尚遗存有大批古村落、古建筑、古代遗址。

  超凡脱俗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历代优秀诗人画家,创出了闻名华夏的“新安文化”。桐君老人、孙权、严光、方腊、黄公望、董浩父子及郁达夫、叶浅予等,名人辈出,群星璀璨。留下了众多的活动遗迹、书画诗词、传说典故。

  新中国成立后,“两江一湖”区域开始发生巨变。尤其是新安江大坝和富春江大坝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两江流域的景观形象,形成了两大人工湖泊。“两江一湖”奇山异水锦上添花、独步天下……

  “‘两江一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高质量的自然山水生态,优渥的植被水系和生态价值;距大都市群落最近,特大体量、一级水体,为国内少有。”市旅委规划处副处长韩忠伟说,正因如此,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顶层设计精准发力 悉心保护科学擦拭

青山绿水渐化为金山银山

  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完善机制,不断强化保护,不断提升品位……珍视宝贝,悉心呵护,科学擦拭。几十年来,“两江一湖”在地球上日益耀眼闪亮。青山绿水美景,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宝库!

  “紧紧围绕‘规划是龙头、保护是核心、发展是目标、管理是关键、配套是重点、安全是前提’,努力推进风景名胜区工作迈上新台阶”,“两江一湖”管委会副主任李虹成竹在胸。风景名胜区是国家依法设立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努力按照省建设厅和杭州市的要求,从历史、全局和战略高度,勇于担当,开拓创新。

  抓规划,确保风景名胜区有章可循。精心修编的第二轮总体规划,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据此修编的各分区规划也已基本完成,到2017年实现详规的全覆盖。强化规划引领,极大地提升着整个风景区的依法保护。

  抓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加强。针对独特而复杂的“区情”,成立“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统揽全局,协调管理;各地风景旅游局各司其职。上下齐心,合力推进,做到了有序有力有效。

  “保护为本,文化为魂,旅游为用,管理为要,始终是我们坚守的四原则。”“两江一湖”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孙喆介绍,多年来,坚持“生态立区,保护第一、发展服从保护”,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由旅游业衍生的健康养老、度假休闲、娱乐体育、文创产业,势头看好。

  特别是从2011年以来,实施了空前浩大的综治工程。资源保护成效突出,生态日益改善,水质持续优化,不断夯实着保护杭州的生态屏障。沿江两岸建成了300多公里的绿道,十几个驿站。今年底,骑行者即可从下沙出发,沿钱塘江直到千岛湖绕行。保护修复传统历史名镇、名街、古村落等,每年投入达5000多万元……

  善积跬步,终至千里,综合成效粲然可观。“两江一湖”所在的5县市,去年旅游总人数达4497.7万人次,总收入达415.2亿元,分别占到全市的41.14%、22%。各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大大提高,“两江一湖”成为连接西湖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上的风景长廊,蜚声世界。

  各司其职齐心协力 精雕细琢锦上添花

  “四兄弟”协力呵护黄金游线

富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一川如画富春江,连绵不断,亘古如斯,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江南山水城市。古老秀丽的富春山水,孕育了代代名人,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两江一湖”的第一站,富阳就是这般优美绝伦,这般诗情画意。

  境内长52公里的富春江,江宽流缓,山峦起伏、层次分明,沃野平丘、绿荫成林,村舍农家、点缀其间。浓郁的江南水乡田园风情,一如鸿篇《富春山居图》……

  “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专项规划。”区风景旅游局局长张生良表示,按生态优良、资源独特、个性鲜明、富有内涵、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联线开发,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经多年努力,编制了岩岭湖、沙洲岛屿、富春桃源、黄公望隐居地、新沙岛和龙门古镇等的十多个专项规划,以及王洲岛风情小镇总规初稿,各专项规划日趋完善。

  坚持规划引领,依法管理,有力有效。有序实施景观大道、沿江生态景观带、沙场码头和沿江绿道的建设与整治;强化河道治理,有序开展富春江城区段江面保洁,岸线生态修复;有序推进非遗资源挖掘、乡土建筑保护……

  尤其是,不遗余力整治造纸业。历经多年的6轮大整治,淘汰关停483条造纸生产线,核减产能490万吨,减少15亿元税收。换来了富春江干流交接断面考核的“优秀”,换来了处处“景观河”,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结合整治,狠抓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和旅游业。创办纸业博物馆,融入现代旅游。”张生良一脸的喜悦,具有1900年历史的造纸之乡,面貌大变!

  旅游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投入2.5亿元兴建的新沙岛旅游综合体,已创建为4A级景区;投入1.5亿元建成黄公望隐居地,成为国家级“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投资50亿元的锦绣富春运动休闲综合体项目,进展迅速。引进了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智慧体育小镇项目。先后建成了郁达夫、新沙岛和鹿山等4个旅游码头;提升改造了天钟山、龙门古镇等景区。出台了当时省内首部县级市湿地专项保护规划,开建富春江国家级湿地公园……

桐庐:山水城市迈向“中国最美”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桐庐地处“两江一湖”的中心地段。斜贯县境的富春江,似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江城相融,山水相映,赋予桐庐钟灵毓秀的天然美景。刘秀、李白、苏东坡、陆游、李清照、郁达夫、巴金等名人雅士,纷留足迹墨宝。

  历经多年的精心保护开发,“潇洒桐庐”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垂云通天河和浪石金滩等景区,个个精品;大奇山和瑶琳森林公园、桐君山、白云源等,处处知名……

  “围绕建设‘中国最美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不断加快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综合环境,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县旅委主任方新东说,桐庐已基本形成富春江、江南、瑶琳、分水四大旅游板块,拥有4A级景区5家,3A级1家,2A级村落景区5家;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 处,中国传统村落9处,省级文保单位6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3个……今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坚持科学规划,谋划全域旅游发展新蓝图。“分区规划”已通过论证,先后编制实施了富春江沿岸景观林建设、两江护岸和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等系列详规,为打造健康休闲产业,保护古建筑资源,创建国家5A级景区,奠定了基础。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施村落景区创建工作,江南古村落景区和芦茨慢生活体验区成为新的金名片。

  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相继推进富春江、分水江沿线环境治理,拆除码头,关停砂石场,两江水质不断优化。完成江堤生态修复,新建沿江景观林210多万平方米……

  “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全域旅游,成效卓著。”县旅委副主任来力介绍,建成了美观大气的桐庐旅游服务中心。设置完成全域旅游标识系统,推进了旅游基础设施全域化。通景公路建设全面推进,绿道建设成果丰硕。实施“四横四纵五站五通道”规划,投资1.5亿元,建成绿道109公里。提升了沿江生态景观质量,黄金水道气象一新。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中国最美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正迎面而来……

建德:建功立德添彩“美丽江城”

  溯江而上,便入建德市域,“两江一湖”的上游地带。也在此,富春江迎合兰江与新安江。建德幸享“三江水城”。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行吟感叹的新安江,如今依然一江秀水,景色如画。江湖泉岛、岩寺峡洞、山野林村;天蓝水清空气净,城市很清丽……

  建德向为浙西重镇。是长达1200多年的州治府治所在地,浙西文化和徽派文化的交汇地,人文荟萃,久享盛名。

  新中国首座大型“三自”水电站的建设,更使其声名大振。当年,来自五湖四海的十万建坝大军,在此依水建城。巍峨大坝,抬高水位80余米,淹千山而成“千岛湖”。一座电站造就一座城,又顿使新景频添……

  “因水至美。水是建德的灵魂,‘三江两岸’是建德的精华。”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章明说,他们坚持以一流山水旅游城市、长三角著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施全域旅游发展。

  规划引领,扎实推进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分区规划”已通过论证,严东关、七里泷、新安江3个景区的详规正在抓紧编制。相继实施了新安江沿江风景林带和“三江两岸”绿道建设,七里扬帆、水电站、大慈岩和灵栖洞等景区提升改造,新叶古民居和梅城古城等的保护开发……

  “一切服从生态保护!用十分的力护一分的水,久久为功,一抓到底。”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规划科长孙元峥介绍,近年来共投入4亿多元,全面实施“秀水保洁工程”。关停、搬迁、拆除影响景观与环境的一切设施,进行生态修复。仅千岛湖建德水域和江面网箱养殖整治,就长达一年多,终于全部拆除5454只网箱。

  围绕护水,壮士断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关停并转48家化企,关停近400家水晶烫钻、废塑粒子企业,拆除全部石灰土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农夫山泉、致中和五加皮、青岛啤酒等一批涉水产业已经形成。

  强势推进“三江两岸”绿道建设。已新建改建80多公里,初步形成沿江慢行系统。18公里的精品段绿道,从梅城经子胥渡到乾潭,依绿意葱茏,傍缓缓江流,成为热门新景……

  三江水质更优,两岸景观更美。国家生态示范区建德,好一座“美丽江城、幸福建德”!

淳安:富民强县实践“鲜活样本”

  “古老的新县,最大的小县,欠发达的富裕县”。独特的县情,皆因造了新安江水电站!

  桑田沧海。铜官峡谷崛起大坝,令原淳安、遂安两座县城淹没,29万人外迁。具1800多年历史之淳安,合并遂安,新生至今才56岁。成为我省面积最大县。

  高峡出平湖,诞生了千岛湖风景区,水域达西湖的3000倍,孕育了一流的生态和旅游资源……

  淳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徽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融合地,有赫赫有名的朱熹、海瑞,唐代陈硕真和宋代方腊的起义遗址,水下千年古城等,是杭州唯一的革命老区。

  “湖中千岛是精髓,一湖秀水是灵魂,满目青山是生命。”县千岛湖风景旅游委主任方阳介绍,淳安坚持生态立县,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成为省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样本。

  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生态优先、精准规划、精致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先后编制了羡山、黄山尖、红叶湾等一系列详规,确保湖区资源实体完整无缺,令山水湖相得益彰,显山露水,形成了湖、城、林、山、水交相辉映的山水风景城市格局……

  持之以恒,景区保护走在前列。先后关停淘汰钢铁、化工、化肥、农药、焦化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40余家,实施采砂、网箱养殖、垂钓、船舶生活污水上岸等“五大整治”。10年环保投入达70余亿元。以大旅游为龙头的服务经济作为首位经济,以总部经济、税源经济、水产业等生态产业,无污染的新型工业、新能源等为招商导向。县旅委规划科长王文芳说:“通过整体提升改造,湖区景点从原来的23个减少至8个,做精做大做优……”

  绿道建设出亮点。至今已投资10个亿,建成了185公里的环湖和城市绿道。将公园、观景台、亲水平台有机结合,形成了临湖傍山、功能丰富、特色浓厚的生态绿道网系统,带动了淳安旅游经济的新发展。被赞为全省的样板!

  地处“两江一湖”终端的淳安,更是始点,正日益显现出引领全景域发展的雄姿。

  当年写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名句的朱熹,面对今之“天下第一秀水”,应会吟出更美的佳诗……


浙江日报 浙江记忆 00012 两江一湖:“美丽杭州”最美风景线 2015-12-24 浙江日报2015-12-2400009;浙江日报2015-12-2400010;浙江日报2015-12-2400012;浙江日报2015-12-2400014;浙江日报2015-12-2400019;浙江日报2015-12-2400015;浙江日报2015-12-2400013;浙江日报2015-12-2400017;浙江日报2015-12-2400020;浙江日报2015-12-2400022 2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