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政治纵深·聚焦

既要键对键,更要面对面——

网络问政 直通民情

  核心提示:

  随着网络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浙江百姓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各地网络问政的兴起,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党委、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有了重要平台,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

  “本县有几家商城还在执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镇政府何时能把路修补一下?”、“现在村里建房有具体规划吗?”……在象山,当地群众遇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少人会登陆一个名为“象山港论坛”的网站,进入“民情热线”专栏,提出问题或意见,很快就会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

  这是我省各地推行网络问政的一个缩影。

  网络汇聚民声。在这个虚拟世界背后,政府职能部门像一个个民情观察员,从百姓生活冷暖、民生事项,到热点事件、重大决策,无不尽收眼底,网络已成为政府和百姓沟通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成为百姓参与社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渠道。

  在这里,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正转变为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并被赋予开放、互动、公平的内涵。

一则帖子,

 牵出无尽责任

  “丹山路南大河桥头,有两棵大樟树长在马路中间,给来往行人带来很大不便,也存在安全隐患。有关部门能不能尽快去处理一下?”前段时间,有位网民在象山港论坛上发了这则帖子。

  网民发帖的当天,象山县网络民情会办中心副主任欧宏伟就去现场查看,发现道路中间确有两棵树,大的一棵直径约40厘米。前段时间因道路改造,原本狭窄的南大河桥头和道路变成了通畅大道,而一直在当地的两棵树却并没有被移走,以致影响通行。

  这两棵树为什么会留在原地?为答复网友的提问,欧宏伟来到县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所询问,原来这两棵树是附近一家企业早年所种,原来种在企业围墙之内,因道路拓宽、企业围墙内移,这两棵树就“移”到了路中间。对方回应:“这两棵树的产权归企业,我们没办法移。”

  县交通局相关人员还告诉欧宏伟,虽然道路由他们负责施工,但项目完工后,道路管理就移交给了县住建局,按照职权划分,他们现在也没法管这两棵树了。

  大树若不妨碍交通,留在当地也无碍,这在很多地方也有先例,但现在的情况显然并非如此,而且群众有呼声必须回应。第二天,网络民情会办中心工作人员又来到现场调查,当地群众反映说,这树处在道路入口处,严重影响交通,晚上光线比较暗,车辆很容易和树发生碰撞。

  既然道路归住建局管理,工作人员第二天又找到县住建局总工程师余永顺。“我们认为,香樟树这么大,轻易砍掉会破坏生态;如果要保留,住建局没有专用设备,因为经验不足,移植也不一定能保证活下来。”欧宏伟无奈地说。

  随后,余永顺出主意说,县园林管理处有移树的设备和经验,每年园林绿化也需要采购香樟树,何不找他们协商把树移走,既让财政省钱,也解决百姓需求?

  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这两棵树的“东家”是否同意移植?网络民情会办中心的工作人员又来到企业商谈。“幸亏企业负责人通情达理,说土地已被征用,这两棵树的产权也就放弃了。”欧宏伟说,企业还现场出具了相关文书。

  工作人员最后来到县园林管理处,说明情况后,对方很快安排了移植方案。3天后,这两棵曾让居民和政府部门焦虑的大树,终于被成功移植。

一个平台,倒逼管理创新

  大事小事,开心事、烦心事,都可以找政府部门聊聊。只要打开丽水网,进入一个名为“网络问政直通车”的论坛,能发现当地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丽水市74个职能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则在平台上“蹲点”守候,及时解答、回复。

  这些年,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行网络问政,在政府部门和普通百姓之间形成了良性的沟通和互动。而来自民间的参与、表达和监督,也对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形成“倒逼效应”,使政府管理和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具效率。

  说起丽水市“网络问政直通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伟华有不少感慨。2013年这一平台刚推出时,是想打造一个百姓和政府之间的快速沟通渠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而在推行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这是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有效抓手。

  如今,丽水市“网络问政直通车”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群众发的每一个帖子,都必须责任到人;民意上网后,限时20分钟一对一向相关部门网络发言人传达;各单位网络舆情的处置情况,纳入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市政府年度效能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毫无疑问,这套机制的推行,使政府各部门感到较大的压力。但网络空间的开放和互动,恰恰对政府部门日常工作发挥监督和促进作用。面对群众,工作唯有尽心尽力,才能得到点赞。”胡伟华说。

  网络问政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倒逼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从“间接对话”到“面对面交流”,从“被动解决”到“主动问政于民”,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杭州萧山区开通的“网络问政平台”,其中一条制度引人注目:涉及部门必须在24小时内受理,5个工作日内办结,规定时间内没办理将“亮红灯”;群众反映较多、涉及多个部门的帖子,网络问政平台派出专人实地前期了解;对各单位办理答复的帖子,根据民意采纳和反应落实等情况,派专人进行追踪,对办理不及时、处置不到位的公开曝光。

  显然,这种倒逼效应,和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初衷不谋而合。

一张网络,打造高效政府

  一张更大的政务网络,在浙江编织而成。

  去年6月25日,浙江政务服务网开通。这张网络涵盖全省101个市、县(区)政府,31个开发区服务平台和43个省级部门服务窗口,逐步实现省市县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导航、统一认证、统一支付、统一评价等7方面“统一”,为群众办事提供极大便利。

  令人关注的是,这家网站还引入“淘宝”评价机制。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满意可以点赞,不满意可以给差评,所有评价都在网上公开,每笔审批业务都在群众监督之下。

  这一“点赞”模式,意味着政府机关真正成了“店小二”,服务好不好,不再通过体制“内循环”式的评价决定,而由被服务的群众说了算。这种评价机制,真正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民关系”造成颠覆:政府和百姓之间,逐渐向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转变。

  记者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发现一则“差评”。一位网民在评价省建设厅的服务时说:“我检查了两遍,申请材料上签名、盖章都完整,还说我缺这少那,主管部门能不能看看仔细再下结论?”省建设厅工作人员立即回复:“你好!已电话联系当地主管部门经办人员,让他加强业务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资料不完整要一次性告知。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

  网络问政,一个直接的效应是让政府机关时刻处在百姓监督之下,服务意识大为增强。“所有不满意的评价,我们都会跟对方进行电话沟通,然后给出回复。”省建设厅政务中心副主任吴昕说。

  随着网络问政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群众,正从围观者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台州推行的“全媒体问政”,将网络、电台、电视台等集中起来,利用这个大平台收集民意、倾听民声、问计于民,政府治理渐趋“扁平化”,也极大地激发了公民的责任意识。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网络问政逐步深化,正成为各级党政机构科学执政的途径,也成为政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有效手段。今后应使网络问政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既促进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也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 专家观点

  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目前浙江正在打造阳光、法治、服务型政府,其中一个重要载体就是互联网。通过网络,百姓找到了一个和政府部门有效沟通的渠道,政府部门也能了解群众所需,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网络问政还提供了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服务型政府,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从而实现科学行政。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聚焦 00018 网络问政 直通民情 2015-12-24 浙江日报2015-12-2400011;4101111;浙江日报2015-12-2400014;浙江日报2015-12-2400013;浙江日报2015-12-2400017;浙江日报2015-12-2400019;浙江日报2015-12-2400020 2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