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省人民医院注资托管海宁市中心医院,带去先进技术和设备

医联体,带着资金去基层

  编者按: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全面推进城市医院与县级医院合作办医,是我省“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省人民医院通过医联体的方式托管海宁市三医院,并注资5000万元,还在该院筹建省人民医院浙北微创外科中心和浙北血液净化中心,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造福了当地群众,值得借鉴。

  记者 董颖 通讯员 宋黎胜 周燕

  几天前,一台手术在海宁引起了关注:患者是海盐人,患有胰腺肿瘤,“我一直以为只有上海和杭州的大医院才能做这种手术,做好了去的准备,但后来一打听,原来海宁市中心医院新开的微创外科中心就能做,而且医保报销比例也比外地高。”这位患者手术后康复状况良好。

  这台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手术之所以引起关注,一是需要主刀医生高超的腔镜下手术技巧,另外还要依托先进的手术设备,而这两样,通过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双下沉的帮扶合作,海宁市中心医院都做到了。手术主刀医生是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主任牟一平,手术设备也是医院最新引进的高清腹腔仪器。

  托管:专家长驻海宁

  本月初新成立的省人民医院浙北地区微创外科中心位于海宁市中心医院新院区,与此同时开出的还有省人民医院浙北地区血液净化中心,这两块“牌子”都代表了省级大医院的医疗水平。而这些,都由省人民医院托管原海宁市三院(现更名为海宁市中心医院)后通过医联体“下沉”的资金建立,虽说目前先进设备还没有完全到位,但已开始收治病人。该院院长胡智明告诉记者,海宁市中心医院搬迁至新院区仅仅十几天,前来就医的患者已增加30%左右,“其中很多患者都是‘两个中心’吸引来的。目前,甲状腺肿瘤、肝脏肿瘤等腔镜下手术都已开展。”

  说到医联体帮扶,省人民医院与海宁市政府签订合作办医协议,2011年开始派出20多名各科专家“下沉”海宁市中心医院,大部分专家都以长期“驻扎”形式在基层医院进行查房、门诊、手术等日常工作,手把手带教当地医生的同时,也将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带入了这家医院。“经过省级医院医生的指导,像胃癌这类手术我们以前从没做过,现在也能做下来了。新的绩效考核方法也让本院医生更积极,摆脱了以前大锅饭的局面。”海宁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何锋对医联体的建立赞不绝口。

  注资:升级帮扶2.0版

  “可以说,之前我们进行的帮扶还是1.0版本,目前当地医院的水平已经提高了不少,是时候进入2.0时代了。”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说的2.0版本,就是在技术人才基础上资金的“下沉”,这一次,他们注资5000万元,准备分批下拨到海宁市中心医院,用于购买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及培养人才上,再一次提升当地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5000万元已经全部到位,如果中心医院需要,明天就能打到账上。”省人民医院“动真格”了,“两个中心”的建立正是响应省政府提出的“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探索长效机制的有效尝试,同时,也是资金“下沉”基层的有效途径。

  据海宁市中心医院胡智明院长介绍,搬迁后,血液净化中心的血透机从原来的13台增加至23台,并计划经过4年建设,使中心达到具有45台血透机的规模,中心整体技术水平将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使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微创中心规划经过3年建设,使微创外科群(妇科中心、外科中心、泌尿外科、骨科中心、内窥镜中心)达到具有200张床位的规模,年各类微创手术量达到3000台,专科整体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省人民医院为何要选择建立外科微创及血液净化这两个中心?黄东胜为我们解答了疑问:“胃肠胰外科、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等微创技术是省人民医院的拳头产品,当然要把最强的拿出来与基层医院分享。另外,血液净化在浙北这块区域内比较缺乏,我们建这个中心也是解了不少患者的燃眉之急。”

  除了两个中心外,省人民医院划拨的部分资金还用在了新设备的购置上,新院区目前已经购置了一大批更加先进、高端的设备,如西门子DR、数字胃肠机、钼靶等新设备,这使成像更为清晰,更有利于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另外,医院还将在明年购置第二批新医疗设备。

  招贤:从输血转向造血

  “搬进新大楼后,医生们工作量增加了,积极性也大增,因为设备、环境等实在太好了。”海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医生陶亮说。据了解,海宁市中心医院新迁建的院区按照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规模配置,占地87亩,总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医院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搬迁新院后新建设的数字化手术室,手术影像可以通过一条网络“专线”实时传输到医院会议室和省人民医院,与专家实时交流,专家也可以对手术进行指导。“以后通过这种方式向专家‘偷师’已成为可能,当然,我们还能运用这条专线向省级医院的专家请教。”陶亮说。

  另外,在检验中心,医院引进了一条检验流水线,这将大大缩短患者等待检验结果的时间,医院也能在单位时间里处理更多的检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医院还设置了多台自助报告取单机,患者可自助打印化验报告单,节省就医时间。

  在人才培养上,新院区整体运行起来后,海宁市中心医院还将在全国招募一些“新鲜血液”,并通过省人民医院派驻更多专家来带教本院医生,胡智明说:“这样,医联体就能从‘输血’转向‘造血’。在硬件设施齐全的基础上,这才是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缺乏最根本的办法。”

  记者还了解到,新院还将利用省人民医院的专家资源,开设微创外科专家中心和内科专家中心,其中微创外科专家中心包括普通外科、肛肠外科、胃肠胰外科、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内科专家中心包括普通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脏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等。以后,每天都有不同科室的专家来坐诊,最受益的还是当地群众。

  “我刚到这儿的时候,别说与省级大医院媲美的优质医疗设备了,那时连找个对口的医生、对口的诊室都很难。但现在,新建的大楼,先进的设备,加上高质量的医护人员,变化简直翻天覆地。”2011年,胡智明被省人民医院委派到当时的海宁市三院,他坦言,在省人民医院这个“大哥”的不断帮扶下,他管理的这家县域级的医院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写着历史。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医联体,带着资金去基层 2015-12-23 4107202 2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