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浙商聂忠海描绘“十三五”蓝图——
杭汽轮:铸造千亿级国际企业
本报记者 刘乐平 刘刚
厚厚一本笔记本,A4纸大小的页面上,写满了杭汽轮董事长聂忠海对杭汽轮“十三五”的思考。“我享受动笔写的过程,这是一个思想锤炼的过程。‘十三五’杭汽轮的目标就是打造千亿级的国际化公司!一定没问题。”他笃定地说。
制造业这个根本不能丢
“做企业的,必须坚持独立分析,结合自身产业特性把握大势趋势。”
在星光熠熠的浙商集群中,爱读书的聂忠海,属于喜欢琢磨“大势”的一类人。
每到年末,研究宏观经济形势更是成为聂忠海的必修课,通过大量阅读,从一堆政策文件、数据材料中梳理经济走势的逻辑和线索。他反复对记者表达这样一个观点:“搞经济的,最怕把方向做反,把行情做倒。虽然经济形势中的变量越来越多,各种声音有时候也不免令人头晕,但做企业的,必须坚持独立分析,结合自身产业特性把握大势趋势。”
对实体经济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聂忠海也有自己的判断。工业经济增速、用电量、外贸进出口增长率、投资意愿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对这一连串宏观经济数据,他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而结论是,“实体经济要做好迎接更困难环境的准备”。
形势预判难言轻松,但聂忠海的心里却是有底的。在他看来,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提法非常重要,也是破解当前困难和挑战的重要路径。“你们都关注过,今年国内消费市场出现的一大现象就是,国内消费者以近乎狂热的热情购买那些发达国家的产品,比如马桶盖、电饭煲之类。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就是出在供给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非消费需求不足,而是供给失衡。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现象。”聂忠海自问自答道。
也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尽管今年杭汽轮各主要产业板块中,装备制造板块遭遇到较大市场压力——在整个集团层面,以汽轮机为主要工业板块的营收,刚好与热联公司(投资+金融+贸易)形成很大的反差,“5000个人拼命干,还不如500个人赚取的利润”,聂忠海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和未来没有发生任何动摇和改变,“无论什么时候,装备制造都是杭汽轮集团发展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根!这个永远不能丢掉。创新发展装备制造,这是杭汽轮长期坚持的战略”。而在这种坚持的背后,隐藏着聂忠海对于供给升级的雄心:“坚守实体经济,就是做好产品,制造业做好了一样能赚大钱!”
创新就是让自己与众不同
“杭汽轮要做行业老大,就是你不会做的我会做,你会做的我做得比你更好。”
工业汽轮机是典型的“大产品,小市场”。以驱动汽轮机而言,每年的市场容量大约为150亿元,这么小的空间,杭汽轮想要实现“十三五”千亿级企业的目标,这是不是痴人说梦?这样的疑虑不仅记者会有,在杭汽轮集团内部,也有员工产生疑问。
聂忠海打的什么算盘?
杭汽轮近10多年的大发展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路子。30年前,杭汽轮就从“老师”西门子那里引进了工业汽轮机转子、叶片等核心技术,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最近这10多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和提升。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西门子、 GE、曼透平、杭汽轮、德莱赛兰、三菱和埃利沃特这几家著名的工业汽轮机制造商已成为世界大型工业汽轮机市场领先力量。目前,杭汽轮工业汽轮机占据国内高端市场份额的75%,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左右。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杭汽轮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更大的市场空间在哪里?“向上!”聂忠海斩钉截铁。这个“上”是指燃气轮机、压缩机。就技术而言,汽轮机、燃气轮机、透平压缩机制造在整个设备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如果说工业驱动汽轮机是设备制造业的王冠,那么,燃气轮机就是那王冠上的明珠。
“下一个五年,企业要想实现质的飞跃,再难也得硬着头皮往上走!”聂忠海说,目前全世界能够向市场同时提供燃气轮机、压缩机、汽轮机的厂家也不多。如果企业具备了这个能力,市场空间就是无限大!因此,建设一条工业透平、旋转机械的完整产业链是“十三五”期间杭汽轮的目标,也是实现千亿级企业目标的动力所在。
“西门子、通用等巨头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强大的品牌优势,这些都是中国企业目前欠缺的,也是杭汽轮未来的努力目标。”聂忠海透露,目前,杭汽轮已经成立燃气轮机研究所,延揽了大批高端研发人才,并且已有产品面世。
“杭汽轮要做行业老大,就是你不会做的我会做,你会做的我做得比你更好。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聂忠海说。
深化国企改革厚植“源动力”
“竞争性国有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造,建立‘混合所有制’体制,这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
雄心壮志如铁,聂忠海还怕什么?
10多年前,接掌业绩连续几十年徘徊不前的“温吞水”杭汽轮集团时,他不怕。要知道,当年的杭汽轮只是一家年销售额4亿元左右的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且已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随后几年里,杭汽轮不断以“翻番”的数值震惊业界。
今天的杭汽轮已经是一家年销售额6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集团,聂忠海反倒开始“害怕”。“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不能放开手脚大干”,聂忠海坦言,作为一家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现行的体制机制掣肘较多,令企业失去了对市场灵活反应的能力。
“制定杭汽轮‘十三五’战略规划,必须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这是所有创新的前提”。杭汽轮是1958年建厂的老牌国有企业,体制的弊端和机制的缺陷长期拖累了企业的发展。聂忠海感叹说,杭汽轮是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完全高度竞争的企业,难度非一般的大,国企非常难做。他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深化改革。”
改革布局已经铺开。杭汽轮把集团下属的十几家分子公司进行改革,分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全部拥有股权,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经营团队和不可替代的主要骨干的命运与企业捆绑在一起,解决了“源动力”的问题,真正建立起生态化的平台和合伙人制度,这是杭汽轮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新的更大力度的国企改革也已经启动。“竞争性国有企业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造,建立‘混合所有制’体制,这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聂忠海说。他还透露,作为杭州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企业之一,已有评估机构入驻杭汽轮,正在对杭汽轮的国有资产进行评估。
国际并购迎来最好时机
“立足自身产业,寻找互补的企业,跨界发展但不能越界。”
缺乏高端核心技术,这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一个共性软肋。作为国内行业翘楚的杭汽轮也是如此。以燃汽轮机为例,这是透平机械领域最高端的装备产品,但核心技术依然掌控在西门子、三菱重工、索拉、GE等跨国巨头手中。
虽然在透平机械的细分市场,杭汽轮已经可以比肩这些巨头。比如,杭汽轮是国内唯一一家将工业汽轮机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与GE、西门子、三菱重工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全球只有两家企业能够提供十万等级以上工业拖动汽轮机技术和产品,一家是西门子,另一家就是杭汽轮。但在完整产业链条、品牌优势方面,杭汽轮目前还是无法与西门子、GE这些国际巨头相提并论。
在聂忠海看来,杭汽轮跟同领域内的国际巨头比,弱就弱在产业链不完整上。而眼下的全球低迷的经济形势给了杭汽轮机会。“你不可能什么都自己从零开始,并购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并购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来补全你的产业链。”
但是,尽管很早就动了心思,这些年聂忠海却一直没有出手。这源于他对国际并购的审慎态度。谈及多年前一位同行的并购失败案例,他仍旧有些感叹。“并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了,一定要特别审慎!”在他看来,国际并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资本市场支撑;二是人才支撑;三是全球化能力。
而现在,聂忠海认为,时机正在成熟。就大环境而言,在国际经济曲折复苏中,国际并购迎来大好时机。而且,“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深度全球化的进程中,未来,一家企业没有国际化能力,要么投降,要么灭亡。”
就杭汽轮自身看,国际并购的能力也已经具备。也因此,在聂忠海的“十三五”战略版图里,国际化是重要的一条,“立足自身产业,寻找互补的企业,跨界发展但不能越界”。记者了解到,杭汽轮已经组成专门团队,在全球考察,寻找合适并购标的。
功夫花在“互联网+”上
“制造业服务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对时下热得发烫的“互联网+”,聂忠海也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面对“互联网+”的奔涌大潮,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手段就是拥抱互联网,“但是,必须因企施策,要把功夫花在+互联网上!”
制造业如何“+互联网”,杭汽轮已经有一些尝试。比如,借助物联网技术,技术人员给汽轮机加装上智能控制,通过它搜集机器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实现远程监控。这样做的好处是,帮用户进行机器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发生几率。目前,杭汽轮生产的汽轮机当中,有不少已实现这一功能。按照聂忠海的设想,未来五年,这样的设置将是汽轮机的标配。
“制造业服务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聂忠海对未来市场的一个判断,而“+互联网”就是杭汽轮的应对方式。实际上,制造业服务化这条路,杭汽轮已经早走了几步:从“单一销售”到“成套供应”。“制造业企业既要学会卖‘奶牛’,还要学会‘卖牛奶’。原来卖一个发电机组,这是卖‘奶牛’。现在变成汽轮机、发电机和控制系统成套供应,而且给他组建、安装、调试运行,最终实现卖终端产品,这就是卖‘牛奶’。”
更高层级的智能制造是整个生产流程的革命,这同样是杭汽轮“十三五”的重头戏。事实上,目前杭汽轮的产品已经实现个性化定制产品,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按照客户实际特殊需要,变转速、变供况设计制造工业汽轮机的企业。
未来,在聂忠海的心目中,丰田制造模式是他所向往的工业境界:工厂里看不到停得密密麻麻的货车,仓库里基本上没有库存。为了这一天,他告诉记者,杭汽轮已经在着手进行内部管理、生产流程的再造,目标就是要把整个公司的原料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系统实现全面对接,实现智能化、柔性化制造。
理想够丰满,现实亦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