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记者走访江山市张村乡——

听,山里老人的寒冬心愿

  编者按:寒冬已至,那些独居的老人还好吗?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作出了未来五年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承诺。独居老人作为最需要关心的群体之一,更应该共享小康。从即日起,省慈善总会、团省委和本报联合发起“点亮微心愿,共度夕阳红”活动,让我们行动起来,满足困难独居老人的一个微心愿,让他们在关爱中度过“暖冬”。

  本报记者 沈吟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余静轲

  寒冬降临,独居在山村的留守老人是否安好?日前,记者来到江山市张村乡,走访三户困难老人,倾听他们的冬日心愿。

  陈仁义老人的心愿——

  一口新锅热饭菜

  江山市张村乡双溪口村,距市区63公里,是江山最偏远的地区之一。山路崎岖,去年一场大水冲毁了进出村的唯一道路,虽然已修复,但还有不少路段没有完工,记者一行早早出发,到村头已近中午。

  中午时分,双溪口村东积尾自然村,不少人家的炊烟已袅袅升起,有些人家甚至早早吃完收拾起了碗筷,而72岁的陈仁义老人家里,却没有传来锅碗瓢盆的声音。

  走进老人家里的厨房,一只灯泡晃悠悠地挂在细细的电线上。昏暗的灯光下,勉强能看清碗柜里的一碗咸菜和一碗豆腐渣。“今天早上吃得晚,现在还不饿,中饭没烧。”陈仁义说。老人的牙齿已经脱落了好几颗,说话时漏着风。

  老人的两个儿子早已搬下山,平时只有老人留在山村。老房子收拾得挺干净,客厅整齐地摞着约一人高的柴火。这是老人身体好时,从山上砍下来的柴火,用来生火做饭。

  如今,陈仁义的身体大不如前。去年,他爬到自家的阁楼取东西,一不小心从木梯上摔了下来。“单单这里,就动了三次手术。”他指了指右肩胛骨的地方,现在遇上天气不好,陈伤还会隐隐作痛。

  每天用灶头生火烧饭烧菜太麻烦了。“什么时候饿,就什么时候吃。等会儿要是饿了,再热一热。”老人说,要是有个新的电饭锅,烧饭热饭能更方便点。

  董江林老人的心愿——

  不为油米再犯愁

  双溪口村东积自然村54号,78岁的董江林老人独自坐在藤条椅上,身子一动不动,只有左手止不住地颤动。老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迈出过自家家门了,他双腿残疾,膝盖弯曲无法直立,已有30多年。家里的一只长条凳,是他不能离身的“拐杖”,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

  2013年的一天,老人照例拿着长条凳慢慢移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从那以后,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差,两只手愈发乏力,左手的抖动也越来越厉害。

  家里的黄泥房已经快30年了,房间的地面坑坑洼洼,老人小心地挪动着脚步,朝着自己的卧室挪去。从大厅到卧室,短短十余米的路,他却要花上近十分钟。黄土垒成的四面墙,仔细一看,还能看到墙上一道道深深的裂缝。

  老人有好几个儿女,都已经搬迁下山。只有董江林和70岁的老伴吴文仙相依为命,独守山中老宅。

  “原来家里还种点菜,种点稻,现在不行了,家里的田地基本上都荒了,米和油都要到外面买。” 厨房里的一桶“福临门”调和油,已经所剩无几。“油还能用到下个月吧,平时用得也少。” 两位老人很节俭。灶台上的小半碗鸭肉,已经吃了三天了,再加一碗豆腐渣,这是老人今天的全部饭菜。

  “希望有点油和米。”董江林老人的心愿很朴实,他说,这样就不需要老伴再走山路到村里唯一的小店去买了。

  翁炳土老人的心愿——

  一床暖被度寒冬

  进出双溪口村的山路只有一条,当我们带着两户老人的心愿原路返回时,一起进村的乡干部提起,下山路上经过的双合丰村,有户老人无儿无女,生活困难,去听听他的心愿吧。

  这位老人名叫翁炳土,今年75岁,膝下没有儿女,早年领养的孩子也早早离开了人世。老人心脏不太好,左腿曾骨折,但是勤劳的他在房前屋后种了不少生姜。可惜,今年生姜的行情差,近300斤的姜无人问津,只能在房间里堆着。生姜卖不出,微薄的低保成了老人唯一的收入。

  山里的气温比城里低了许多。翁炳土老人用火钳,从灶台里拨了拨,挑了几块带着火星的炭,放进了火篮。这小小的火篮,是老人冬日里仅有的取暖工具。卧室里,简易的床板上,铺了几层薄褥子。床上的两件薄被子,印花早已洗得褪去了原有的颜色。山中潮湿的空气,让被子摸上去有些冰冷。

  我们问起老人的心愿时,他却摆了摆手,指着卧室里的电视机说:“这也是前些年政府慰问时送来的。”放眼望去,这应该是老人家中最值钱的东西。再三询问下,他低声地说了几个字:一床新被子。

  临走前,同行的乡干部预订了老人的部分生姜,并准备帮他去推销,听到这个消息,老人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我们也希望,一床暖被的到来,能让他再次露出笑容,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听,山里老人的寒冬心愿 2015-12-22 4098621 2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