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

“宝万之战”,非得刺刀见红?

  《开栏的话》:美联储时隔十年再次加息剑指何方?鲁冠球接二连三并购美国新能源科技企业意欲何为?股市大起大落背后的真相动因是什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新成长,经济舞台上演绎的风云变幻,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梳理出财经事件背后的真实逻辑?今起本报推出《FOCUS财经眼》栏目,力求以到位给力的热评、快评,给读者提供一双穿透现象直击本质的财经慧眼。

“宝万之战”,非得刺刀见红?

  蒋卫阳

  这都到年底了,资本市场的“江湖”大佬们好像还没有歇口气的意思。当然,这当中也有的是情势所逼,就如同眼下的万科这般。

  18日午间,万科一则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正在筹划股份发行,用于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资产,股票自18日下午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分析人士认为,此前万科股价大涨现在又紧急临时停牌,显然与眼下激战方酣的“宝万股权争夺战”有关。

  这场股权争夺战一方是以公司董事长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另一方则是以前海人寿和钜盛华为主的“宝能系”。在最近一次增持万科股票后,“宝能系”持有万科A+H股股份达到22.45%,稳坐第一大股东位置。而在此之前,万科第一大股东是央企华润股份有限公司。

  对此,王石明确表示,因为宝能的信用不足,不欢迎其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而宝能系在回应中称,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双方各执一词。

  此事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这几天,许多人的手机微信圈几乎被“宝万之战”的各类消息刷屏。众声喧哗,正应了那句老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恰如观枰,棋局的演进还得看对弈者:输?赢?还是和?说实话,非当事者,腹中经纶谁个能猜透?要不然,“江湖”大佬谁都做得。

  当然,资本市场的股权之争,毕竟不是对弈那般简单,进退之间,它会带来利益的变化、效益的增减,影响到投资者乃至产生社会效应,对此不可不察。

  在万科的企业发展历程中,类似的股权争夺战已非第一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君安证券就曾携数家合作企业,掀起过企业控制权之争。

  此次“宝万之战”同样缘起万科分散的股权结构。按照万科公司相关章程,只要该人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持有公司发行在外百分之三十以上(含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即成控股股东。按照当下万科的股权结构,在“宝能系”入股之前,最大股东华润集团持股也仅有15%左右,万科并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股权分散,相对有利于中小股东,但也给资本介入提供了方便。假设万科目前的股权结构没有大的变化,类似的争夺战有可能不断出现。

  在中外资本市场发展史上,企业并购本是常事,资本市场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资源配置。不管你称前来叫板者为“门口野蛮人”也好,还是制定“毒丸计划”抵挡也罢,甚至邀请“白衣骑士”救驾,只要对方经得起质疑,其购并资金来源合法、使用规范,原也无可厚非。

  但是具体到“宝万之战”这一个案,事情发展至此,“两败俱伤”或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恐怕也不是各方愿意看到的结局。万科作为全球最大房地产公司,多年来在业界树立了标杆形象。无论从什么角度讲,人们都希望这样的知名品牌能够继续发扬光大。此次“宝万之战”之所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很大原因在于人们对“宝万之战”的关切,更大程度上是在关心一家优秀品牌企业和其创立者命运的沉浮。

  照眼下双方势不两立的态势,如果“宝能系”胜出,王石一方话已说死,再经过这消耗巨大的一战,今后的去留自然不难猜到。而这对万科目前的管理架构和成熟的治理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因此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这恐怕是相中其长远价值的投资者所不愿看到的吧?

  如果是王石一方奏捷,那“宝能系”也是骑虎难下。与前次“君万之争”不同,此次“宝能系”是半年来花了大本钱,经过证券市场多次举牌获得增持万科股票的,成本不低。如果收购不成,不仅让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若其使出断臂之策,那些在高位接盘的投资者,也将尝到股价连续下跌的苦果。

  “宝万之战”,非得刺刀见红?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答案是有的。被称为“全流通时代第一起并购案”的国通管业股权收购纷争,就是一例。2008年,国通管业第一大股东巢湖一塑与民企山东京博签署股份转让合同。岂料此后不久,巢湖一塑单方面宣布终止与山东京博的股权转让合同,转而与国通管业第二大股东安徽国风集团筹划资产重组事项。在股权转让被迫终止、预付60%股权转让款无法收回的情况下,山东京博将巢湖一塑告到了滨州市中院,并开始通过二级市场收集筹码。山东京博先后22次增持国通管业,合计买入502万股。至此,山东京博累计持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9.83%,如果山东京博再买入18万股,持股比例将超过10%,届时将二次举牌国通管业。但此时,出乎各方意料,当事双方和解了……对于“宝万之战”来说,如何避免自身最差的可能性,对于博弈双方来说,恐怕也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目前,“宝万之战”仍在继续,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应保证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已经表示,市场主体之间收购与被收购行为属于市场自身行为,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监管层不会进行干预,但前提一定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法治将确保博弈环境的公开、公平、公正,而现在则是到考验博弈双方智慧的时候了。


浙江日报 经济 00010 “宝万之战”,非得刺刀见红? 2015-12-21 浙江日报2015-12-2100006;4107714 2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