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观点
约翰·霍夫曼(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首席执行官):有些人会觉得物联网是一个未来的东西。实际上,它已经在这里了,在各个国家都已经看到了。各个机器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像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的电子设备,现在互联互通已经把汽车、家电以及监测器和遥感器这些东西结合起来。
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应用已有不少,比如安全系统、能量表等等。其实,它可以更多地被应用。今天很多的家庭能源其实都在浪费,比如中央取暖和用水系统,无论家里有没有人,都在消耗能量。通过万物互联,就能实现只有你在家的时候才进行供暖,一旦离开就自动关掉了。也就是说,你在离开这个房子的时候,只要在智能手机上“点”一下,就可以确保资源的节约。
另外,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这种互联互通的设备来了解每天摄入的糖量以及其他的养分;家里有孩子的人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使孩子的呼吸更加均匀;老人在手腕上戴一个表,可以更好地远离疾病……这些例子都表明,这种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的巨大潜力,可以把千家万户联系在一起,可以进行无缝的交流,使世界各个国家的公司通过这样的系统进行交流互动。
乔治·斯通纳乌斯基(奥地利VRVis虚拟现实可视计算国家高新技术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我们正在研究的是虚拟现实可视计算,它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应用,比如医生需要成像来进行诊断,而工程师也需要可视的计算来工作。
大型的基础设施也需要用这样的设备,进行合流数据的工作。因为在可视计算方面,可视的分析数据更加明晰。数据的量、数据的速度以及数据的种类,都在暴涨。我们如何利用大规模的数据,如何进行决策?人眼是一个宽带的接入平台,接入我们的大脑,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并作出决定,可视计算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有助于你做决定。
可视的分析让我们更好地探索数据,可以利用数据,进行整理、纠错。纠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进行数据的建模、优化,看到数据之间的联系。
史立荣(中兴通讯总裁):想富先修路。没有一个很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现在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是不成立的。中兴通讯去年就开始提出了MIT战略,即万物移动互联。我们认为真正的万物互联一定要移动化,因为人类是希望一切都要方便、简单。
我认为未来的手机,应该是个人的一个小的云中心。虽然万物互联,但万物移动互联不可能让每一个小的连接点都有处理和存储能力。因为那样的成本、方便性、应用性根本无法实现。而手机作为个人的一个小的云中心,与手环、手表以及家里的家电、汽车,方方面面都可以无缝连接。
我们现在提的智慧城市应该叫做智慧城市2.0。它通过将更多物联的节点和传统信息的节点连接起来,统一汇集到一个平台上,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部门和市民能够共享信息。过去的智慧城市1.0,更多的是纵向的应用模块,比如交通是交通一个模块,教育是教育一个模块,医疗医院是一个模块。这些模块的信息不是互通的,是信息孤岛。
智慧城市2.0是把所有的信息、所有的节点连在一起,然后让这些信息为大家各取所需,能够共享。下一步的智慧城市3.0,就是这些信息里的数据能够得到大数据的应用。
(本报记者 翁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