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30版:专版

文章导航

美丽乡村 林满安吉

  美丽乡村 林满安吉

  “绿化这个名词太美丽了。山青了,水也会绿;水绿了,百水汇流的黄海也有可能逐渐地变成碧海。这样,青山绿水在祖国国土上织成一幅翡翠色的图案。”湖州籍著名林学家梁希曾这样描绘心中的绿色梦想。

  安吉也有一个类似的梦想——让每一寸山“青”,让每一滴水“净”,夯生态之基、净生产之源、优生活之境,筑就更加美好的家园。

  安吉林地面积207.5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1%,是著名的“中国竹乡”。发展生态林业、加快绿色富民、打造彩色健康森林……安吉林业人正不断地为竹乡添绿加彩,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范县、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浙江省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并连续6年荣获浙江省“平安林区县”。

林下也有“黄金屋”

  “我们这里产的杨桐颜色亮,最受日本人喜欢。”在安吉众合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新国正抓紧时间督促工人赶进度。杨桐,被日本人尊称为“神木”,是供神祭祀的必需品。大拇指粗的一扎枝叶,价值1元多,它是安吉县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树种之一。

  据了解,林新国早在2012年就成立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合作社成员已达60多人,杨桐的种植规模也达到8000多亩。在安吉县报福镇、杭垓镇、递铺街道等地,竹林套种杨桐也成为当地毛竹合作社“林下掘金”的一大手段。

  近年来,安吉县立足自身实际,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因地制宜、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已形成林中培植、竹林养殖、林下休闲三大模式,发展林下经济27.2万亩,林下经济产业产值达48.1亿元,全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的农户达17558户,带动农民就业68585人,为林农增加经济效益4000元/亩,林下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5年,该县被评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安吉发展林下经济,合作社与现代林业园扮演了重要角色。依托合作社调整产业结构,将林下种、养、游相结合,实现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效益化。据统计,安吉30个林业合作社经营面积达7万亩,亩产值增收3000元以上。安吉县山川乡指南毛竹合作社与森林旅游结合,林旅效益明显。2014年森林旅游收入超过600万元。在现代林业园区方面,安吉依托竹产业,以园区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纽带,通过创新管理机制、集聚先进科技,转变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现代林业园区建设。目前,安吉已建成现代林业园区38个、面积23万亩,为安吉县生态高效林业作出高标准示范。赋石毛竹精品园,在毛竹林下套种竹荪取得成功,亩增产值达万元。

  另外,安吉竹林养殖尤其是竹林鸡养殖,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和立体空间优势,也成为林农致富的新渠道。据了解,2014年全县产竹林鸡70万羽,产值3500万元,其中竹林鸡专业合作社5家,年产1000羽以上有30户,年产3万羽以上4户,为从业林农年人均增收3.6万元,竹林鸡成为该县三大农场产品主导产业之一。

  作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安吉把森林旅游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林下旅游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互促发展,形成“生态得绿、农民得利”的森林旅游产业。“游客来了,就是想看这一抹青山、一袭碧水。”报福镇景溪村野趣农庄的业主黄大伟说,这是真正的生态得绿、农民得利。

  目前,安吉县已建成龙王山黄浦源景区、竹子博览园、中国大竹海、中南百草园、藏龙百瀑、大汉七十二峰等16个山水景区,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2014年,安吉县森林旅游收入127.53亿元,接待游客1204.77万人次,门票收入2.2亿元。建成集科学研究、林改示范、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毛竹现代科技园区30余万亩,每年吸引150万人观光、休闲、旅游,实现亩产增收5000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安吉县以获得“浙江省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为契机,积极开展一系列森林休闲养生试点建设。引山入城,新建凤凰山公园、龙山体育森林公园两大城市公园;引水入城,实施“蓝飘带”工程,对县城递铺港河段总长6公里两岸景观,运用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及彩化等技术进行绿化改造;引竹入城,种植2万余棵观赏竹子,彰显竹乡特色。城市绿地景观工程的全面建设,城市绿地面积的快速增长,绿化方式的不断创新,绿化植物配置多样性,使城市森林休闲养生生态景观系统得到明显改善。

  “天赋杭垓,静心小镇”“自在小镇,美丽报福”“时光小镇,泊心章村”“天目慢谷,幸福上墅”“书画故里,秀美鄣吴”“竹海浮玉,天荒地老”……各个乡镇也依托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以林业特色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启动实施三产融合发展的森林特色小镇建设。

彩色健康森林绘美景

  如果只是绿起来,美丽乡村的色彩难免单调。为了让山美起来、路美起来、村美起来,安吉县正开展升级“四边三化”行动,营造景观色彩丰富、病虫害“免疫”能力强、森林火险等级降低和环境保护功能强的彩色健康森林。

  行走在安吉县天荒坪区域,漫山竹海中点缀着无患子、黄山栾树、乌桕、银杏、红枫等彩叶树种;走进村庄,以樱花、海棠、银杏等树种为特色的“一村一品”令人目不暇接。

  今年以来,安吉县以天荒坪区域综合提升为核心,以“一线一点两片区”为重点,升级“四边三化”,全面启动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安吉筛选出适合本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的乡土阔叶树种、树种配置模式和经营措施,提升森林景观水平和林分质量,建设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水源涵养于一体的彩色健康森林1万亩,并注重体现山体色彩效果,对实施范围可视范围山体20米配置使用控根杯大苗或泥球大苗上山,营造视觉效果,其他区域结合项目形式实施森林抚育,补植彩叶树种,努力建成有安吉特色、结构合理、效益充分、功能完备的生态景观林体系。

  “层林尽染千丈画,红黄翠绿一溪诗”,在天荒坪镇余村,300亩彩色森林已初见雏形,黄色的银杏、红色的枫香、绿色的香樟……村民和游客们欣赏到了极美的森林景观。

  打造“一村一品”,安吉县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为载体,依据每一个行政村的地理优势和环境条件,因村定策,科学合理配置种植珍稀彩化树种,在集镇周边、山边、河边、公路边等区域营造彩色森林主题景观,着力突出“观花、观叶、观果”彩色树种效果。重点突出省级森林村庄余村、横山坞村、刘家塘村、双溪口村、高家堂村、马家弄村及湖州市级森林村庄港口村等15个行政村范围的河边、公路边、绿道边、驿站边、村庄周边和游线边选择节点营造主题景观,以点带面,努力建设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的林业示范村。

林权改革铺新路

  今年9月,安吉县因林权改革,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得到国家林业局肯定,所践行的林权改革经验已在全国推广。

  安吉县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有林地面积207.5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1.1%。近年来,安吉县立足县情、林情,积极探索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建立林权作价出资的林木股份制合作社,有效推进林权改革,实现青山变“金山”,绿色为“银行”。

  据了解,安吉县从2006年开始就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198.7万亩集体山林都明确了山林权属,确权到户率100%,共发放林权证7万多本。随后又启动林权信息化工作,将全县所有山林集体所有权全部录入电脑,实现林业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在此基础上,安吉县林业局和安吉县农商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签订林权抵押贷款授信协议,简化林权抵押贷款程序,盘活森林资源。从2007年至今,已累计发放林权贷款458笔,抵押登记面积21.03万亩,贷款金额近9亿元。这些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山林经营,为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

  2009年以来,在“林权作价出资”新型模式推动下,安吉县林业成功构建“一产接二连三、二产带一推三、三产辅一联二”的发展格局,2014年林业产业产值达180亿元,林农人均9920元。

  安吉县报福镇林农杨忠勇,是安吉县首笔林权抵押贷款的获得者,他将这笔100万元额度的信贷资金全部投入到竹林基础设施建设和低产林改造中,改变了原来砍伐毛竹肩背手扛的作业方式,使得每百斤毛竹生产成本从17元降至10元。

  “同时,我县还出台各种森林抚育财政补贴制度,同步推进林权流转和合作经营,探索和推广多种模式的林下经济,为林农在林业增收上争取更多支持、开辟更多渠道。”安吉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随着林权改革后规模流转经营,社会资本竞相涌入,成为林业经营的新风向。


浙江日报 专版 00030 美丽乡村 林满安吉 2015-12-17 浙江日报2015-12-1700007;浙江日报2015-12-1700009;浙江日报2015-12-1700011;浙江日报2015-12-1700020;浙江日报2015-12-1700022 2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