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颁诺奖在我省科技、医疗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
学习屠呦呦,推动浙江科技创新
本报杭州12月11日讯(记者 郭兴华 马悦 曾福泉) 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零时12分,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这是一个历史的时刻!
身着一袭紫色礼服的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全场起立,掌声雷动,为这位85岁的中国老人,为中医药,为科学……
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12位女性得主,第1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浙江宁波的女儿。
远隔着7个时区的故乡沸腾了,兴奋、自豪、崇敬再度通过微信“朋友圈”蔓延开来。作为屠呦呦的“同行”,我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倍受鼓舞。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新的征程再度开启,我省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屠呦呦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浙江全面创新发展。
勤勉创新 救治病患
屠呦呦摘得的诺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从得知屠呦呦获奖到她赴瑞典领奖,两个多月来,家乡浙江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中的关注热度一直在持续,不少同行纷纷表示,要学习和发扬屠呦呦精神,勤于奉献、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建设健康浙江、健康中国。
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奖,这是国际科学界对中医药成果的高度肯定,这是每一个中医药人的骄傲。省立同德医院中药研究中心主任、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寿旦表示,这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医药的价值,“屠呦呦获得诺奖是对我们中医药研究者的一剂‘强心针’,也再次印证了中医药是科学的、有价值的,是一座伟大的宝库,拥有无限的发展前景。”
寿旦告诉记者,40多年过去,青蒿素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用,目前,美、德等发达国家仍在进行着青蒿素结构改变方面的研究,研发更加有效、更少副作用的抗疟药物。“西药办不到的事情,也许我们的中药就能办得到。”青蒿素的成功范例让寿旦更加坚信,源自植物、动物、矿物的中药在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方面有着不小的优势,让中药更多地走向世界,也是下一步中医药研究者们应努力承担起的责任。
“屠呦呦的成功,是190次失败后的不弃不馁,是几十年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在省中医院院长吕宾看来,每一个从事中医药科研的人,都应该学习屠呦呦及其团队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以精诚勤勉的心态面对科研中的困难,静下心来,踏实工作,刻苦钻研,为中医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屠呦呦从浩瀚的中医药典籍中汲取创新灵感,创造性地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吕宾认为,这也是中医药研究的未来方向。“中医药研究要善于利用现代药理学知识,善于利用人类科技的最新成果,善于继承的同时要敢于创新,才能攻坚克难,激发中医药更大的效用。”吕宾所带领的团队从“浙八味”之一的郁金中提取到新的化合物,具有保护胃黏膜及抗炎等功效,现在他们正在对新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药理研究,以期研发出新型的胃癌防治药物。“期待传统中医药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吕宾说。
“医学科研绝不是‘短平快’的工作,这条道路是崎岖的,需要开拓进取、披荆斩棘。”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认为,真正对科学有贡献的人就是像屠呦呦这样的人,在本职岗位上默默耕耘、团结协作、不懈努力。每一个医学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像她学习,用一颗赤子之心去追求科学,追求对人类的贡献。“获奖并不是她最大的成功,她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的福祉才是最大的成功。任何科学成果都需要时间和效果来检验,绝不能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绝不能只为了获奖而做科研。”
如今,王建安正着力于利用干细胞技术对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组织进行修复,同时也在研究用介入的方法不开刀治疗心脏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目前心脏病患者人数正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健康的主要‘杀手’。”王建安期待着,自己的这些研究能够越来越多地转化为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挽救更多的生命。
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副教授陈洁看来,屠呦呦身上最闪光的品质,就是对事业的无比热爱,正是这份热爱,让85岁的她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要坚守住一份纯净和专注,坚守住对医学和科学的热爱。始终保持淡泊之心,始终坚持科学精神,执着于用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人类。”
而如今陈洁所在的我国首个集临床医生、护士、心理康复于一体的低视力团队正创新着低视力治疗的方式,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光明。她深爱着这份工作,也期待着能够像屠呦呦一样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坚守,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更好地看清世界的缤纷颜色,更好地享受多姿多彩的生活。
专注科研 勇攀高峰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善于创新,勇攀高峰,荣誉的光环背后,是屠呦呦作为一名科学家的高尚人格和科学态度。广大科技工作者纷纷表示,要将她作为学习的楷模,为浙江科技创新奉献力量。
中国计量学院副校长俞晓平表示,屠呦呦传承创新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她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这对他所从事的绿色生物农药创制研究启发很大。“在菌种筛选、发酵优化、成分提取、制剂研发等每个传统环节,进行技术和工艺的创新都有可能取得巨大的进展和突破,我们做科研必须要注重每个细节。”
浙江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汤江武研究员被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事迹所感动。他认为,屠呦呦为科研工作者带来许多启示。科研工作应当目标明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为人类造福为己任,屠呦呦的科研经历生动地说明,搞科研需要专注、投入,不计个人得失。“特别是在当下的环境中,科研工作者更应以屠呦呦为榜样,心要沉得下来。”
汤江武认为,屠呦呦获颁诺奖还显示了应用研究的重要性,提醒科研工作者更注重应用研究,解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作为微生物专家,汤江武近年来在我省多地开展科研项目,以微生物技术处理养殖污水,取得良好效果。在汤江武团队的帮助下,我省多家万头规模养猪场得以用较少的投入和较低的运营成本,每天处理几百吨养殖污水,而且处理后水质优于污水排放标准。“我们就是面向‘三农’需求,为农业提效农民增收服务。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向田间地头,为农民谋福利。”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特级专家陶春辉研究员说,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莫大光荣。“她执着、坚韧的精神,值得所有科研人员学习,激励着人们攀登更高的科学山峰。各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从她甘于寂寞、勇于挑战的经历中受到震撼。”
陶春辉说,海洋科考同样需要克难攻坚的精神。作为中国大洋40航次的首席科学家,陶春辉即将登上海洋二所与温州太和船厂合建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赴西南印度洋执行任务。多年来,海洋二所的广大科研工作者敢为人先,足迹遍布茫茫大洋和冰雪覆盖的极寒之地,在神秘莫测的深海和人类从未涉足的领域开展各类科学研究,排除万难、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陶春辉多次担任大洋航次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专家,总是带头出海科考,每年几乎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海上工作。在他和科研团队的努力下,我国海底硫化物资源勘探领域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长足进展。陶春辉表示,未来他将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发扬屠呦呦精神,带领科研团队在科学的大海上勇敢航行,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屠呦呦的科学精神,让药学科研工作者们倍感振奋。不久前,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诞生了一项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突破——在全球首创维生素D3系列药物的化学全合成方法,与合作企业建立的全球最大的该系列药物生产线,也已经顺利完成试生产。这一举打破了全球维生素巨头——荷兰帝斯曼的垄断。
“眼下,中心正汇聚各类创新要素,重点突破一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在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药物品种进行绿色化改造的同时,降低药品生产成本,彻底解决老百姓用药难、用药贵问题。”浙江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苏为表示,正如青蒿素带给世界的改变,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他期待着能不断通过创新,研发出更多的好药。
在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雪松研究员看来,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一大盛事,她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激励着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刘雪松回忆起自己几周前访问中国中医科学院时的情景。已是晚上10时,北京大雪纷飞,而中药研究所大楼仍然灯火通明,许多科研人员仍在岗位上工作。刘雪松感到心中十分温暖:“正是这样的团队,几十年如一日保持了高昂的科研热情,才能诞生像屠呦呦这样的优秀科学家。”
刘雪松认为,屠呦呦带给科研工作者启示,搞科研不是一蹴而就,而需要持之以恒。要经历艰苦卓绝的漫长过程,才能取得宝贵的成果。刘雪松领导的团队近年来致力于研发中药数字化生产技术,与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一大批中药数字化生产线,近5年药品累计产值已超过300亿元。刘雪松表示,将继续学习屠呦呦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精神,树立为人类谋福利、作贡献的坚定信念,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