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吴兴:淤泥就地变为绿化土

变废为宝节约成本4000多万元

  编者按:全省各地“五水共治”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清理出的淤泥、污泥该往何处去?在湖嘉地区,吴兴、嘉善等地巧用淤泥变废为宝,但也有不法分子在长兴非法倾倒印染毒泥、危害环境。印染污泥有哪些危害?到底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淤泥?请看本报记者报道。

  本报讯 (记者 江帆 通讯员 张蘋) 湖州市吴兴区的西山漾湿地公园里有一道独特的风景——西山漾中清淤上来的河泥被平铺着,上面用黑色真空薄膜平整盖住,每隔几米就有一根白色的空心泵立上头抽水。远处河道上,清淤船只在辛勤工作,乌黑淤泥伴着轰隆隆的响声,通过管道被运送上岸。

  “这就是我们新探索使用的淤泥固化技术,通过真空预压的方式可以解决淤泥放置处理的难题,大幅度缩短淤泥处理时间,处理后淤泥的承重能力还比普通方式处理的淤泥提高一倍以上。”吴兴区水利局吴永祥介绍,吴兴区启动西山漾综合治理工程,将清淤出来的河泥就地转换,变为湿地公园种植花草需要的绿化土壤,既可以解决淤泥自然堆放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又可以节省绿化费用上的支出。“目前85万立方米淤泥已经通过真空预压的方法转化,成为11.5万立方米的植物绿化土,节约成本约4000多万元。”

  “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之后,吴兴区作为平原河网,清淤工作是重点,如何解决淤泥出路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昔日农家“捻河泥”用在田地上,那可不可以也用到城市绿化上?西山漾综合治理工程和西山漾湿地公园成为吴兴区淤泥变废为宝的衔接平台。

  据了解,淤泥处理后变成平整成片的“固化土”,固化后泥中的含水量仅达30%左右,含水率低、强度高、运输方便、适宜堆放,且分离后所得的余水达到国家地表水排放标准。

  整个西山漾计划清淤面积100.82万平方米,清淤土方工程量187.57万立方米,全部完成后将就地转化成25.38万立方米的绿化土。按照淤泥外运、购买绿化土的普通步骤,原成本大约需要75元/立方米,而现在通过“真空预压法”将淤泥就地转化为绿化土,成本是26元/立方米,每立方米可以节省49元。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吴兴:淤泥就地变为绿化土 2015-12-10 4088158 2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