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政企协手促转型

——三论加快浙江沿海港口发展

  李金龙

  浙江沿海港口的转型升级涉及理念转变、模式转型和结构改变,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改革过程。前不久筹建的浙江省海港委和挂牌成立的浙江海港集团是浙江的两个关键性角色,能否正确发挥作用对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至关重要。

  新近筹建的浙江省海港委作为政府代表,应当发挥好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制定政策,主要解决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集约高效、安全绿色、智能化信息化和竞争力、辐射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向性和战略性问题;二是做好规划,主要解决布局结构优化等问题;三是制定实施法规标准,主要解决安全环保要求和市场秩序等问题。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具体问题:

  一是岸线、陆域、水域、航道等属于公共资源,易于定价,但难于确权,单纯通过市场方式容易被过度使用,需要政府对权属或供应数量加以控制;二是码头、堆场、仓库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安全服务属于公共物品,难以定价和交易,需要通过政府收税(费)来提供。三是港口装卸、仓储等港口服务带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由于缺乏竞争难以定价,但又具有明确权属,单纯通过市场方式容易造成供应者的过高定价,需由政府对于价格加以管制。当然,随着集疏运体系改善和港口密度增加,这一特征将趋于减弱。四是港口服务衍生的物流、商贸、报关、报检等增值服务大多属于“私人物品”,数量最大,市场机制是其最高效的交易方式,但由于与港口服务关联紧密,往往易被捆绑而同样可能带有区域垄断属性。

  在规模发展上,浙江沿海港口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应该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补足结构性短板,重点是解决主要货类的系统性不足和应对国际国内运输结构、布局结构调整的挑战;二是根据对需求增长的科学判断,落实港口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综合考虑港口生产的不平衡性、缩短船舶在港待泊时间的重要性和码头建设周期长的特点等因素,放眼长远,保持有序建设速度,确保港口规划建设在整体上始终处于适度超前状态。

  当前,海港集团可以考虑以建设“五型港口”(质量效益港口、商务便利港口、物流枢纽港口、绿色低碳港口、平安和谐港口)为抓手,推动沿海港口进行“三种转型”。

  ——功能结构转型。调整港口功能布局,根据“一带一路”和江海联运服务经济产能变化需求,适时调整港口功能布局,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物流增值服务;积极培育市场,优化货种结构,注重差异化发展,规避因传统大宗货源下降带来的市场风险;加快生产结构转型,打造现代物流港口,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下的老旧装卸设备,加快港口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提升港口的内生动力。

  ——战略调整转型。一是积极推动单一产业向产业链转型,延伸港口服务产业链,提供劳务输出和管理,加快港口货物承运人向综合物流商转变。拓宽港口经营业务,以资产为依托,纵向拓宽港口经营业务,培育新增长点,调整淘汰低增长的产能业务;二是推动资本与产业结合转型,针对目前港口码头的重复建设现象,采取存量并购整合方式,走内涵发展之路;三是推动产业资本与产业的转型,港口企业通过有效配置自有资产,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适时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直接融资、一体化发展,实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运营方式转型。在运营模式上要从传统的单一装卸服务功能向全程物流服务运输转变;在港口市场类型上要实现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港口建设上要由单一通道建设向枢纽港口转变;在规模化发展上克服单打独斗,加强港口间的合作,向船、港、货联盟共赢转变,形成规模化经营。

  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利用港口交通服务创造新的应用、新的价值的港口运营商企业才是未来的赢家。贯彻交通、产业、空间三要素协同发展理念,实现基础设施之间的功能互补,构建多元化资本结构,是“一带一路”战略下港口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浙江沿海港口应当在海港委的主导下,在海港集团搭建的平台上,将自身发展与国际合作分工、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紧密相连,共同发展创新,构建港口生产、物流园区、临港工业、海运、商贸、地产、金融等配套服务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从而在大幅提升区域招商引资能力、聚集产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由大变强”的二次崛起。

  (作者为港口物流专家,现供职于义乌交通局)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政企协手促转型 2015-12-10 4027875 2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