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美的“对接”
——从“文化礼堂”到“礼堂文化”的新昌实践
文/陈全苗 曹陆英
一次完美的“对接”
——从“文化礼堂”到“礼堂文化”的新昌实践
文/陈全苗 曹陆英
建“文化礼堂”,其最终目的是发挥“礼堂文化”。显然,“管好、用好”文化礼堂,比“建好”更重要。
在已建成的62座文化礼堂中,新昌作出了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发挥“礼堂文化”,首先是要延承我们的乡村记忆,让农村“望得见乡愁”;其次,是要激活农村基层文化,重建农村文化生态,构筑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再次,是拓宽农村的致富渠道,促进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农民得到实惠。
新昌的主要做法是,政府重在主导推进,真正的主体,是农村与农民;如此,才构成了新昌“礼堂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特色性。
近日,我们实地走访了新昌的几个乡村,真切感受到了政府推进与农民需求的一次完美对接,感受了“文化礼堂”、“礼堂文化”的活力与魅力……
激活一个村的梦想
——镜岭镇外婆坑的启示
“穷村”也有梦想
外婆坑,地处新昌县的大西南,西邻嵊州市和东阳市,南毗磐安县,是一个真正的“僻远村落”。
在上世纪90年代,它也曾“名声在外”——绍兴市最穷的村。
穷的“根源”在于山,就连进村的主路,也是当年在陡峭的岩石壁上凿出的20厘米宽、60米长的“鸡肠道”,一面倚着峭壁,一面临着溪坑,十分难行。村里的路也没有一条是平坦的,上上下下,弯弯曲曲。
没有人愿意一直穷下去。已担任了26年村支书的林金仁,曾经是一个箍桶匠,却不甘于这样的贫穷。从1991年起,他一直在想办法,动脑筋,不断地修路,不断地挖掘村里的山水资源,开辟致富渠道。
慢慢地,外婆坑变了,“外婆坑龙井”和“江南民族村”两块牌子树起来了,他自己也获得了全国劳模等诸多荣誉,甚至造就了“省长八上外婆坑”的佳话。
然而,这里距新昌县城毕竟有45公里之遥,山高路远,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想要真正地改变,始终还差一点火候。
机遇来自于2013年。这一年,村里响应政府号召,将村祠堂改造成了文化礼堂,村里一系列的改造提升工作也全面展开。
县里的“文化走亲”活动,村里的自发演出活动,让这个局促在大山一隅的小山村,始终氤氲着文化的空气。
从“祠堂”到“文化礼堂”,绝不只是名称上的改变,而是对时势的呼应,是村两委、530多位村民心态上的改变。
礼堂文化,是一棵“迎客松”
黄山奇观天下闻名,但去黄山,很多都是冲着著名的“迎客松”去的。
文化礼堂、礼堂文化,何尝不是外婆坑村的一棵“迎客松”!
对此,同行的县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科长蔡国仁、科员吴文博,以及镜岭镇宣传委员梁赛东,感受至深。这两年,他们一直在关注外婆坑的文化礼堂建设,是外婆坑变化的见证人。
过去,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山水自然资源的外婆坑,因地理位置偏远,一直只能“藏在深闺”。文化礼堂,则让这些“资源”,糅合成了以“文化”为核心的“美丽资源”,而获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文化礼堂建成虽只有两年多时间,但每个周末,外婆坑都会迎来数百名外地游客,也吸引了附近的商贩来这里设摊。周末文化礼堂,让外婆坑渐渐有了“山区庙会”的味道。
应该说,游客们是以观看文艺演出的名义而来,最后收获的,是这里的乡土风情、乡里土货,浓郁而炽烈,纯正又地道。这在过去,几乎是村民们不敢奢望的。
相应的,是整个村子“活”了。一幢幢石头垒砌的古老民居、一个个洇着历史遗痕的大小景点、一处处天造地设的山水景观,甚至包括“外婆坑”名称的来历,都在文化这一条“丝线”之下,被聚焦,被关注。
而曾经的“外来媳妇”,也在文化的大旗下,造就了全绍兴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致”——来自全国各地11个民族的近60位少数民族媳妇,将这个“江南民族村” 演绎得风情无限。
就在2015年,外婆坑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这无疑是礼堂文化结下的又一枚硕果。
文化,是一座让人仰视的高峰,同时也是一条汇纳百川的河流。在文化的聚焦之下,曾经分散、杂乱、不成体系的物事,自此有了一个“神经中枢”,纳入了一条可管可控,更可远及千里、深入人心的“文化管道”。
这当是建设文化礼堂的一大初衷。
现在,村支书林金仁的心中已有了更大的梦想。
文化可以改变一个人,文化同样可以改变一个村。在林书记的眼中,这里的青山绿水,这里的茶叶玉米,这里的纯正民风,这里的民族风情,现在却是外婆坑致富的最大资源。
目前,连接新昌大佛寺、穿岩十九峰,形成了旅游一条线。今年5月,“江南民族村”农家乐正式迎接游客,到目前累计已有游客50321人次,营业收入100多万元,极大带动了村民致富。
12家农家乐包括1家集体式农家乐、可供100人住宿的度假屋,以及很快就要上马的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外婆坑,在发挥“礼堂文化”、创建省内外知名的乡村度假旅游地这一条阳光路上,走得格外畅情、欢实!
发现一个村的价值
——儒岙镇横板桥村的启示
改变,从文化礼堂开始
改变,是从一座文化礼堂开始的。
这里曾经是一块空地。今年8月,一幢投资达150万元的文化礼堂宣告落成,堪称横板桥村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嬗变。
横板桥村,是儒岙镇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山区农村,世代扼守在新昌县南部,曾经拍过电影《奇袭》的惊险公路“会墅岭”就在它的附近,往南不出10多里,就是天台县地带。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如果没有104国道穿村而过,几乎没人知道它。
由于地处偏僻,村级经济十分薄弱,村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十分得“宁静”。
但这样的“宁静”,却非山村人所愿,他们每一天梦想的,是改变!
因此,当县里准备在村里建一个文化礼堂时,横板桥村作出了积极的响应。无奈村太穷,幸在通过县里专门为部分文化礼堂设立的“一事一议”平台,获得了66万元的县财政补助,剩下的资金缺口,又几乎是由企业、乡贤、结对单位承担,按村支书王伯强的话说,村里就提供了一块空地,几乎是“白得”了一个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7月落成,8月启用。而在我们走访前的9月、10月两个月时间,这里竟热热闹闹地举行了9场演出活动,还吸引了邻近几个村的村民前来。讲史述今的“天姥讲堂”,更演绎成了新昌县的一块文化品牌。
这个曾经十分安静寂寞的山村,似乎在一夜之间“醒来”了。村民们像是第一次发现自己村子的价值,许多梦想也一下子被激活了。
这些演出活动,大多属于县里或镇里的“文化走亲”,是送到家门口的文化盛宴,但村民的心窍也一下子被打开,短短两个月,村里就自发成立了3支文艺队伍。
村民们还发现,演出的是“文化”,但带动的却是“经济”——随着外来游客的增多,番薯、玉米、水果等出现了旺销的好势头,一些家庭旅馆、餐馆也跟着美了一把……
显然,一座文化礼堂,改变的不仅是“文化生态”,更是“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同时,也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心。
只有让农民看到这样那样的“实惠”,文化礼堂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礼堂文化,是一剂“活性酶”
改变并不止于此。
“自从有了文化礼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几乎每个村民都能背上几句。平时开挖机的村支书王伯强,也能背上五六首唐诗呢。”说起这些,陪同的儒岙镇文化副镇长宋元钦不免有些自豪,因为此前,他曾是县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科长,对于文化礼堂带来的变化,他一一看在眼里。
原来,当年李白“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登山地点,就在这个横板桥村。
早年,村里还有一座古老的天姥寺,在文革期间遭到了毁坏,一块重达上千斤、书有“天姥寺”等字样的石碑也被丢弃于一水塘,偷偷打捞上来之后,却只能一直随意地躺在某个角落。文化礼堂的新建,石碑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现在,石碑就安静地躺在文化礼堂的二楼陈列室,同时陈列的,还有横板桥村的村史、荣誉史,以及各种生活生产器具,比如风车、石臼等,细诉着一个村的前世今生。
而在文化礼堂的楼上楼下、里里外外,到处张挂着“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一类的唐诗书画。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历史上,曾有上千名唐朝诗人、数千首唐诗吟诵天姥山,作为登临天姥山的一个主要入口,横板桥村怎能不奉唐诗为“至宝”?“孝义廉耻忠信礼悌”、“勤俭朴实、贵不凌贱……”
据了解,全县已有55个农村文化礼堂设立了家训村训展示墙,编印了集家规家训和村规民约的《传家宝》小册子5000多册,将家训文化有效融入党风廉政教育,潜移默化引导党员干部的品德行为。
而这些做法,在文化礼堂出现之前,几乎是不敢想象的。
何为乡村记忆,何为乡愁?文化礼堂,就是乡村记忆的一个存放之地,在这里,不但能看得见历史,也望得见乡愁。
“礼堂文化”还在持续发酵——
就在不久前,为方便游客登临天姥山,村里自筹资金,已开建完成了一条4公里长的上山车道,现在,另一条1公里长的步行道也在着手修建。一个村级农民公园,也已被提上了村两委的议事日程。
也是在最近,县城有一老板,准备在村里投资新建该村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宾馆。村民们的心思也活泛了,有心投资农家乐、民宿、水果采摘……
村主任张月团说,有了文化礼堂,村两委有了方向,村民有了奔头。
“一座天姥山,一座天姥寺,一座横板桥,一条致富路,一个中国梦。”书于文化礼堂墙上的这一首“村诗”,道出的不仅是希望,更是对文化礼堂的一种感激!
集聚一个村的民心
——来自梅渚镇梅渚村、大市聚镇西山村的启示
“村晚”,因文化礼堂而兴
文化礼堂,对于偏远乡村,是“雪中送炭”,对于相对繁华的村落,则是“锦上添花”。
确实,有许多农村并不缺钱,并不缺人才,也不缺文化,缺的只是一块“文化高地”。文化礼堂进村入乡,弥补的正是这一个缺憾。
“梅渚村晚”连续5年的高调亮相,就是被文化礼堂点燃的一股炽热“村情”。
“昨天,一向静谧的新昌县梅渚古村热闹不已。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几个穿着红绸衣服的白发老人匆匆而过,涂着红胭脂的小女孩们蹦跳着跑向村文化礼堂。原来,当晚将举办新昌县梅渚镇一年一度的农民村晚。”2014年12月《浙江日报》的一则报道,就是以这种“文化”的方式开篇的。
确实,这一台经过2个月精心筹备的闹新春晚会,已是第5个“梅渚村晚”了,带给人的不仅是观感上的享受,更有心理上的愉悦。村逢喜事,精神岂能不爽!
显而易见,一台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草根新年晚会,能够五度上演,足以说明农村已不再是“文化沙漠”,农民也有“八小时之外”的文化需求。文化礼堂,就是顺应了这种需求。
文化,并不虚空,也不神秘。只要引导及时,推动有力,草根的力量,民间的热情,就会被无限地激发,最终成为乡村文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有生力量。
因为文化礼堂的建设,2013年底的这台“梅渚村晚”,获得了全面的“升级”——第一次由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新昌县委宣传部主办,梅渚镇党委、政府承办,并进行了网络直播。农民依然是主角,晚会依然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
政府所做的,只是肯定它,推广它,宣传它,并使之成为当地农民过年的“新民俗”。
文化礼堂,是一个“聚心堂”
文化礼堂,其实是在告诉农民朋友:农村,不再是“被文化遗忘的角落”。
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农民的需求花样万千,但万变不离“一宗”: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农村、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草根”的活力、精神的动力、文化的魅力。
这是新昌县在推进文化礼堂建设中,始终掌握的一个原则。
梅渚村,曾是梅渚镇集镇所在地,镇政府搬迁之后,遗留下一个可容纳1000多人的“千人大会堂”,会堂虽已陈旧,设施也明显落后,但风采犹存,功能犹在。建设文化礼堂,是拆旧建新,是移地新建,还是旧物利用?
物尽其用!县里选择了后者,镇里、村里也选择了后者。
节约成本,不劳民伤财,固然是一大理由。但顾及文化所特有的传承性,则是更重要的原因,因为这里,存放着一方百姓的乡村记忆,有着文化传承的基因一脉。
西山村、拔茅村、回山村等许多村,也同样是由原来的大礼堂改造的。
文化,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展示着一个村的繁华过往,承继着一代代人的记忆,也展示着一个村民的所想所求,延续着一代代人的梦想。文化礼堂,不仅是一个“聚艺堂”,更是一个“聚心堂”。
文化礼堂,正越来越成为在新昌农村的“文化地标,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