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望乡

老鞋匠的坚守

  东阳 厉守龙

  东阳市上卢管理处湶塘小区居民任祖宝,从12岁开始学做布鞋,一做就是47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老鞋匠。

  制布板、缝鞋底、切鞋底、做鞋襟、绱鞋(东阳土话叫“上鞋”,即把鞋襟和鞋底缝在一起)直至楦鞋,道道工序都是纯手工操作,哪一道工序都不能偷懒。其中,尤以缝鞋底和绱鞋最费时费力。有时为赶进度,还得没日没夜地“开夜车”,却也赚不了大钱,因此,如今仍在从事此业者,已为数寥寥,特别像3至7岁小孩穿的小鞋,唯有任祖宝还在做。

  漫漫40余载,任祖宝亲历了老布鞋的兴衰成败。起初,为了生计,还在读小学的任祖宝就跟着会做鞋的父亲,边读书边学做鞋。从最简单的搓麻线开始。由于他从小身体结实,力气过人,再加上聪明好学,很快出师,大家都夸他做的鞋特别结实耐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任祖宝做好一些鞋后,除了等待顾客上门购买外,还主动出击,背着做好的鞋襟和工具,走村穿巷地吆喝一声:“上鞋啰!”那时候,许多农妇都自缝鞋底,但不会绱鞋,亦无绱鞋工具。听到任祖宝的吆喝声后,她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将鞋匠团团围住,请他为自家绱鞋。

  再接着,缝纫机的出现让鞋襟制作转由机器代劳,其他工序的操作依旧用手工,至今不变。随着机器制鞋襟效率的提升,他外出绱鞋的次数也更多了,足迹遍布湖溪、巍山、黄田畈等全市所有集镇。凭着手艺和信誉,任祖宝赢得了众多的顾客,销路越走越宽广。他本人逢农历每月二、五、八赶六石,三、六、九赶上卢,一、四、七赶东城(东门菜场),收入颇为可观。

  “做生意靠的是诚信。”他说,除质量过硬外,老布鞋如此受欢迎,还因为它所传递的那份乡土情结。

  近年来,任祖宝把制作布鞋的全套手艺手把手地教给了一儿一女,如今,兄妹俩基本上都能单独完成所有工序的操作。他还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这门手艺。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0 老鞋匠的坚守 2015-12-08 4090869 2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