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品牌+产业+资本,新青年歌舞团成为文艺团体登陆新三板第一股

一家民营剧团的创新样本

  编者按:从昔日蜗居铁皮房,到而今累计演出2600多场、总营收逾7000万元,进而登陆资本市场、并致力搭建文化演艺企业上市平台,一度濒临倒闭的民营杭州新青年剧团在政府及时扶助下,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断的创新探索,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他们的经历,对我们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骨干文化企业等颇有借鉴。

  见习记者 缪佳敏

  通讯员 华夏 陶梁 杨培强

  11月29日上午,位于萧山闻堰街道的“新青年演艺产业园”里,锣鼓声响,又一家民营歌舞团入驻产业园,想要借由张钎打造的文艺团体孵化器,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整个下午,他们都在讨论一件事情:如何帮助这个歌舞团完成上市新三板前的第一项准备工作——项目孵化。

  张钎,杭州新青年歌舞团团长,新青年演艺产业园的经营者。就在两个月前,他刚带领这个只有11年历史的“新青年”,敲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成为中国文艺团体登陆新三板的第一股。现在,他的工作状态已和以往大不一样。除了要管理歌舞团的日常表演,如何兑现上市之初“要做好一个孵化器”的诺言,已占据他日常的大部分时间。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正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指出的,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杭州“新青年”的“品牌+产业+资本”三步走,已成为中国文艺团体寻找创新模式的一个典范。

  困境中写给市领导的信

  在杭州萧山闻堰街道的18000平方米的“新青年演艺产业园”里,“新青年”已与初创时大不一样。那时的“新青年”,只有8位演职员工,一年演出次数不超过10次,但现在,他们已累计完成国内外演出2600多场,总营收超过7000万元。

  初冬的清晨,到访“新青年”,张钎打开练功房的大门,一群年轻的舞蹈演员正在为3天后的演出紧张训练。舒展的双腿与透进玻璃的阳光,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这一刻,张钎觉得无比幸福。8年前的他,不敢奢望这般场景。彼时,他们蜗居在杭州四堡租来的铁皮房内,设施陈旧、破败不堪,房子边上就是农田,每到农民浇灌庄稼时,“外面大臭,里面太臭”。

  运营歌舞团的艰难,让张钎十分痛苦,“2007年的冬天,我给大家发完工资后,再也拿不出一分钱。”

  经过一夜漫长的思考,张钎做了他这辈子都觉得惊讶却又十分庆幸的决定,“我给市里的领导写了一封信”。

  在信里,“我先介绍了一下‘新青年’。3年来,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前面是村民,后面就是猪圈。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兢兢业业,非常珍惜每一场演出机会。

  张钎在信里写道,“我想问问,杭州是不是需要我们这样的民营团体存在?如果需要,能不能帮我们一下?”他不奢望得到回应,只想以此来祭奠“新青年”的终结。

  然而4天后,一位来自杭州市政府的领导突然上门造访,说是来调研。又过一周,张钎领到30万元,这是来自政府的一笔扶持资金。

  “品牌内容创新”实现蜕变

  这笔30万元的资助,让年轻的“新青年”得以喘息。然而静下心来思考,张钎发现如果再按原来的模式走,“新青年”很快又会坐吃山空。“要活下去,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学会创新。”

  作为一个面向大众市场的文艺团体,有观众才有一切。怎么抓住观众的心?根本还在于作品。张钎开始潜心创作。第一步,就写自己的亲历故事。

  2008年,他和杭州文化馆一起,将自己在过去3年的经历改编成了情景舞剧《在路上》,讲述了一群外来务工者,在生存的挑战中战胜自己,在机器轰鸣声和钢筋水泥中编织着自己的希望,塑造自己的灵魂。

  这个剧目在当年西湖之春艺术节上获得了新剧目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舞美奖、浙江省戏剧节剧目奖等。

  2010年,“新青年”又与杭州市文联创作了大型现代舞蹈诗《词风》,将杭州南宋文化推广出去。“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张钎说,《词风》以宋代最具代表性的四位词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与南唐李煜的五首词为五个篇章,用现代舞的表现手法,展示宋词的品质与美学意境。当时的中国文联副主席白淑湘看完之后,连声说:“好看,这是现代人对那个时代的思考”。《词风》获第七届中国当代舞现代舞大赛“荷花奖”,这是中国舞蹈界的“奥斯卡”。

  带着“用舞蹈打破语言障碍”的思路,张钎先后率团把“杭州文化”带到土耳其、希腊、美国、加拿大,当地华人看到了这样的演出,都十分振奋,“他们觉得我们给华人长脸了。”

  像这样的奖项,“新青年”共获得不下30项。这个名字渐渐崭露头角。张钎他们常常调侃自己,“我们不需要床,因为我们不是在演出中,就是在赶往演出的路上。”

  刚上任不到半年的团长助理小杨给记者描绘了团里的一周生活,“第一天晚上,我们在舟山艺术剧院演出完毕,11时出发前往上海,凌晨抵达。第二天早上7时,演员起床走台排练,晚上6时30分演出结束,赶往沪松码头,凌晨1时30分到达嵊泗列岛。第三天早上7时30分接着走台排练,演出结束后,继续赶往湖州,准备下一个演出……”

  他说,这样的生活是常态,这是他们热爱的演艺事业,演出的邀约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

  演艺航母从产业园启航

  2011年,新青年歌舞团的财务报表上,营收一栏首次出现了8位数。张钎记不清接待了多少拨同行来取经:一个只有三四十人的团体,如何实现上千万收益?

  “昔日的困局总像一块伤疤,时刻提醒着我去创新去突破。”张钎说。在走品牌路线的同时,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在院团经营模式上实现突破,真正站稳脚跟。

  2014年,张钎在位于萧山闻堰文体中心里组建起了“新青年演艺产业园”。他要在原有三四十人的演出团队基础上,把这个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个演艺航母。这艘航母将由“一园、二点、三棚、四演、五中心”组成。

  所谓一园,即一个演艺产业园;二点,即定点演出:湘湖水景秀和湘湖艺术中心;三棚,即录音棚、演播棚、马戏棚;四演,即春、夏、秋、冬;五中心,即演艺企业孵化中心、舞美物流中心、演艺中心、湘湖文化艺术中心、浙江舞蹈培训中心。

  张钎说:“新青年要以做实业的精神构建演艺产业化的新路。发挥集群优势,改变以往全团为一台歌舞晚会服务的模式。要做一个能综合立体演艺产业对接的文化演艺品牌。”

  新青年演艺产业园里,先后吸纳了17家文创演艺企业,内容涵盖舞美设计、票务、艺术学校、录音棚等内容,并打通了“演艺一条龙”产业服务业务,从舞台搭建,到舞美灯光设计,再到音响器材提供等,全部可以由产业园的各个企业承担完成。

  产业园还引进了“3人魔术工作室”、“杂技团”等专业演出企业,与“新青年歌舞团”原有的歌舞演出进行“互补”。

  此外,张钎还很注重演艺与其他产业融合。过去十年,他借着“文艺惠民”的平台,以每年近200个联系点的速度,建立起了600个基层联系点,将“新青年”彻底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当中,将基层演艺资源整合到了一块儿。

  产业化使各类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张钎终于摆脱经营困境,站稳了脚跟。

  “资本模式创新”突破自我

  2015年,新青年演艺产业园实现收益零突破,此后,张钎着手布局“新青年”的新三板之路。“想借助资本的力量,谋求传统院团突破。”在这一文艺团体向资本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张钎十分感激当地政府给予“新青年”的引导和支持,让他们不用再像无头苍蝇一样寻找出路。

  “我们参加了许多由各级政府组织的文化企业管理人才培训班。他们邀请外面的专家与高手为我们拓宽视野。团里的很多人才出国培训,也是在杭州市委宣传部《民营院团人才梯队建设专项资金》的扶持下完成的。”

  “2014年我们启动挂牌程序后,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萧山区发展和改革局为注册在萧山、并上市新三板的企业提供了200万元补助;闻堰街道也在此基础上提供1∶1配套。他们还在税收上为我们减负,减少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事实上,在“十二五”期间,为鼓励像“新青年”这样的企业转型升级,优化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环境,萧山区实施了一系列对文创企业扶持政策,有意引导和培育一批发展成熟的文创企业上市。

  有寻求上市的冲动,有专家指明方向,有政府扶持文化产业的具体政策作为坚实的后盾,张钎这才大胆走上“上市”之路。

  登陆新三板,就资本市场而言,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未来的道路很长,张钎的规划也很宏大。就在登陆新三板前夕,“新青年”与东莞证券签署了《搭建浙江省文化演艺类企业孵化上市平台战略合作协议》,意在协助更多浙江的文艺院团迈向更广阔的天地,推动这个产业的整体发展。

  “‘新青年’以后会扮演一个孵化器的角色,帮助更多曾经像我们一样的文艺团体成长起来。”张钎斗志昂扬。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一家民营剧团的创新样本 2015-12-04 浙江日报2015-12-0400009;4090126 2 2015年12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