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一片深情藏沃土

——海宁开展服务群众五(吾)带头纪事

  一片深情藏沃土

  ——海宁开展服务群众五(吾)带头纪事

  文 李迪刚 费晓义

  仿佛是一个个电影镜头。

  “五水共治”如火如荼,清淤乡间河道,他们浑身沾满泥巴;“三改一拆”强势推进,拆除违法搭建,他们以身作则;大爱海宁温暖潮乡,结对穷困群众,他们各尽所能……

  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海宁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是群众最可信赖的人,找得到、叫得应、靠得住……

  在海宁,党员一个个温暖而细微的举动,赢得百姓“点赞”。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书……”海宁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近年来,海宁市紧扣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以党员干部五(吾)带头为统领,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农村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去年,海宁市获评全省首批“五好”服务型镇(街道)创建先进县(市、区),农村干部“选聘分离”、党员“一员双岗”、“1+X”困难帮扶、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村级事务“三类五步”民主办事制等多项工作获得省级以上推广。

一个个网格,“网”住社情民意

  【镜头】

  11月10日,海宁周王庙镇长春村村民王均康家的客厅变成了一个临时“会议室”:35位党员、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召开长春村第一网格的第一次网格民情分析会。

  “今后,每人都要结对农户,月月都要上门走访,把收集到的民情拿到民情分析会上讨论解决。”第一网格的党支部书记封筱芳在会上说。

  最近,周王庙镇推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民情联系机制的“升级版”——健全群众工作服务体系,把全镇53.72平方公里划分成了58个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网格,网格内的每位党员、村民代表等骨干都要结对农户,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背景】

  积极适应基层党员队伍的变化和需求,海宁着眼城乡统筹,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强化星级管理,着力扩大党在农村基层的有效覆盖和作用发挥。

  推进基层组织设置优化。推进组织设置“上提下分”,在规模较大、党员较多、基础较好的村升格建立党委或党总支,形成以网格区域设置为基本、辅以特色和功能设置的基层组织体系。目前,全市161个村中有16个村升格为党委,126个村升格为党总支,并下设建立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扎实推进农村网格党建工作。同时,积极探索网络党建,开发建设市级智慧党建云平台,力争每个基层组织建立虚拟网络支部,探索构建网上与网下互动的组织设置新格局。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链党建。坚持产业链组织引领,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农业产业链党建工作,推行“协会+支部”、“合作社+支部”、“农业龙头企业+支部”等模式,因地制宜设置建好党组织,使创业党员帮带有平台、服务有阵地,吸引和培养更多有能力的优秀农民成为党员。目前,全市通过单建和联建等方式已建立党组织57家,实现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全覆盖,并培育创业党员696名。

  ——强化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按照“五好”标准,2012年率先在嘉兴市实行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对村、社区等6个领域党组织分类制定考评细则,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管理,并根据“堡垒指数”按照不少于5%的比例,每年倒排一批后进党组织进行重点整顿。目前,全市有81个行政村达到四星级以上基层党组织标准,占总数的50.3%。

一张张清单,把责任扛在肩

  【镜头】

  周王庙镇陈桥村一直以来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班子创业意识不强。“届中体检”时,考察组听取了村班子、驻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的意见建议,经过统一考量,决定将该镇之江村村委会原主任包敏良调派到陈桥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

  近年来,之江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包敏良把经验带到了陈桥村。今年7月走马上任后,他立即对陈桥村村级经营性物业存量资产进行排摸,并大刀阔斧地着手优化整合。前不久,他带领陈桥村积极入股,参与了石井村农贸市场的开发建设,这一举措抓住了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的机遇,令村集体经济在短时期内出现了新增长。

  【背景】

  农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在基层第一线,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建设和美家园的“领头雁”,位子不高责任大。海宁围绕镇村干部和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大力培育带头服务、带领致富、带动和谐的基层骨干队伍。

  加强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干部怕担当”专项整治,创新推行项目主办工作制,明确镇(街道)领导干部确定主办项目不少于2项,一般干部不少于1项,并建立主办项目库,推行主办项目日志系统,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其中12个镇(街道)领导干部共确责近700多个主办项目,对担当不力的镇(街道)7名领导予以免职,11名进行诫勉谈话。

  突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采取下派任职、跨村交流、人才回请等办法,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开展不少于7天的集中培训。创新建立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聘用(选聘分离)制度,严格落实村干部辞职承诺实施办法,明确对出现不胜任工作情形的,不聘为或解聘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对任期内出现违反承诺事项的,启动辞职或解聘程序;对不同心、不在岗、不作为的,通过转岗、待岗、降职或免职等方式进行调整。换届以来已对治水、拆违不力的2名村书记予以免职、7名村书记予以停职,解聘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17名。在严管的同时强化激励保障,已有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2名大学生村官提拔进镇(街道)领导班子,20名村干部考入公务员、6名招入事业单位。

  深化党员队伍“活力纯洁”工程。紧紧围绕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2013年实施以“严入口、强管理、畅出口”为主要内容的党员队伍“活力纯洁”工程。在严控“入口”方面,制定出台入党积极分子推优、发展党员预审联审等八项制度,积极探索发展党员面试制、答辩制等制度,并严格入党志愿书编码管理。在严格日常管理方面,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全领域推进党员“先锋指数”管理,分类制定考评标准,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在畅通“出口”方面,作为嘉兴不合格党员处置试点,工作推进以来,全市发现和处置不合格党员194名,其中限期改正149名、劝退22名、除名19名、4名预备党员被取消资格。

一次次创新,真情服务群众

  【镜头】

  海宁市斜桥镇三联村东方组一段500多米长的水泥路浇筑工作接近尾声,本月有望正式通行,附近40多户居民也将由此告别原来的砂石路。看似一桩小事,村里可没少操心。从提事、议事、定事到办事,每个程序都透着民意,每道程序都很公开。村党总支书记徐金元说,路修得怎样,最后还要由党员群众评事,全部程序走下来,共有五步。

  “引入民意,民主办事。”这是徐金元担任三联村党总支书记以来最大的感受,也是在推行“三类五步”民主办事制中的必修课。多年来,涉及党费收缴、党员评议等党务内容,村级财务收支、审计情况等政务内容,能公开的全部公开。在“三类五步”民主办事制推行过程中,对恳谈、表决商议或通过的事务,及时以反馈、公开等方式向群众通报。而一些重大事项、重要工作、民生实事,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交流座谈,听取民意,已成常态。

  【背景】

  海宁深化落实以“访民情、解民忧、连民心”为主要内容的“三民”群众工作制,积极创新贴近实际、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为群众提供所需所盼并能常态坚持的服务。

  落实以“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为主要内容的镇(街道)“联村联户”制度。同时,加强镇级公共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行领导带班服务、干部驻点服务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做法,结合夜学、夜访、夜办、夜议、夜巡活动,完善和落实镇(街道)干部驻夜(值班)制度,为群众提供快速、有效、优质服务。去年共对全市13.8万余农户、1.3万余家企业实现了全走访。

  推行以“联系不漏户、党群心贴心”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网组片”民情联系制度。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民情联系制度,建好以党员干部、“三小组长一代表”为骨干的民情联络员和服务团队,初步形成“镇村干部至少联系一个网格、每名联络员联系5~15户农户、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每季组织一次网格志愿服务、每年评选一批优秀网格联系点和民情联络员”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推行以“三类五步”为重点的村级事务民主办事制度。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村级重大事项“五议两公开”要求,结合实际深化推行村级事务“三类五步”民主办事制度,即按村级事务的不同性质、内容,分成通报类、恳谈类和表决类,特别是对表决类重点按“党员群众提事、民主协商议事、审议表决定事、定人定责办事、党员群众评事”五个步骤办理,着力提升为民办事的制度化、民主化,该项制度入选了“全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法100例”。此外,建立健全村监委“六事运行、六式监督、六制管理”等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农村基层权力的阳光化运行,也使村党组织各项重要工作都得到民主、规范推进。

  建立以“三民快车道”为平台的网上意见建议征集办理制度。依托信访(市长电话)信息系统,建立“三民快车道”网上平台,实现网上交办,网上反馈,实时公开。承办部门按照常规事项15个工作日、急办事项3个工作日要求进行及时办理。健全网上监督评价机制,对超期办理件、办理不满意件进行重点督办或责令重办。平台开通以来,收到办理件1226件,已办结1226件,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99%。

  推行以“好人好事银行”为载体的农村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坚持支部带全部、党员带全员,依托各级便民服务中心和96345社区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好人好事银行和“红立方”志愿服务发源地优势,广泛建立农村纠纷调解、治水巡河、绿化保洁、助老助残等各具特色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项目化、组团式服务。目前,海宁全市已建立好人好事银行镇级分行12个、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支行(储蓄所)411个,固定红立方71个,24000余名党员成为好人好事银行储户。

一项项活动,脚步丈量民意

  【镜头】

  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海宁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洲美提前结束假期。刚被任命为该市许村镇前进村“第一书记”的她,一早就带着农村工作指导员走马上任了。

  陈洲美来得正是时候。目前,前进村通过物业出租,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刚过40万元,而急需投入的地方很多。“能不能帮村里找一条可持续增收路子?”前进村党支部书记胡利忠焦急地向陈洲美求助。

  “可以通过土地整治和开发项目的包装来试着解决。”其实,在来之前,陈洲美已将前进村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研究了一番,发现该村在这一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她的一席话,让胡利忠吃了颗“定心丸”。

  【背景】

  海宁坚持城乡统筹,突出驻村扶村,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党员干部主动融入基层,打通作用发挥通道。

  百个机关“联镇挂村”互动共建。在深化推进机关联镇挂村工作基础上,采取“1+1”的派驻模式,从联挂结对的市级部门中选派100名党政“一把手”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并从该部门选派一名优秀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明确服务任期、工作定位和具体任务,指导督促和帮助基层党组织推动各项工作,实现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项帮扶举措向基层一线倾斜。去年以来,“第一书记”和指导员帮助引育产业项目103个,助力拆除农村违建394.21万平方米,24个村已通过一星级美丽乡村创建,49个村通过审核正在公示。

  千名干部返乡“两地双服务”。2013年全面实施在职机关干部到居住地、成长地(结对地)开展认岗服务工作,建立党员干部建卡记实、两地党组织建账记实、群众评议记实制度,对党员干部服务表现进行评价反馈,并将表现纳入干部德行档案。全市33名市领导、近700名科局级干部和4147名党员干部走进村、社区,亮明身份、签订《承诺书》,每人认领不少于2个服务岗位,每年帮助圆梦不少于1个微心愿,帮助解决一批基层反映的实际问题。

  万名党员干部“两富同行”结对帮扶。2013年初全面推行“两富同行”温暖工程,采取“一对一、全覆盖”结对模式,每个基层党组织落实2至3名机关干部定点帮扶1户困难家庭或失独家庭,并建立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物质与精神双关爱、当前与长远相统筹的“1+X”长效帮困机制,两年来,全市10432名党员干部与3788户困难家庭、232个失独家庭结成对子,向740户1079人发放虚拟岗工资,总额680.26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党群关爱资金全覆盖,目前,市、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各级党群关爱资金已有275个,资金总额达到3820万元。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一片深情藏沃土 2015-12-03 浙江日报2015-12-0300006;浙江日报2015-12-0300008;浙江日报2015-12-0300009;浙江日报2015-12-0300010;浙江日报2015-12-0300012;浙江日报2015-12-0300016;浙江日报2015-12-0300017;浙江日报2015-12-0300011;浙江日报2015-12-0300013;浙江日报2015-12-0300015;浙江日报2015-12-0300018 2 2015年12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