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留之间触动公众神经—
报刊亭,城市文明印记
本报记者 廖小清 通讯员 王鹏程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都对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出部署,并倡导全民阅读。报刊亭看似不起眼,却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书香社会的一个符号,更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和情感。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曾经作为城市风景的报刊亭,在不少城市日益零落凋敝,甚至不见踪影。随着新一年报刊发行征订工作开始,报刊亭的命运引起人们关注。
如果你曾路过杭州武林广场的东南角,不知是否注意到那里有个绿色的报刊亭。
无论人们来买报纸还是问路,总有一张笑脸相迎。在经营报刊亭4年多的董大姐眼中,这里并不只是一个卖报纸的摊点,更是一个小小的驿站,带给人们几多便利和温情。
眼下,一年一度的报刊发行工作正在进行。不过,董大姐的脸上却多了一份忧虑:在与杭州市报刊发行局续签经营合同时,她被告知有关部门已经通知,为美化环境、保障交通,今年年底前将对杭州主城区部分主要街道上的100余家报刊亭进行移除。这意味着,与她朝夕相处的报刊亭只能再经营不到1个月。
这不只是杭州部分报刊亭的尴尬。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报刊亭的数量不断减少。前段时间,新昌县拆除城区范围内所有报刊亭的举动,也引发社会关注。城市之大,真的没有报刊亭容身之所了吗?曾给人们带来生活记忆和温暖情感的它,到底该何去何从?
一扇文明
的窗口
在许多城市,街头巷尾的一个个绿色报刊亭,曾带给几代人不能抹去的生活记忆,也成为城市文明传播的重要渠道。
作为杭州最早的报刊亭经营者之一,63岁的钱建国对此别有一番体会。2000年,他和妻子从杭州印染厂下岗,就在人生陷入迷茫时,杭州市政府把报刊亭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并优先接受下岗职工申请。凭着一张下岗援助证,钱建国申请到了一个报刊亭经营指标。
也正是从那时起,杭州的报刊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成为市民生活中朝夕相处的益友,也成了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
日前,记者在文三路高新数码城附近的报刊亭见到了钱建国,他正从亭子里探出身子整理报刊。《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党报党刊被放在显眼位置。“我们既是做生意赚钱,也是在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呢。”在钱建国看来,经营报刊亭比一般的生意多了一份特殊的责任。
说起报刊亭要面临关闭,钱建国的言语之间充满了不舍:“15年来,报刊亭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哪天不开业心里就感觉不踏实。”
“这几年生意虽然差了些,但还能养家糊口。”说话时,钱建国的脸上浮现出一些无奈。以前这里的不少老客户都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他们每天看什么报纸杂志、付多少钱,双方心里都有数,钱建国只要每天提早整理好报纸,客户会过来取。只是这样的人,现在越来越少了。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报纸仍然是不少读者了解新闻的主渠道。在浙江日报社门口的阅报橱窗前,不论下雨天晴亦或刮风飘雪,每天总有不少人驻足阅读当天的报纸。不少读者表示,报纸上的白纸黑字,看了感觉更加真实可信,每天来这里看看报纸,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习惯:“如果哪天没来看,就感觉心里不踏实。”
然而,报刊亭的式微,似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据杭州市报刊发行局局长巫丹云介绍,目前杭州主城区由邮政部门设立的报刊亭有386家。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的兴起,以及道路改造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减少了40多家,剩下的300多家报刊亭销售利润均有所下降。
一道城市的风景
数字媒体日益发达,报刊亭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
“报刊亭虽小,意义却非同寻常。”在巫丹云看来,报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的阅读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城市展示文化和文明内涵的窗口。
对于巫丹云的理解,记者在杭州街头找到了证据。从大街小巷走过,报刊亭散发着书卷气,引人驻足。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有六成市民表示,在快餐式阅读风行的当下,人们更需沉下心来认真读书看报,充实自己的心灵,如果在一个城市连买份报纸杂志都不方便,那么起码的文化底蕴就无从谈起。
而在很多人眼里,报刊亭俨然成了一座城市的“公共服务亭”。如果在城市迷路,可以向报刊亭经营者咨询;如果自行车胎没气,可以到报刊亭免费借用打气筒;如果坐公交车缺零钱,也可以到报刊亭兑换硬币……
随着时代的发展,报刊亭的功能,已不局限于单一的报刊售卖,它们更像是区域性的综合便民服务站,售卖文化产品之余,还经营着代缴水电费、出售汽车票、代收快件等多项便民服务。一些新装的LED显示屏,也在滚动发布着国内外重要新闻、天气预报等信息。
这些点缀在大街小巷的报刊亭,仿佛文化生活的“神经末梢”、社会生活的“情感驿站”,折射出社会的表情,传递着城市的温度。虽然由于网络技术兴起,阅读、代购、缴费等许多功能,可在网络和移动端方便完成,但在每个城市,还有不少人需要甚至喜欢它们。
也正因此,一座城市很难将它们完全摈弃。
2009年,为解决占道经营、超范围经营等问题,无锡市对市区1200多个报刊亭全部进行拆除。但今年5月,消失已有6年之久的报刊亭又重回无锡街头,并从过去的单一销售报刊杂志,新增了水电气缴费、彩票销售等新功能。不仅在无锡,不少城市的报刊亭都在短暂离开之后,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因此,城市的管理者不能简单地认为报刊亭影响市容市貌,就将其取缔,而应深入调研,慎之又慎。”最近,杭州余杭区政协原常委倪水友,专门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报亭经营面临困境逐步萎缩,政府扶持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的建议,他认为,报刊亭不仅不应该削减,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大力扶持,帮助它们完成升级,将其纳入城市规划,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让报刊亭这道迷人的风景再度鲜亮起来。
倪水友说,在巴黎,报刊亭被视为“巴黎的地标”;在伦敦,报刊亭和教堂、博物馆一样具有传承价值;在纽约最繁华的大街上,同样少不了报刊亭的身影……高密度的报刊亭,已成为这些国际大都市魅力的一部分。事实证明,报刊亭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和不可缺少的城市文化标记。
一个转型
的话题
报刊亭对城市文明、书香社会建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从2010起,杭州市报刊发行局协调杭州市有关部门,为报刊亭增加缴费、充值等公共功能;2013年,又采取降低租金、缩减批营差价等一系列措施,减少报刊销售下滑给经营者带来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技术冲击和市民阅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报刊亭生意也遇到不少困难。一些报刊亭经营者告诉记者,由于杭州各区对报刊亭的支持力度不一样,也制约着行业的发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摊主告诉记者,为缓冲报刊销售业务下滑的影响,有关部门去年为他们协调申办了食品流通许可证,允许报刊亭销售软包装食品和饮料。但是有的区去年批准后,今年就不同意了,而有的区则还可以继续销售。大家认为,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应该一视同仁,否则不利于报刊亭的健康发展。
遭遇滑坡的报刊亭,其转型发展之路又在何方?
“应该进一步明确报刊亭的功能定位,将其与公共服务拓展、智慧城市等发展统筹起来,而非简单地关停。”巫丹云说。
有专家指出,延伸“便民服务+”的概念,不失为报刊亭转型升级的一条路径。报刊亭可以围绕市民的衣食住行展开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安装综合信息终端来重构报刊亭的商业模式,一来通过系统发布公共信息、公益广告、商业广告,拓展传媒功能;二来客户自己在终端上进行简单操作,便可查询周边旅游、美食、商家促销信息。此外,还可以尝试对部分报刊亭无人值守,以自助设备替代人力投入,提高报刊亭的智能化程度,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专门提交了一份《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的提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扶持,拓宽报刊亭经营范围,将其打造为一个容纳各种文化服务的报刊文化亭。
“随着社会发展,报刊亭有时看上去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经营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但事实上完全可以改善。”倪水友认为,城市是一个包容、多样的社会,其管理也不应非此即彼,而要因势利导、多元化思考,这样才能使城市生态更为多样化,城市也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在他看来,将报刊亭打造成传播城市文化、传递城市文明窗口的同时,实现便民、惠民、城市管理的多赢,或许可以成为报刊亭升级改造的一个发展方向。
■ 专家观点
北京邮电大学特邀教授孙步新:报刊亭是城市中必不可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服务百姓生活和文化精神需求的基础设施,也是我国目前主流文化的宣传阵地。政府主管部门应对报刊亭统一规划管理,将其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报刊亭也需要转型升级,其功能定位、服务方式都应随着新技术发展、公众需求变化而有所改变,从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